華夷圖和禹跡圖

中國西晉時的地圖學家系統地總結了中國古代測繪地圖的理論、體例和他自己的實踐經驗,提出了製圖必須遵守的幾項原則──“”。同時他在門客京相的協助下,編制了《禹貢地域圖》和《地形方丈圖》。前者具有歷史沿革地圖的性質,後者則是計里畫方的實驗樣品,即將繒八十匹的中國全圖縮編為方丈掛圖。裴秀倡導的計里畫方的方法,長期為中國古代編制地圖所遵循,並且影響遠及朝鮮和日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夷圖和禹跡圖
  • 所屬朝代:西晉
唐、宋兩代,地圖曾被廣泛套用於土地和行政管理、外交和軍事活動的各個方面,官府製圖事業盛極一時,但大都因循抄襲,科學上無所建樹。惟唐代的獨創一格,他編制的《關中隴右及山南九州圖》開創了邊疆險要地圖的先例。他運用朱、墨二色繪圖的傳統技法,表示地圖內容的歷史沿革。他的另一傑作《海內華夷圖》流傳達500年之久。廣三丈,縱三丈三尺的原圖雖沒有流傳下來,但西安碑林中仍保存有1136年上石的禹跡圖(圖4a[禹跡圖(a)和華夷圖(b)〔局部〕]和《華夷圖》(圖4b[禹跡圖(a)和華夷圖(b)〔局部〕])的石刻。碑上刻有“唐賈魏公圖所載,凡數百餘國,今取其著聞者載之”的文字。可以看出《華夷圖》淵源於賈圖。西安碑林這兩幅石刻地圖,不僅是保存下來的反映裴秀以來計里畫方的地圖實物,反映了宋代已能對長江、黃河水系精確測繪,已具有對邊疆鄰邦的豐富地理知識;而且兩圖刻於同一石塊的正反兩面,彼此上下顛倒,可用於拓印。以後又不斷湧現優秀的地圖作品。如宋代的稅安禮編有《地理指掌圖》;元代的經過10年遊歷考證,彙編了長寬各七尺的《輿地圖》,成為明、清兩代地圖的範本;明代的又以《輿地圖》為基礎增補改編成《廣輿圖》。1541~1579年間《廣輿圖》增訂刊印七次,1799年還重刊一次。自明嘉靖至清初的地圖,大多數與《廣輿圖》有關。著名的陳祖綬的《顯皇職方地圖》和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都是以《廣輿圖》為基礎編制的。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