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服飾

華夏服飾

華服華服,華夏傳統服飾的簡稱,在近年來的服飾文化恢復的潮流中,被人稱為“漢服”,因對中國傳統文化興的呼喚而興起,是一種華夏文明溯源的體現,從另一個角度,也體現當代對古典時尚的必然追求趨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夏傳統服飾
  • 簡稱:華服
  • 作用:傳統服飾
  • 結構:平面剪裁
技術範圍,引申文化,作用影響,區別,

技術範圍

華服是以中國中原地區起源的平面裁剪結構為服裝結構,以獨立的衣緣對服裝邊緣做平麵包邊裝飾處理,以中式工藝和中式原創的平面紡織面料結構、章紋圖案裝飾為裝飾肌理的中國式傳統服裝。華服的原創思維是:以“平面設計思維”為基礎,來設計服裝形態。(具體表現:1服裝結構廓線完全是平面完成,衣緣結構等也都是以平面銜接平面的結構來完成,包括服裝其他部件也是以平面切割、無平面中的立體結構為結構;2華服的裝飾手段上的平面設計思維表現:以面料的紋樣處理為主要表現手段,平面色塊的選擇搭配的平面視覺效果,來實現華服造型的特徵和獨特美感。)

引申文化

華夏服飾
亞洲其他與中國華服結構和創作思維本質一致、文化原創內容來源一致的其他國家服裝文化。包括國內少數民族服裝、日本服裝、韓國服裝,以及中亞、東南亞,和絲綢之路所到地區國家,服裝中的中式服裝。
註:華服是中國特色的服裝,它的物質內容(在中國國內來說)包括中國歷史上不間斷髮展的多民族服飾的內容,這也是大家常見的對華服的一句話解釋,即華服包括現今56民族服飾。

作用影響

它不是一種只局限於中國中原地區的一個國家類、民族類文化服裝,它的二維平面裁剪方式,從這種服裝誕生那一天起,在造型結構、創作思維上,就已經有別於西方文明發展中的服裝形態。華服作為中國起源的東方服飾,自古代起,隨著華夏文化圈的擴展和中華文明的傳播,穿越國界、跨越了民族,影響了東亞、中亞眾多周邊古代國家的服飾風格,並造就了,為東亞華夏文化圈內諸古國所普遍傳承的“中國式”古代社會服裝形態。 華服體系不單單指漢民族這種單一民族文化服裝體系,它是一個更廣泛的範疇。但是它起源於中原華夏民族最早的衣裝成型思維。在將近4000年的歷史變化中,它由一個單一民族服飾起源文化,經過了兩次世界文化高峰,在這個過程中,客觀的說,華服文化不只一次的被學習、反饋,經歷的發展與變革, 由最初的普及,到周邊影響的回饋,使中國傳統服飾這個體系已經突破了單民族傳承的狹隘路線,隨著漢文化圈的不斷發展,在不斷的創新、改革、再創新的過程中成長、發展、成熟。反映在現實中,即是華服服裝研究史上不斷的出現民族自我創新和多民族互相融合的印記,在文化擴展上體現在,這種二維服飾不但在中國本土源遠流長,而且在中國周邊的古代東方國家中,和與西方文明交界的地域、國家中,都有二維式與中國風並行的文化現象。 華服作為一種獨特的服飾結構文化思維,體現著華夏文明的藝術風格;作為世界服裝文化的一員,代表了東方古典文化的輝煌和獨特的文化思維。

區別

“華服”與“漢服”兩種描述的區別
華服:在中國疆域內,以古華夏文化起源的服裝文化為主線,包括中國歷代、直到現代的互相聯繫的各民族服飾發展內容,以文化聯繫為主要研究標準,民族分類法是其中一種觀察方法,非主導視角。
漢服:漢服分類是在華服基礎上實現的。在華服的研究範圍中以及研究結果中,以“漢民族”為分類標準,對華服文化“物質”內容的篩選。這個篩選有它的精神標準,即“漢民族”“漢民族國家”;其理論根據:1民族主義,2華夏即漢。(其否認延伸至現代的“華夏”、“中華”的含義,只強調“華夏”為“古漢族”這一含義;認為“中華民族”是虛無民族,只有漢族是實體民族,即:華夏即漢。簡單的說,是在民族主義範圍內來看服裝文化)。
“漢服”的含義著重於漢族一個民族範圍內的服裝內容,以民族主義(某民族利益)為目標,而不重視民族服裝與其他華夏文化內的民族文化來源及互相影響的事實,漢服是民族主義範疇的定義,而不是文化範疇的定義。
華服與漢服,兩者不是同一種範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