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鱗蓋蕨(碗蕨科鱗蓋蕨屬植物)

華南鱗蓋蕨(碗蕨科鱗蓋蕨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華南鱗蓋蕨為碗蕨科鱗蓋蕨屬植物,別名鳳尾千金草、青蕨。華南鱗蓋蕨葉片矩圓狀,3-4回羽裂,孢子囊群蓋腎形。生長於林下溪邊濕地,主產中國福建省廈門)、台灣台北)、廣東省大埔縣)、廣西香港海南島(儋州縣)。日本琉球印度東北部、印度支那均有分布。華南鱗蓋蕨具有藥用價值,清熱;利濕。主治黃疸肝炎;流行性感冒風濕骨痛病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華南鱗蓋蕨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亞門:真蕨亞門
  • :薄囊蕨綱
  • :水龍骨目
  • :碗蕨科
  • :鱗蓋蕨屬
  • :華南鱗蓋蕨
  • 分布區域:福建、港台、廣東、海南島的部分地區及日本、琉球、印度東北部。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根狀莖橫走,灰棕色,密被灰棕色透明節狀長茸毛。葉遠生,柄長30-40厘米,基部粗2.5-4毫米,棕禾稈色或棕黃色,除基部外無毛,略粗糙,稍有光澤。葉片長50-60厘米,中部寬25-30厘米,先端漸尖,卵狀長圓形,三回羽狀深裂,羽片10-16對,互生,柄短(長3毫米),兩側有狹翅,相距8-10厘米,幾平展,基部一對略短,長約10厘米,基部寬5厘米左右,長三角形,中部的長13-20厘米,寬5-8厘米,闊披針形,二回羽狀深裂,一回小羽片14-18對,基部等寬,上先出,上側一片和葉軸並行,下側的稍偏斜,長約2.5厘米,寬1-1.4.厘米,闊披針形,漸尖頭,端純,基部較闊,不對稱,上側平截與羽軸並行或覆蓋羽軸,下側楔形,無柄;向上漸短,相距1.5厘米,羽狀深裂幾達小羽軸;小裂片5-7對,基部上側的長7毫米,寬4-5毫米,長圓形,下側的長5毫米,寬3毫米,近卵形;向上漸短,先端鈍圓,基部下延,多少合生,有狹細缺刻分開,更向上則匯合成為羽狀深裂的短尖頭,有純圓鋸齒。葉脈上面不太明顯,下面稍隆起,側脈纖細,羽狀分枝,不達葉邊。葉草質,乾後綠色或黃綠色,兩面沿葉脈有剛毛疏生;葉軸、羽軸和葉柄同色,粗糙,略有灰色細毛(羽軸上較多)。孢子囊群圓形,生小裂片基部上側近缺刻處;囊群蓋近腎形,膜質,灰棕色,偶有毛。

分布範圍

產福建(廈門)、台灣(台北)、廣東(大埔縣)、香港、海南島(儋州縣)。生林中或溪邊濕地。日本、琉球、印度東北部、印度支那均有分布。

主要價值

【藥 名】:華南鱗蓋蕨
【拼 音】:HUANANLINGAIJUE
【來 源】:為碗蕨科植物華南鱗蓋蕨的全草。
【功 效】:清熱除濕。
【主 治】:用於肝膽濕熱、身面發黃諸症。
【性味歸經】:微苦,寒。入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6一12克,水煎服。
【別 名】:鱗蓋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鳳尾千金草(廣西)
【考 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
【中藥化學成分】:含蕨素 A、 F、 K、 V。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