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國著名橋樑專家、教育家,我校名譽校長茅以升先生名字命名的以升創新教育基地(下設工科創新實驗班),是舉全校之力,採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大眾化教育的背景下,對優秀學生實施“精英培養”的教育平台。基地的命名是為繼承和發揚茅以升名譽校長艱苦卓絕、勤奮求實的治學作風。目前以升創新教育基地涉及我校所有工科專業,以自由選擇專業和個性化培養取代按專業招生和按專業培養的傳統模式,培養和造就一批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基礎紮實、能力強、視野開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北理工大學以升創新教育基地
- 名譽校長:茅以升
- 創辦時間:2010年12月
- 教育方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 所屬院校:華北理工大學
- 校訓:明德博學 勤奮求實
- 院訓:正德 篤學 敏行 致遠
以升創新教育基地簡介,發展歷程,基地徽標,教育模式,培養特色,
以升創新教育基地簡介
基地實施英才教育、培養優秀本科生,採用“一目標、雙驅動、三融合”的創新性培養機制,即以“培養學生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競賽驅動和項目驅動”支撐創新培養模式,以“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及學生自主管理三融合”的方式實現創新教育過程控制,為優秀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潛能充分發掘提供朝氣蓬勃、張弛有度的在校學習和未來發展空間,為培養拔尖人才奠定基礎。
發展歷程
基地成立於2010年12月,源於2007年11月創辦的“茅以升工科創新實驗班”。現設工科實驗班,由15-20個學生組成實驗小班,依託學校優質辦學資源,由高水平教師小班授課。學生在第一、二學年進行通識基礎平台學習,建立大科學培養體系,融入人文理念,強化數學、英語、計算機等套用能力培養。第一學年末,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按學校有關規定選擇專業,並通過雙向選擇確定專業導師。第三、四學年專業學習階段,實施專業導師制和個性化培養,進入專業導師課題組進行科學研究訓練。以升創新教育基地的學生修滿相應學分後,頒發華北理工大學畢業證書及以升創新教育基地榮譽證書。
以升創新教育基地實施退出與納新機制,對於不能達到以升基地成績要求的學生,實行退出以升基地進入專業學院學習。同時,其他學院的優秀學生經考核後可進入以升基地學習。
基地徽標
以升創新教育基地徽標
以升創新教育基地徽標設計說明
從形式上解釋:標誌分別以字母Y、S、V為原型,Y是“以”的拼音的第一個字母,S 是“升”的拼音的第一個字母,而V是victory的第一個字母,是勝利、取得成功之意,寓有以升創新教育基地越辦越好,進入該創新基地的學子都能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成功。將這三個字母變化成三個舞動著的人,又以三個舞動著的人形組合成一團火,表達出一種積極向上、充滿朝氣,學子們不斷奮發向上之意。人物與火焰相結合,表達出我校以升創新教育基地以培養優秀創新型人才為理念,蓬勃發展的美好前景。
從色彩上解釋:紅、黃、藍為色彩三原色,也是色彩的基礎色,三種顏色組合在一起具有活潑、創新、奮發向上之意,更能突出我校以升創新教育基地的辦學目標:以培養基礎紮實、知識結構合理、能力與素質協調發展,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教育模式
改創新教育模式,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
華北理工大學以升創新教育基地源自2008年創辦的茅以升工科創新實驗班。基地的命名是為繼承和發揚茅以升名譽校長艱苦卓絕、勤奮求實的治學作風。目前以升創新教育基地涉及我校所有工科專業,形成了275名學生、7名專職管理人員的規模。
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建立教學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新體系和培養高素質優秀人才的有效途徑。以升創新教育基地集中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和優秀生源進行特殊培養,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畫,以自由選擇專業和個性化培養取代按專業招生和按專業培養的傳統模式,培養和造就一批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基礎紮實、能力強、視野開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實現創新培養,以升基地最佳化課程內容教學體系,重新架構培養方案。採用“3+2”培養方案的結構模式,這個“3”包括通識課程,工科基礎課程,還有專業核心課程。而“2”是個性化課程和第二課堂課程。在培養方案的實施過程中形成了“通中有專、專中有通、通專結合”的教學特點。各平台甚至各門課程都不是絕對獨立的,而是從教學內容、形式上達到互相融合、相互補充的。目前,通識和工科基礎平台的課程已經完成創新培養體系的改革與實施,包括教學內容規劃、教學方法改革、授課形式、考核方式等諸多方面的改革。
培養特色
1.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在以思政類課程為載體的德育體系中,創新教學模式,採用重大理論問題的精講與深講、講解內容與時事主題相結合、引導學生自我發揮等方式方法促使學生固化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善於總結,最終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特別是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卓有成效。同學們體驗社會的親身經歷給自己的人生留下珍貴記憶,目前這些珍貴記憶已出版成冊。
2.強化數理基礎:為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深入開展“啟發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的實踐,採用小班研討課,結合課外科學套用方法知識系統的引入使學生有目的的學習,帶著問題學習,同時注重科學史的教育,從根源上描述理論的來龍去脈,使學生有機會沿著科學家的足跡感受科學,學會思考。實現引導式教學,同學的學習興趣大幅度提高,為拔尖創新人才的科學實踐與科學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3.強化英語套用能力的培養:為切實提高學生外語套用能力,重新設計英語教育體系的整體規劃,將英語學習貫穿四年大學生活。為了高效提高學生聽說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同時利用遠程視頻,實現境外專家與學生的直接對話。同時改革考核方式,增加英語套用能力考核環節。除此之外,引入ESP教育教學理念,部分工科基礎課程實現全英語教學,鼓勵專業導師用英語進行開題、中期、結題等科研訓練環節,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知識的能力。
4.實施個性化的培養計畫和科研訓練計畫:為實現因材施教,尊重個性,以升基地學生二年級即可在全校範圍內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專業導師。由專業導師幫助學生結合自己主修專業和學生個人特長、愛好、發展目標等,指導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培養計畫與個性化課程。真正做到“一個學生,一個培養計畫”。 同時專業導師組織並指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能力訓練,安排學生參加學術活動、參加實驗室項目或課題等。培養學生的綜合套用知識的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全面培養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習慣和意識。學生在與專業導師的密切接觸中,也會領悟導師的理念、經驗和方法等。在此過程中,學生科研素養會得到提升,同時學會科研方法、科研組織與管理。為此,以升基地將專業導師指導學習內容納入學分管理。
5.拓展國際交流渠道,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定期邀請國內外著名學者和專家開設講座或學術報告,構建國際工程實踐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到國內外高水平大學、企業進行短期實習、學習、研發、畢業論文、參賽的機會。目前,已有清華大學和東北大學與以升基地達成一致,可以接受以升基地學生赴清華及東北大學進行聯合培養,並且實現學分互認。
6.豐富課外科技實踐和創新活動。以升創新教育基地將第二課堂納入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按學分管理,充分發揮第二課堂對第一課堂的補充、延續和拓展作用,目前已經實施的第二課堂活動包括英語套用能力方面課程、數學套用方法,包括數學建模等方面課程、計算機編程能力訓練等方面課程等等。有力地實現課內和課外兩大課堂的有效互動。這種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挖掘了有潛力的尖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