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華來鎮區域內在冊耕地79009畝、國有閒置土地300畝,可利用土地資源豐富。新風廠搬遷遺留國有土地300畝,適合種植優質反季節蔬菜和中小藥材,也可用於興辦加工企業和養殖企業;二道溝小流域綜合治理示範區,有林地20000畝、耕地600畝、水域200畝,可種植中草藥材、栽種經濟林木或興辦種植及養殖企業。另外,暖和子、仙人洞、木孟子、高儉地四個村5000畝耕地實現自壓噴灌。這裡土地肥沃,灌溉方便,適於種植反季節蔬菜、特色蔬菜、中小藥材及其它經濟作物。
水利資源
華來鎮境內水源充足,富砂河縱貫全境,橫向河流主要有頭道河、柳林子河、馮家堡西大河、大恩堡瓮泉河、果松川河、川里河、木盂子河等。庫容600萬立方米的桓仁第三大水庫—鏵尖子水庫,庫容22萬立方米的果松川水庫均坐落在境內。另外,境內地下溶洞較多,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較好。仙人洞山泉、木盂子山泉被省有關技術部門鑑定為國家二級山泉水。
山林資源
華來鎮境內山嶺連綿,溝谷交錯,林木茂盛,植被良好,最高山峰為
佛頂山,海拔1367.3米,素有“遼寧屋脊”之稱。華來鎮山林總面積29843公頃,木材蓄積量148.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8%以上。主要樹種有:
松、
柞、
楸、楊、杏、色、臘、
樺、柳、
黃鳳梨等數十種。
旅遊資源
華來鎮境內旅遊資源在豐富,開發潛力很大。風景名勝有
牛毛山、
龍頭山、
五女山、釜山、大鷹砬子山、
青龍山、
虎頭山、
炮台山、歪脖望等,其中大恩堡村境內大鷹砬子山腰的“仙人洞”傳說豐富,至今尚未得到探測和開發。人文名勝有鏵尖子水庫庫區,二戶來果松川水庫庫區。據遼寧省考古部門發掘考證,華來鎮已有3000多年的人類開發歷史。
現存的歷史文化遺蹟有:龍頭山青銅時代古文化遺址,柳林子高句麗時期土城遺址,
釜山戰國時期戰場遺址,紅塘石半截溝明代古戰場遺址,前清瓦爾喀什寨遺址,鏵尖子日偽統治時期的“萬人坑”遺址,海青伙洛、歪脖望抗聯活動和戰鬥遺址,還有五奶山革命烈士陵園等。著名的
佛頂山(老禿頂子)風景區,坐落於管委會西南部,在1998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萬公頃,主峰海拔1367.63米,因植物物種豐富,群落組成複雜,垂直分布帶譜比較明顯,被稱為東北“小長白“。這裡自然景觀蔚為壯觀,動植物種類繁多,是天然的動植物園。特別是金秋十月,霧海紅楓,醉倒遊人,成為國內攝影愛好者理想創
作之地。木盂子地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光緒年間的寶泉寺佛教遺址、仙人洞興隆觀道教遺址,為旅遊業發展增添了許多宗教色彩。境內的高儉地山城,是高句麗王朝初期建造的主要山城,被稱為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
五女山山城的
姊妹城,屬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山上城牆保存完整,是高句麗歷史在桓仁滿族自治縣的重要見證。
境內紅色旅遊資源豐富,抗聯文化列全省之首。木盂子地區是抗聯第一軍的主要活動場所,
佛頂山是抗日聯軍根據地,抗聯名將楊靖宇曾在這裡抗擊日本侵略軍,現有練兵場、教導團駐地、游擊連駐地、
被服廠和
哨所等遺址,仙人洞破房溝還有抗聯軍需部長
韓霞的遇難遺址。另外,高儉地村有本溪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活動遺址,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好場所。境內還有寶塔洞、響玲洞等豐富的待開發洞穴資源。
項目建設
華來鎮由二戶來和鏵尖子兩個鄉鎮組建而成,華來鎮成立以後,鎮區流動人口不斷增加,同時從事商業經營的業戶也隨之增加。為活躍鎮域經濟,繁榮商貿流通業,為商業經營者買賣農產品搭建一個好的平台,創造一個整潔、文明、有序的經營環境,經鎮政府研究決定,建設華來鎮綜合農貿市場。華來鎮綜合農貿市場占地面積9586㎡,商業門市房建築面積1712㎡,總計28個,室外攤位面積800㎡,攤位總計100個,市場根據使用性質劃分為農副產品經營區、日雜百貨經營區、服裝鞋帽經營區等。項目建設計畫投資300萬元,項目資金來源由政府自籌60萬元,申請貸款240萬元,項目建設完成後,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採用對外公開出售或租賃方式收回投入的資金。第一期工程門市建設已於2006年7月開工,2006年10月竣工,2007年5月投入使用,已投入資金100萬元;第二期工程室外大棚攤位及附屬配套設施(包括地面硬化、室外自來水、排水、供暖、供電、大門等工程)建設將於2007年6月開工,2007年8月投入使用,計畫投入資金200萬元。華來鎮綜合農貿市場是華來鎮鎮區總體規劃確定的重要建設項目,項目的投資建設,對完善城鎮功能,改善城鎮環境,方便民眾生產、生活、從根本上解決城鎮市場容量不足問題,以及對華來鎮經濟發展都將起大積極的促進作用。
林權改革
桓仁縣華來鎮黨委、政府對林業產權制度進行了改革。廣大農民在取得了林業產權的經營和管理權後,根據各自林地的不同情況,在林地上大做文章,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跨越式發展。高台子村村民
周友才、於顯繼,根據自己林地天然林生長繁茂、土質肥沃的特點,率先發展
林下參,獲得可觀的效益。在他倆的帶動下,全村種植林下參的農戶達60多戶,面積達4000畝。鏵尖子村村民遲志威,利用天然林林下清場的剩餘物,建立野生動物馴養基地,養鹿150隻,
華來鎮村民萬同利,
玉米面條特別好吃,年收入可達十幾萬元。高台子村村民
劉國榮、東堡村村民
於偉、
李德全藉助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大面積種植大葉芹、刺龍芽等山野菜,既豐富了農貿市場,又增加了個人的家庭收入。通過深化林業改革,極大地調動了民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綠化荒山,造福後代已成為該鎮廣大民眾的自覺行動。僅此兩年,華來鎮的個體造林面積就達1萬多畝。
旅遊資源
境內旅遊資源在豐富,開發潛力很大。風景名勝有牛毛山、龍頭山、五奶山、釜山、大鷹砬子山、青龍山、虎頭山、炮台山、歪脖望等,其中大恩堡村境內大鷹砬子山腰的“仙人洞”傳說豐富,至今尚未得到探測和開發。人文名勝有鏵尖子水庫庫區,二戶來果松川水庫庫區。據遼寧省考古部門發掘考證,華來鎮已有3000多年的人類開發歷史,現存的歷史文化遺蹟有:龍頭山青銅時代古文化遺址,柳林子高句麗時期土城遺址,釜山戰國時期戰場遺址,紅塘石半截溝明代古戰場遺址,前清瓦爾喀什寨遺址,鏵尖子日偽統治時期的“萬人坑”遺址,海青伙洛、歪脖望抗聯活動和戰鬥遺址,還有五奶山革命烈士陵園等。著名的佛頂山(老禿頂子)風景區,座落於管委會西南部,在1998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萬公頃,主峰海拔1367.63米,因植物物種豐富,群落組成複雜,垂直分布帶譜比較明顯,被稱為東北“小長白“。這裡自然景觀蔚為壯觀,動植物種類繁多,是天然的動植物園。特別是金秋十月,霧海紅楓,醉倒遊人,成為國內攝影愛好者理想創作之地。木盂子地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光緒年間的寶泉寺佛教遺址、仙人洞興隆觀道教遺址,為旅遊業發展增添了許多宗教色彩。境內的高儉地山城,是高句麗王朝初期建造的主要山城,被稱為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五女山山城的姊妹城,屬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山上城牆保存完整,是高句麗歷史在我縣的重要見證。境內紅色旅遊資源豐富,抗聯文化列全省之首。木盂子地區是抗聯第一軍的主要活動場所,佛頂山是抗日聯軍根據地,抗聯名將楊靖宇曾在這裡抗擊日本侵略軍,現有練兵場、教導團駐地、游擊連駐地、被服廠和哨所等遺址,仙人洞破房溝還有抗聯軍需部長韓霞的遇難遺址。另外,高儉地村有本溪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活動遺址,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好場所。境內還有寶塔洞、響玲洞等豐富的待開發洞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