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華人本土心理學(下冊)》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六編 人際關係與互動
第十四章 人際交往中的人情與關係:構念化與研究方向
一、過去有關關係與人情的研究
二、人際交往的本土模式
三、關係與人情的重新構念化
四、未來研究方向
五、總結
第十五章 人際和諧與人際衝突
一、前言
二、西方主流心理學以“衝突”為研究核心
三、“和諧”與“衝突”在華人社會中的價值與意義
四、有關華人之“和諧”與“衝突”的研究
五、“人際和諧與衝突之動態模式”:華人本土化之理論模式
六、結語
第十六章 人際關係中的緣觀
一、中國人的宿命觀與命運觀
二、傳統中國人之緣觀的概念分析
三、緣在傳統社會中的功能
四、現代華人之緣觀的實證分析
五、緣觀的現代化及變遷方向
六、未來的研究方向與重點
第十七章 忍的心理與行為
一、在傳統思想中的忍
二、忍的概念分析
三、研究一:忍的諺語研究
四、研究二:忍的開放性問卷研究
五、綜合討論
第七編 價值觀與心理變遷
第十八章 華人價值研究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
二、價值觀實證研究的主要概念與理論
三、近代心理學及社會科學有關華人價值觀的研究
四、本土價值研究的共同問題與改進建議
第十九章 成就動機與成就觀念:華人文化心理的探索
一、前言
二、華人之成就動機的性質與測量
三、大傳統文化的成就觀念:以儒、道兩家思想為例
四、小傳統文化的成就觀念:以台灣常民為例
五、成就的意義:文化心理學的考察
六、結論
第二十章 心理傳統性與現代性
一、心理傳統性與現代性的研究背號及理念
二、心理傳統性與現代性的研究策略
三、華人心理傳統性與現代性測量工具的建立
四、社會變遷下的心理變遷
五、傳統與現代心理特徵能否並存
六、未來研究的方向與課題
第八編 組織心理與行為
第二十一章 華人企業組織中的領導
一、前言
二、華人企業組織的特徵
三、家族主義與企業經營
四、家長權威與領導行為
五、關係差異與領導行為
六、結論:華人組織領導的未來研究方向
第二十二章 華人企業組織中的忠誠
一、西方的組織忠誠研究
二、華人的組織忠誠研究
三、西方與華人組織忠誠的統整
第二十三章 華人的工作動機與態度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
二、研究策略與方法
三、研究過程與初步成果
四、未來研究的方向與課題
第二十四章 中國人的分配正義觀
一、華人社會正義的研究現況
二、影響分配正義的因素
三、中國人與西方人在分配正義上的差別
四、中國人之正義觀的本質
五、未來的研究方向
第九編 心理療法與宗教經驗
第二十五章 本土化的心理療法
一、心理治療的正本清源
二、本土心理療法的正當性:如何認清本土心理治療的性質與意義
三、喻明系統:文化與心理治療的中界
四、如何嫁接
五、兩種心理治療之道:倫理與心性的同體異面
六、倫理治療的存有性
七、知識分子的自我鍛鍊(self-empovering):性理存齊與節操
八、百姓日用即道
九、民俗社會的象徵療法:廟祈、乩童、靈療與算命
十、心性治療
十一、傳統背立反轉的治療技術
十二、中西心理療法的接合策略
第二十六章 華人的宗教經驗與行為
一、引言:宗教經驗的基本形式
二、如何認識華人的宗教經驗
三、華人傳統宗教觀
四、華人宗教社群的形態與活動——以台灣民間信仰為例
五、華人的宗教信仰歷程——制度性宗教研究與普化性宗教研究
六、結論
本書編者與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楊國樞,中國社會心理學家。1932年12月22日生於山東膠縣。早年在台灣大學心理學系任教,後赴美留學,1969年獲伊利諾大學博士學位。返台後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主任。曾兼任台灣心理學會、台灣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60年代初曾從事動物行為、羅夏測驗、文藝心理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從1969年起致力於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研究,重點是對中國人性格。著有《中國人的性格》、《現代社會的心理適應》、《現代化與民族主義》、《現代化與中國化論叢》等
黃光國,台北市人,出生於1945年11月6日。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致力於發展本土社會心理學。著有中英文學術論文五十餘篇,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三次,優良研究獎十餘次,目前為國科會特約研究員,及教育部國家講座
楊中芳,生於天津,祖籍山東蓬萊,教授、基礎和套用心理學碩士生導師、基礎心理學和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方向)博士生導師。至今已出版多部相關專著,包括“如何研究中國人”,“如何理解中國人”,以及“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及信任”等代表性著作和論文數十篇。近年,她潛心探索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即“中庸”的思想對中國人心理與行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