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宗旨
在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指引下,發掘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建築文化遺產,傳播交流我國的建築設計創作、科研、教學及建設成就,為探索中國建築發展的道路,促進中國新建築流派的孕育、成長和豐實,推進中國新建築文化的開拓和發展而努力。
報刊文化
刊訓
文章面前人人平等,認文不認人。
樹立嚴謹求實的科技文風和學風。
方針
嚴格遵守刊訓,矢志貫徹辦刊宗旨,創造本刊特色。
刊徽
山菊。
特色
古今並蓄,中外兼容;摒除學術門戶之見,認真貫徹“雙百方針”;力求樹立嚴謹求實的科技文風和學風;立足於國策、國情、民情、民俗(一句話:立足中國);重學科滲透,重理論探索,馳騁於建築科學技術的前沿,力求攀登建築學術領域的制高點。
期刊地位
所獲榮譽
1)創刊不久,由於它的顯著特色,很快被列入了中國版本圖書館的“永久典藏”。
2)曾與《建築學報》並列為二,蟬聯第一、二屆中文核心期刊。
3)率先進入了以下國內的期刊資料庫:
·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 (CAJCED)
統計源期刊 編號:(Z)GO289
·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
全文收錄期刊 編號:(Q)TU046
· 中國版本圖書館報刊資料庫
· “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 全文上網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 編號: HB055
· 中國經­濟信息網(CEInet) 入網期刊
·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收錄
· 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
4)率先進入了以下權威的國際資料庫:
· Ei (美) 本刊是進入Ei的第一本中國建築學期刊,2001年的收錄率高達87.3%
· ICONDA(德) 權威的建築資料庫(系由同濟大學情報研究所代理)
· INSPEC(英) 最早進入
· JICST (日) 最早進入,一直入錄
· SCI (美) 最早保持了關係
5)該刊進入的國內外重要文獻單位:
· 國家圖書館
· 世界期刊博覽中心(深圳) 入選期刊
· 美國國會圖書館
· 日本國會圖書館
· 日本建築學會圖書館將本刊列為“永久保存”
· 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科圖書館收藏的兩本中國建築學期刊,本刊居其一(另一種為《建築學報》)
·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
6) 近年來,本刊連續獲得了兩項殊榮:
· 第一項:2005年5月獲得“中國建設科技產業核心媒介品牌”《榮譽證書》和獎牌。
· 第二項: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建築學學科評議組於2005年10月17日所評定的“建築學(一級學科)相關中文學術期刊參考目錄”中的排名,位列第四,僅次於《建築學報》、《建築師》、《世界建築》。
報刊影響
建築學術界權威學者的針對性評語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所所長吳良鏞教授認為:
“刊物內容充實,文章水平高於一般建築刊物,……古今並蓄、中外兼容、不拘一格、……這也是高於一般建築刊物處。”(2004.3.29.)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勘探設計大師、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齊康教授認為:“《華中建築》是一種給人以很深感受的國家級核心期刊,能夠充分反映我國建築事業的發展,……受到國內、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華中建築》在學術的綜合性、學術的專業性,所刊登文章的學術質量、傳遞的信息量和文章的編排上均是一流的。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發表了很多頗有深度和學術份量的文章,刊登了大量高水平的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等方面的優秀作品,為我國建築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刊物覆蓋
根據2006年《華中建築》期刊在“中國知網”的發行情況統計報表,該刊機構用戶總計1146個,國際個人讀者分布在16個國家和地區。
投稿須知
1.1 來稿文責自負。請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註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無一稿兩投、署名無爭議及對技術保密等審核內容的證明信。直接通過網上投稿。
1.2 凡投寄該刊的稿件,該刊將在收到稿件2周內將稿件回執寄出,審稿周期為3個月(以稿件回執日期汁算),如不採用,本刊不另行通知。本刊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請註明作者所在地詳細地址、單位的具體科室、郵政編碼和聯繫電話。
1.3 該刊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及《萬方數據一數位化期刊群》。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人資料庫,請在來稿時聲明,否則視為作者同意。 1.4 有關稿件事宜,編輯部均與第一作者聯繫,稿件刊登後贈閱第一作者刊出雜誌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