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

華中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是文學院重要學科之一,本學科於1979年開始招收世界文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2001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現為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
  • 知名教師:薛誠之、周樂群、王忠祥等教授
  • 學科現狀: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學
  • 教授人數:6人
基本情況,歷史沿革,學科現狀,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幹,學科隊伍,學科特色,研究方向,

基本情況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是在原世界文學學科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教委調整後的新的專業目錄的要求,增添了比較文學而形成的新學科。調整後的新學科既保留了過去學科的優勢,也增加了新興學科的特點,尤其是同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融合,從而使該學科更加適合20世紀以來外國文學發展的實際,更加適應未來外國文學研究的發展走向。

歷史沿革

我校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具有悠久的學術傳統,產生過一批在我國外國文學研究界很有影響的專家學者,如從事歐美文學研究的薛誠之、周樂群、王忠祥等教授,從事日本文學研究的胡雪、彭端智等教授。
王忠祥教授是我國外國文學教學和研究方面的重要專家。從50年代開始,師從穆木天先生的王忠祥教授就開始著書立說,逐漸形成了自己在國內外的學術影響。王忠祥教授是本學科顧問,我校英美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外國文學研究》名譽主編,曾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全國高校外國文學教研會常務理事、國家社科規劃(“七五”、 “八五”、“九五”)外國文學組成員。王忠祥教授是我國著名易卜生研究、莎士比亞研究以及狄更斯研究專家,出版有《易卜生》、《易卜生文集》、《易卜生戲劇精品集》等多部專著,從教50年來,主編有《外國文學教程》(上、中、下三冊)、《歐美文學史話》(主持編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1986年獲全國教育出版研究會主辦的全國首屆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外國文學史》等多部教材。正在根據時代精神需要組織重譯重評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年逾古稀,但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仍然在我國學術界發揮重要作用。
周樂群教授在60年代初,應邀參加了楊周翰主編的《歐洲文學史》的寫作,這是我國早期編寫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學史著作之一,還在我國高校文科教育和學術界發揮重要作用。
彭端智教授擔任了我國第一部東方文學教材《東方文學簡史》(1982年北京出版社)副主編,曾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東方文學分會副會長。
70年代末,由於老一輩學者的共同努力,該學科的專家倡導成立了我國第一個民眾學術組織“湖北省外國文學學會”,並創辦了我國第一份外國文學學科的學術雜誌《外國文學研究》。正是在王忠祥等老一輩學者奠定的基礎上,學科薪火相傳,形成了積極拓新與嚴格務實相結合,重點鉤深與比較研究相結合,翔實考證與學術探討相結合的學風,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和學術影響,推動了學科的迅速發展。

學科現狀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已經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學與研究梯隊。

學術帶頭人

比較文學學科組長、博士點負責人聶珍釗教授是《外國文學研究》雜誌主編、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外國文學學科評審、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外國文學學會會長,從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持國家和省級教學與科研項目多項;主要研究19世紀英國小說與英語詩歌形式,代表性科研成果《悲戚而剛毅的藝術家:哈代小說研究》(專著)於1995年獲國家教委首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外國文學標準化考試》1993年獲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論科學文化素質與外國文學教育》2004年獲省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優秀論文二等獎。所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英語詩歌研究”結項成績為優,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文學院院長鬍亞敏教授是本學科比較詩學方向的學術帶頭人,教學和科研成績突出,是本學科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學者,主要研究敘事學、文學批評與比較詩學,出版有《敘事學》等學術專著多種,並承擔了國家級項目多項,《文化環境變遷與文藝學課程改革》獲教育部“2001年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署名第一),《文學批評原理》(副主編,文藝學系列教材之一)於2002年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多次獲得省部級教學和科研一等獎、二等獎,主編了本專業必修課教材《比較文學教程》,2003年度被授予“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
外國文學研究》雜誌副主編鄒建軍教授是本學科比較文學方向帶頭人,是本學科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中青年學者,主要研究中外文學關係、中西詩歌藝術、美國華裔文學,出版有《現代詩的意象結構》、《現代詩學》等學術著作多種,主編有《中國新詩大辭典》、《世界百首經典詩歌》及外國文學譯品年度選本多種,獲得湖北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湖北省文藝論文獎和湖北省少數民族文學獎、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獎等多項,2006年獲得“湖北省優秀社團工作者”稱號,正在從事國家社科基金目《美國華人文學與中外文化》的研究。
日語系主任李俄憲教授是本學科日本文學及東方文學方向帶頭人,是全國有重要影響的中青年學者,主要從事近代日本文學、中日文學關係研究,正在從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日本左翼文學研究》的研究,並在日本出版了日本近代文學研究專著《中島敦文藝研究》,在日本《解釋》、《現代社會文化研究》,國內《外國文學研究》、《國外文學》等期刊發表中日文學關係研究論文多篇,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東方文學分會副會長等。

學術骨幹

羅良功教授主要從事20世紀美國詩歌研究,出版有《英詩概論》等著作,在《外國文學研究》等發表論文多篇,並正在從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蘭斯頓·休斯詩歌研究》的研究。
楊建副教授主要從事東方文學學科史研究,正在從事喬伊斯詩學的研究,在《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國外文學》等發表論文多篇。
蘇暉副教授主要從事20世紀美國小說研究,正在從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美國黑色幽默小說研究》的研究,並出版博士論文《西方喜劇美學研究》,在《外國文學研究》等發表論文多篇。
朱衛紅副教授主要從事18世紀英國小說研究,正在從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理查生小說的倫理主題研究”的研究,並在《外國文學研究》發表論文多篇。
劉淵副教授主要從事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研究,已在《外國文學研究》等學芳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學科隊伍

本學科現有教授6人:王忠祥教授、聶珍釗教授、胡亞敏教授、鄒建軍教授、李俄憲教授、羅良功教授;有副教授4人:、楊建副教授、蘇暉副教授、朱衛紅副教授、劉淵副教授;講師二人,即杜娟講師、劉兮穎講師。本學科已經獲得博士學位三人:胡亞敏博士、李俄憲博士、蘇暉博士;其他所有教師在兩年內都將獲得博士學位;本專業還計畫引進1-2名高學歷、高職稱並在學術研究上已經產生影響或具有相當發展潛力的人員。本學科成員60歲以上1人,50歲到60歲的2人,40歲到50歲的3人,30歲到40歲的4人,30歲以下的3人。

學科特色

本學科經過數十年的學術積累,形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色:
(一)、文學史研究。早在50—60年代,王忠祥教授就主持編寫了供高校使用的教材《外國文學教程》,周樂群教授參加了楊周翰主編的《歐洲文學史》的撰寫,彭端智教授擔任了我國第一部東方文學史教材《東方文學簡史》副主編。改革開放以來,本學科專家主持編寫了一系列在我國高校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三卷本《外國文學教程》(王忠祥等)、四卷本《外國文學史》(王忠祥、聶珍釗)、《外國文學史》(修訂本,聶珍釗)、《20世紀西方文學》(聶珍釗等)教材。
(二)、作家作品研究。我校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在外國作家作品研究方面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果,先後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易卜生研究》、《哈代小說研究》、《屠格涅夫研究》、《高爾斯華綏研究》等。王忠祥教授的《易卜生研究》率先在這一領域同國際接軌,是我國易卜生研究的學術成就代表。聶珍釗教授的《哈代小說研究》、《英語詩歌形式研究》也在國內形成了自己的學術優勢。
(三)、比較文學研究。該學科的比較文學方向與比較文學在中國的復興同步。1978年,本學科的《外國文學研究》雜誌率先登載比較文學論文;1985年開始在本科歷屆學生中開設比較文學概論課程;本學科的比較文學研究以胡亞敏、鄒建軍教授為代表,形成了中外文學比較研究和中外文論比較研究的特色,出版了一些重要成果,如胡亞敏教授的《敘事學》、《比較文學教程》,鄒建軍教授的《現代詩學》、《現代詩的意象結構》等。現開設的碩士生、博士生課程有:《比較文學的理論與實踐》、《中英文學關係研究》、《敘事學研究》、《中西文藝思潮比較》、《文學中的政治》、《華裔美國文學研究》等。
(四)、文學倫理學批評。本學科力圖在學科建設方面形成自己的學術個性與研究特色,倡導優良學風,推動學術研究的發展。聶珍釗教授帶領學科致力於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研究,從方法論的角度展開對文學批評理論的新探索。聶珍釗教授發表的《文學倫理學批評¾¾文學批評方法新探索》、《作為方法論的文學倫理學批評》、《關於文學倫理學批評》,鄒建軍教授發表的《文學倫理學批評的三維指向》、《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獨立品質與兼容品格》等學術論文,奠定了該學科文學倫理學批評研究的基礎。
(五)、《外國文學研究》雜誌。《外國文學研究》雜誌是我國改革開放開放以來創辦的第一份外國文學學科的學術雜誌,也是我國大陸社會科學(SSCI)和藝術與人文學科目前唯一一份被AHCI(Art & Humanity Citation Index)收錄的雜誌。作為全世界最權威、最具有廣泛認同度的期刊索引系統,AHCI在國際學術界得到了高度認同,其收錄的期刊被認為是國際相關學科最具影響力的刊物。《外國文學研究》被收錄進AHCI,代表著中國藝術與人文學術領域開始獲得國際承認,為中國的文學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與國際學術界平等對話、交流的平台。《外國文學研究》雜誌不僅成為華中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同國際接軌的橋樑,而且也是對我國外國文學學科國際化的有力推動。在主編聶珍釗教授的帶領下,該學科將進一步充分利用《外國文學研究》加強國內外的學術合作,促進自身的建設和發展。
(六)產生重要影響的學術會議。2003年以來,本學科共主辦全國與國際學術會議9次:2003年在山東青島與青島大學聯合主辦“跨文化視野中的外國文學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2004年在江西南昌與江西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回顧與展望:中國的英美文學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2004年,在湖北宜昌與三峽大學等聯合主辦“劍橋學術傳統與批評方法”全國學術研討會;2005年,在湖北武漢主辦“第三屆易卜生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在湖北武漢主辦“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全國學術研討會;2005年,在湖北武漢主辦“十·五期間的英美文學”專題研討會;2006年,在湖北武漢主辦“湖北作家與外國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在湖北武漢主辦“易卜生詩歌研究”專題研討會。這些會議多數學者雲集,規模較大,在學術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七)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獎項。據不完全統計,本學科已經完成的國社科基金項目有王忠祥教授的“易卜生文學創作研究”、聶珍釗教授的“托瑪斯·哈代小說研究”、“英美詩歌研究”等三項;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有鄒建軍教授的“美國華人文學與中外文化”、李俄憲教授的“日本左翼文學研究”、羅良功教授的“蘭斯頓休斯詩歌研究”、蘇暉副教授的“美國黑色幽默小說研究”、朱衛紅副教授的“理查生小說的倫理思想研究”等五項。本學科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的有聶珍釗的《悲戚而剛毅的藝術家:哈代小說研究》獲全國首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外國文學標準化考試》獲得湖北省政府頒發的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論科學文化素質與外國文學教育》獲湖北省社科聯頒發的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優秀論文二等獎;胡亞敏教授的《文化環境變遷與文藝學課程改革》獲教育部“2001年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署名第一)、《文學批評原理》(副主編,文藝學系列教材之一)於2002年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鄒建軍教授的“詩歌意象研究”(系列論文)獲湖北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意象與漢語的詩性特質》(論文)獲獎湖北省優秀文藝論文獎、《席慕蓉抒情詩創作綜論》獲湖北省首屆少數民族文學獎、《原始圖騰與民族文化》(編著)獲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獎等。
(八)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生培養機制。聶珍釗教授主持的博士生論壇開始一個學期以來,已經有多位博士生做了有關專題講述,並多次廣泛而深入地探討文學倫理學批評建設的有關問題,本專業所有博士生都參加了討論,對以文學倫理學批評為基礎形成自己的學科特色與學派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鄒建軍教授創辦的“中外文學講壇”堅持每個月第一個星期的星期日晚上七點鐘準時開講,共有十多位研究生髮表了涉及到拉康、福柯、蘇珊·桑塔格、巴赫金等理論家,瑪麗·雪萊、索爾·貝婁、王爾德、耶利內克、菲茨傑拉德、加繆、林格倫等作家的專題演講;鄒建軍教授並堅持參加每周一晚7:00-9:00的研究生師生對話會,討論有關學術問題。以制度化的學術活動為形式、以高質量的論文寫作為目標,本學科所培養的碩士與博士研究生以功底深厚、視野開闊、勇於創新、富於協作精神而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研究方向

(一)、以英國文學為中心的歐洲文學研究。在王忠祥、聶珍釗所開創的英國小說、詩歌和北歐戲劇研究的基礎上,本學科將18—20世紀英國作家理查生小說(朱衛紅副教授)、康拉德小說(王松林教授,外聘)、喬伊斯小說(楊建副教授)、德國的浪漫主義文學(劉淵副教授)、菲爾丁小說(杜娟講師)等為幾個重點,並爭取在整體上向縱深拓展。
(二)以美國文學為中心的美洲文學研究。以鄒建軍教授“美國華人文學與中外文化”、羅良功教授“蘭斯頓·休斯詩歌研究”、蘇暉副教授“美國黑色幽默小說研究”三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圓滿完成為目標,加上“索爾·貝婁小說研究”(劉兮穎講師),力爭對美國詩歌、小說、族裔文學作比較深入與全面的研究。
(三)以日本文學為中心的東方文學研究。以李俄憲教授的《日本左翼文學研究》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楊建自選項目《東方文學學科的東方學淵源研究》等的完成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對日本文學及其他東方國家文學的研究,恢復我學科東方文學研究的活力。
(四)以綜合研究為重心的比較文學研究。在胡亞敏所奠定的比較文學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加強中外文學關係研究、建立比較文學學科建設的下潛模式與實用性研究,爭取在三年內完成《比較文學原始文獻導讀》、《中英作家影響關係研究》等研究生比較文學教材與著作,為中國比較文學學科建設探索新的路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