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是北宋詞人舒亶所寫的一首詞。該詞首二句寫一催一留的離別情景,對比鮮明。“去住”兩句從離人角度著眼寫開船在即,留去之間心情十分矛盾的心理,通過特別的矛盾寫出對友人的深深依戀。下片換頭二句“江潮容易得,卻是人南北”是送行者的口吻,是欲留難住的惜別心情的反映,把江潮與友人相對比,江潮退去還有一回,友人一別卻難逢。最後兩句“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從即將分別而想到別離後的再聚,把惜別的情懷抒寫得更為真摯。全詞把離別之情寫得曲折層深,搖曳多姿,卻又一氣流轉,語語渾然天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舒亶
-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詩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菩薩蠻1
畫船2捶鼓3催君去,高樓把酒4留君住。去住若為情5?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6空,知君何日同?
注釋譯文
詩句注釋
- 菩薩蠻:詞牌名,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雙調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
- 畫船:裝飾華美的遊船。
- 捶鼓:擂鼓,擊鼓。
- 把酒:端著酒
- 若為情:何以為情,難為情。
- 樽:酒杯。
白話譯文
畫船捶著鼓催你啟程.高樓上我端著酒想把你留住。是去還是留,真叫人難以抉擇,此時西江的潮水將要平患。
江湖時常有。只是我倆從此便南北相隔。今天這酒杯空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與你同飲!
創作背景
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舒亶考中進士,舒亶在中進士後初任臨海縣尉,因擅殺不孝部屬而辭官回鄉,復起後調任審官院主簿。不久,他接受了一個任務,即出使西夏,劃分宋夏疆界。這首詞便是他在出使西夏之期所做。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從送別的場面寫起。捶鼓,猶言敲鼓,是開船的信號。船家已擊鼓催行,而這一邊卻在樓上把盞勸酒。“催”,見時間之難以再延。“留”,見送行人之殷勤留戀。這一開頭用一“去”一“住”,一“催”一“留”,就把去和住的矛盾突出來了,並且帶動全篇。“去住若為情?”即由首二句直接逼出“欲去不忍,欲住不能,何以為情?”這一問題,但這種問題本來誰也回答不了,下文如果接應不好,不僅這一句成為累贅,就連頭兩句也難免呆相。“西江潮欲平”的好處在於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由前面擊鼓催客、高樓把酒的場面推出一個江潮漲平的空鏡頭。句中的“欲”字包含了一個時間推進過程,說明話別時間頗長,而江潮已漸漸漲滿,到了船家趁潮水開航的時候了。可以想像,正在把酒之際,突然看到江潮已漲,兩個朋友在感情上會產生多么複雜的反應,心潮也必然如江潮一樣愈加激盪不已。
換頭仍就江潮生髮,潮水有信,定時起落,所以說“容易得”,然而它能送人去卻未必會送人來。一旦南北分離,相見即無定期。“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這最後一結悠然宕開,與上片以景結情,都值得玩味。“此樽空”,遙承上片次句“把酒留君”,“樽空”見情不忍別,共拚一醉。但即使飲至樽空,故人終不可留,所以結尾則由嘆見面之難,轉思它日再會,發出“知君何日同”的感慨。
詞借江潮抒別情,不僅情景交融,同時還顯出情景與意念活動相結合的特點。詞在“去住若為情”這樣的思忖後,接以“江頭潮欲平”,看上去是寫景,實際上卻把思索和情感活動帶進了景物描寫,在讀者的感受中,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匯著詞人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浩渺的情思。下片“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仍不離眼前景象,而更側重寫意念,以傳達人物的心境。結尾二句雖然表現為感慨,卻又是循上文意念活動繼續發展的結果。所循的思路應該是:今日樽空而潮載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復能送君歸來。依然是情景和思忖結合。不過,景由現場轉入到想像中而已。詞中“君”字三見,“去”、“住”、“江”、“潮”均兩見。特別是換頭與一般不同,“江”“潮”二字連續出現,造成迴環往復的語言節奏,也有助於表現依依不捨、綿長深厚的情思。
名家點評
宋·曾季狸《艇齋詩話》:舒信道亦工小詞,如雲“畫船椎鼓催君去”云云,亦甚有思致。
作者簡介
舒亶(1041年—1103年),字信道,號懶堂,明州慈谿(今屬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年)進士,授臨海尉。神宗時,除神官院主簿,遷秦鳳路提刑,提舉兩浙常平。後任監察御史里行,與李定同劾蘇軾,釀成“烏台詩案”。進知雜御史、判司農寺,拜給事中,權直學士院,後為御史中丞。以屢次舉劾株連,朝野怨望。崇寧元年(1102年)知南康軍,翌年卒,年六十三。 《宋史》《東都事略》有傳。近人輯有《舒學士詞》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