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回文春閨怨》是北宋文學家蘇軾作的一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十月。上片,寫暮春昏睡的少婦的姿色,下片,寫暮春小雪時節,閨中少婦的愁思。全詞,以指代的手法,回文的形式,表達了閨中少婦的愁思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菩薩蠻·回文春閨怨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蘇軾全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 詞牌名:菩薩蠻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評論,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菩薩蠻①·回文②春閨怨
翠鬟斜幔雲③垂耳,耳垂雲幔④斜鬟翠。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細花梨雪墜,墜雪梨花細。顰⑤淺念誰人,人誰念淺顰?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菩薩蠻: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②回文:詩詞的一種形式,因迴環往復均能成誦而得名,相傳起於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
③幔(màn):遮蓋。云:形容女子長而美的頭髮。
④幔:帷幔,輕柔的幃帳。
⑤顰(pín)淺:微皺著眉。顰:皺眉。
白話譯文
婦女環形的髮式,斜遮蔽在如雲的耳垂下。長耳垂著輕柔的帷帳,那是斜梳深色髮髻的美女綠髮。殘春季節,人一睡就昏昏沉沉,昏睡的人多半時在暮春。
細小的梨花如雪花紛紛墜落,那春雪飛得如細小的梨花。我微皺著眉頭思念那個人,人們中有哪個在思念微皺眉頭的我。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十月,蘇軾被貶黃州,“杜門謝客”,冬至後又去天慶觀養煉,在無所收穫之後,作該詞以解脫。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上片,以指代手法,寫暮春昏睡的少婦的姿色。“翠鬟斜幔雲垂耳,耳垂雲幔斜鬟翠”,由髮式的美寫到耳垂的美,進深到由耳幔的美寫到秀髮的美,以至少婦整體的美。“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春晚”,再透過一層,寫暮春美女的昏睡美,如同暮春那樣的翠綠美,有唐代呂岩《大雲寺茶詩》所寫“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人肌膚”的韻味。
下片,以心探手法,寫暮春小雪時節,閨中少婦的愁思。“細花梨雪墜,墜雪梨花細”,點明少婦所處的雪花輕飄的生活環境。梨和雪相互喻語,暗指美女的潔靜恬淡的心態。顰淺念誰人,人誰念淺顰?用泛問句式,揭示該詞主題:是我在思念那個人而皺眉發愁?還是那個人發愁皺眉在思念我?
全詞,表面看來,像是文字遊戲,但細讀吟誦,覺得字句顛倒,倒出了不同角度,不同內容,不同韻味。若說前句的落點為物為景,那么,第二句的落點也許是人是情。由景物滲入人情,迴環往復,傳達了蘇軾的用意所在:樂從趣生。
名家評論
清沈雄《古今詞話》上卷:東坡《菩薩蠻》閨怨詞,是名倒句。
四川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周子瑜《“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蘇詞中,還有文學遊戲之作。《菩薩蠻》是回文詞,這些詞的內容沒有深致的情味,均流於穠麗艷冶。寫作這樣的詞,不知浪費了詞人多少才情。
作者介紹
蘇軾(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蘇軾七集》,《蘇軾詞》,《蘇軾易傳》,《蘇軾樂府》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