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石像是唐代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菩薩石像
- 館藏地點:上海博物館
- 所屬年代:唐代
- 類別:雕塑
菩薩石像是唐代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華嚴寺合掌露齒菩薩在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內,這尊雕像被郭沫若稱讚為東方維納斯。雕像介紹 寬闊的佛壇上布列遼代泥塑三十一尊。中央三世佛(過去、現在、未來)並列,其餘弟子、菩薩、供養童子環侍佛的兩側,分為三組,坐立相間,井然有序。...
龍泉寺石造像,北朝石造像四尊、碑刻二通。原在淄博市臨淄區龍池村龍泉寺故址,1928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後,將石像和石碑運至淄河店車站,企圖劫往日本,未能得逞,遂將兩菩薩石像頭鑿下盜走。1930年由四方機車廠運至青島,放置於原四方...
北朝石造像是青島市博物館收藏的北朝石像。北朝石造像,在青島市博物館院內。大佛像2尊,重約30噸,高5.85米,俗稱“丈八佛”。據考證造於北魏景明之後,北周之前(公元557年前)。菩薩石像兩尊分別侍立於佛像兩旁,高約3米,為北周...
地藏王菩薩石像 毗盧寶殿前露天廣場中央是地藏王菩薩石鑄聖像,聖像為比丘立相,右手執錫杖,左手托摩尼寶珠,儀態安詳,妙相莊嚴,神形兼備,觀瞻總高度近10米,可謂法華古寺的標誌性建築。毗盧寶殿 毗盧寶殿是寺內的主體建築,原為...
在大佛旁邊100餘米處的道路邊石壁上,還雕刻有一尊觀音菩薩和土地菩薩石像,據當地村民傳說,過去有一個挑擔子的窮人家,每天就要路過此處,有一天,這個人再次路過此地時,感到十分的疲憊,於是放下擔子靠石壁打瞌睡,入睡後,觀音菩薩和...
觀音神像旁邊和下面,擁有7尊大小不等的菩薩石像,一個自然形成的石獅,一個人工雕刻的石獅守護在神像兩旁,一對天然的焚香台和燒紙台擺設在神像跟前,一口乾淨平整清涼的神水井自生在神像左側,一棵蒼翠茂盛的棕樹長在觀音菩薩的正跟前...
松林古寺,位於潮城意溪鎮郊之松林峰山麓。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挖東溪時,在原寺址前低洼處出土韋馱菩薩石像一尊、圓形石墩一座,上刻“開山會堂和尚”六字清晰可見,現供於寺中,故有稱開山寺者。據考古專家考證,該石像、石墩為隋唐時代之...
松林寺,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意溪鎮郊松林峰山麓。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挖東溪時,在原寺址前低洼處出土韋馱菩薩石像一尊、圓形石墩一座,上刻「開山會堂和尚」六字清晰可見,現供於寺中,故有稱開山寺者。據考古專家考證,該石像、石墩為隋唐...
觀音廟,位於金川縣觀音橋,始建於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1961年失火,1979年重建。因廟中供奉的觀音菩薩與西藏布達拉宮和五台山的觀音菩薩為同根三姊妹,故香火鼎盛。寺廟簡介 觀音廟,又名觀音堂、白衣庵,是古時人們為了向觀音...
天王殿,面積200平方米,供奉彌勒菩薩,韋馱菩薩,四大天王像。大雄寶殿,面積1200平方米,供奉佛祖釋迦牟尼、500羅漢、18羅漢、海島觀音群像。雙龍寺後山上,有一尊天然彌勒菩薩石像,自然天成、笑容可掬,它給雙龍禪寺又增加了幾分靈氣。...
白衣洞在石膏山的岩洞中,歷史古老,規模不算大,排位第三,建築非常的簡陋,僅木欄桿三曲圍繞,一尊白衣菩薩石像端坐而已。但它是石膏山名稱來歷的起源。石膏山,初名叫石山,後改為石高山,高指此山是太岳群峰中的最高位置。後因...
近日,在河北邢台南宮市一座廢棄的寺院附近,出土數尊觀音菩薩石像,引起當地政府和宗教部門的重視。經過專家詳細周密的考證,發現這裡原來竟是歷經滄桑的千年古剎——觀音禪寺的舊址。而今適逢中華盛世,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佛教的傳播又進入...
特別是北周保定二年(562)李曇信造像碑發願詞中,記明為“敬造釋迦、太上老君諸其菩薩石像一區”,可確證為佛、道造像合雕的造像碑。道教造像多戴冠蓄髯,如北魏始光元年(424)魏文朗造像碑,北周武成元年(559)絳雙魯造像碑等。
趙安香造阿彌陀佛石像 趙照金造釋迦石坐像 菩薩石像 德何造像 石雕三尊菩薩立像 薛安顥造交腳彌勒石像 駱子寬造阿彌陀佛石像 阿彌陀佛造像 曇珠造佛石像 道俗九十人造像碑 彩繪石雕菩薩立像 張勇洛造像碑 釋迦說法造像碑 釋慧影造...
位於台北市文山區內的樟山寺,興建於1931年(民國二十年),外觀樸實而穩重,寺內主要是供奉觀世音菩薩神像,約有六十年的建廟歷史了。相傳民國初年時,住在樟湖附近的居民無意間發現一尊形似觀音菩薩的石像,於是便以香火誠心供奉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