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性釋義源自《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一輯》是2005/年台灣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平實居士。
基本介紹
- 書名:《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一輯》
- 作者:平實居士
- ISBN:9789868135826
- 頁數:321
- 定價:200台幣
- 出版社:台灣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2005年12月1日
- 裝幀:平裝
解釋,出處,
解釋
菩薩性就是菩提性,這不是一切眾生本來都有的; 無漏法性是一切眾生本來就存在的,但是要發起菩薩性而求成佛及廣度眾生,世世願意當菩薩,這卻不是本來就有的心性,得要有善業,還要有善知識因緣的配合,才能發起這個菩提性、菩薩性。 所以佛開示說:“如果一切眾生都是本來就有菩提性,就有菩薩性,為什麼會有初發心的人呢?為什麼又會有退轉於菩薩性、菩提性的人呢?” 既然是有初發心的人與事,就表示那個人以前還沒有發起菩提心,是現在才發起的!所以才叫做初發心!既然是初發心,就表示發心之前你還沒有菩薩性!現在發心了,你有了菩提性,就有了菩薩性了! 至於退轉:既然有退轉,退轉二字就表示已經喪失菩提性了嘛! 既然有退轉而喪失菩提性的事。就表示這個菩提性不是本來就有,永遠都有的嘛! 所以退轉的意思,是與初發心的意思一樣,都表示他們沒有菩提性!是因為初發心了所以後來有了菩提性,是因為退轉了所以後來無菩提性。這就表示眾生不是本來就有菩提性,不是本來就有菩薩性。 這就表示:“一切眾生本來沒有菩提性,要修種種的善業,加上善知識的因緣,所以發起了菩提性,才稱為菩薩。因此說,以無量的善業和因緣才發起了菩提心,這才叫做菩薩性。”
出處
恭錄於《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一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