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迦耶

菩提迦耶

位於印度比哈爾邦伽耶城南10公里的菩提迦耶(Bodhgaya),距印度東部最大城市加爾各答607公里,是佛祖釋迦牟尼悟道之處,也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聖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菩提迦耶
  • 外文名稱:Bodhgaya
  • 地理位置:印度比哈爾邦伽耶城南10公里的菩提迦耶
  • 宗教:佛教
菩提迦耶,全景印度朝聖十八大聖跡之菩提迦耶,

菩提迦耶

據傳,佛祖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生於公元前560年,其母母親摩耶夫人在藍吡尼生下他7天后就離開人世。悉達多自幼就在父親淨飯王呵護下成長,絲毫不知人間疾苦。後來,悉達多與表妹成親,並育有一子。29歲時,悉達多在一次出遊時目睹了世間的生老病死,因而引發出家修行的念頭。一天夜晚,悉達多拋棄了王子的寶座,離家出走,開始雲遊四方,追求人生真諦。後來,悉達多雲遊到菩提迦耶附近,先在森林裡苦修6年。即便他已形容枯槁,精疲力竭,但還是未悟得解脫之道。於是他放棄苦修,到尼連禪河中沐浴,洗去一身積垢,隨後攀樹枝上岸,喝了牧羊女奉獻的乳粥之後,便來到了菩提伽耶,在一棵大菩提樹下打坐靜思,發誓如若不能大徹大悟,終身不起。他就這樣苦思冥想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在一個月圓之夜悟得了正道,成為佛祖釋迦牟尼。從此,菩提伽耶便成為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聖地。昔日,釋迦牟尼打坐靜思的方寸之地,如今已發展成為著名佛教聖地和旅遊勝地。菩提迦耶主要遺蹟包括菩提樹、摩訶菩提佛寺、金剛座等,是1861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康寧漢挖掘出來,於1870年修復。走進摩訶菩提佛寺(Mahabodhi Temple),(又譯為大菩提寺或大覺寺),正面入口是一排台階和長長的參道,參道旁林立著各式各樣的佛塔,上都雕刻有精緻的小佛和圖案。摩訶菩提佛寺主體是一座下方上尖的佛塔,質地為硬質砂岩,塔高50米。底層是邊長15米的方形,從中部開始,層層上縮,頂部為圓柱狀,上立一銅製螺旋圓頂。塔身第一層四角有四個小塔,形似主塔,呼應而立。塔上供有形態各異的佛像。寺內供有釋迦牟尼金身佛像一座,法相莊嚴,光彩照人。散發出令人無法逼視的光芒。摩訶菩提佛寺儘管在印度寺廟中算不上巍峨博大,但最早是由印度歷史上著名帝王阿育王所建,後代屢有重建或增建。
日本佛教徒捐款修建的巨大的釋迦牟尼佛像日本佛教徒捐款修建的巨大的釋迦牟尼佛像
寺背後即是著名菩提樹,枝繁葉茂,根盤交錯,綠蔭密布,形成了巨大的傘蓋,幾乎能把摩訶菩提寺後半部遮掩不見。樹下是有名的“金剛座”(Vajrasana),由4根柱子搭成的布幔覆蓋,篷內堆滿了信徒的鮮花供品。這顆樹是1870年重建時,從斯里蘭卡移植過來的。不過據稱樹的祖先仍是當年釋迦牟尼打坐悟道的樹。
今天的摩訶菩提寺終日香火不斷,來此朝拜和觀光的人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來自中國西藏的僧侶,他們身著暗紅色袈裟,一看就明白是來於何方。寺周圍還有許多黑色小塔,在小塔群中,不少佛教徒或是打坐沉思,或是五體投地行著大禮。四方參道上,經常也可見各國佛教徒在此膜拜、禪思或聆聽法師講述佛法。
摩訶菩提寺外不遠處,有20世紀初以來中國、日本、緬甸、斯里蘭卡、泰國、不丹、尼泊爾、孟加拉國、越南等國修建的二十多座佛廟。徜徉在佛廟群中,你會發現,佛雖然源於印度,但傳播於各國期間都糅進了各國特色,不僅佛廟建築格式不同,就是佛像也不盡相同,印度佛像顯得鼻子稍大,面部顯長,威嚴之氣十足;中國、日本的佛像則鼻子顯小,臉盤圓潤溫和;泰國則是四面佛。中國佛廟是典型的漢式建築,叫“中華大覺寺”,雖然規模不大,但瀰漫著十足的“中國味”,讓人倍感親切。

全景印度朝聖十八大聖跡之菩提迦耶

去印度朝聖,佛陀聖跡有很多,而且有很多聖跡已經埋沒在歷史的塵封之中,眾生福慧淺薄,無緣再看到。現有的印度尼泊爾朝聖十八大聖跡線路,是根據蟬友圈·佛旅網創始人衲木錯,在多年的佛教朝聖體悟中,創新性地開闢了一條由順時針方向的佛陀朝聖線路。這條朝聖線路查閱了大量的佛教經典,徵求許多國內外高僧大德的開示,這條朝聖路線成功地開闢,對於印度尼泊爾佛教朝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於圓滿朝聖佛陀,體味佛陀正法和修行具有重要意義。
1、出生——藍毗尼園:2500多年前佛陀出生時的腳印和沐浴的聖池;
2、成長——佛陀祖國迦毗羅衛國的遺址和佛陀舍利塔;
3、出家——拘屍那羅森林南丹格爾
4、成道——菩提伽耶:娑婆世界的中心,最堅硬的地方。苦行林,尼連禪河,賢劫千佛成道的金剛座、菩提樹,正覺塔和佛陀親自開光的25歲等身像,480多座佛塔群,全世界佛教徒最嚮往的地方。
5、初轉法輪——鹿野苑。佛陀三轉*輪地,為五比丘宣說了四聖諦、八正道,成立最早的佛教僧團。佛陀舍利塔和最莊嚴的阿育王石柱(印度國徽以此為標誌)。
6、涅 槃——拘屍那羅。佛陀最後度弟子須跋陀羅和涅槃後金剛力士放金剛杵處,佛陀最後說法處,佛陀荼毗塔,佛陀涅盤塔,佛陀6.1米最為莊嚴之涅槃像,拘屍那羅八王分舍利之地,佛陀舍利塔,佛陀聖體停放七天供人天瞻仰之地。
7、竹林精舍——佛教第一座精舍,佛陀洗浴的聖池迦蘭陀池;在此宣說諸多經典,如《佛說般舟三昧經》等。
8、祇園精舍——佛教第二座精舍,《金剛經》、《佛說阿彌陀經》、《楞嚴經》、阿含部等經典均在此宣說佛陀宿舍-健陀俱提精舍,佛陀講經台,阿難菩提樹;央掘摩羅塔、給孤獨長老塔等。
9、西天靈山——靈鷲山。佛陀講成佛之經典《法華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大般若經》等重要經典之靈鷲淨土,佛陀依然在此講經說法;隋朝時,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至“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忽入定中,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10、降凡處——桑克希亞。佛陀上忉利天為母說法後(《地藏經》)乘金色天梯降凡處,帝釋天、大梵天陪伴左右;佛教第一尊佛像產生之地;曲女城大法會玄奘大師辨經處。
11、神變處——吠舍離。(廣嚴大城靈塔中,如來思念壽量處)佛陀在廣嚴城外示現神通降服96種外道,佛陀預告涅槃處,佛陀舍利塔,阿難尊者舍利塔,首位比丘尼出家地,維摩詰大士故居,第二次經典結集之地。[6]
12、世界佛教中心——那爛陀大學,蓮花生大士、寂天菩薩、玄奘大師等高僧大德曾在此參學講經。舍利弗尊者舍利塔;玄奘法師求學、辯經弘法地;規模宏大的佛教遺址。
13、玄奘大師紀念館——玄奘大師頭蓋骨舍利、佛陀腳印(千幅輪)、妙法蓮華經血經。
14、經典結集——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之七葉窟,五百大阿羅漢結集之山洞。
15、雞足山——祖師迦葉尊者入定在此山中,等候彌勒菩薩下生傳授佛陀衣缽。
16、恆河——最古老的的城市瓦拉納西(6000多年歷史),觀賞世界最美麗的日出—恆河日出,迎請佛教最重要的聖物佛陀舍利所化的恆河沙(金剛沙),印度教沐浴與焰口聖地
17、世界八大奇蹟之泰姬陵、紅城堡(印度三大紅堡之一),建築博物館。
18、印度首都德里,朝聖藏於印度國家博物館佛陀舍利。遊走於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印度首都、各大城市與農村,深入了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今昔,全方位體驗印度古今宗教、文化等各領域。真實感受真正的印度。
菩提樹依然枝繁葉茂,當年佛祖就在此悟道菩提樹依然枝繁葉茂,當年佛祖就在此悟道
氣勢宏偉的摩訶菩提佛寺主塔。氣勢宏偉的摩訶菩提佛寺主塔。
由中國佛教徒捐款修建的“中華大覺寺”。由中國佛教徒捐款修建的“中華大覺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