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菩提榕
- 拉丁學名:Ficus religiosa
- 界:植物界
- 目:薔薇目
- 科:桑科
- 屬:榕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繁殖方法,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側枝多,廣展,葉互生、全緣,心形或卵圓形,先端長尾尖,葉色深綠,枝葉扶疏,濃蔭蓋地。
生長環境
主要價值
繁殖方法
菩提榕用種子繁殖,也可用插條繁殖。種子繁殖應選10 a以上健壯母株,於11月果實呈紅黑色時採種,採回的果實反覆搓擦,除去肉渣皮屑取出種子,稍加晾乾即可播種。一般採用沙床撒播,播種前用小木板稍微壓實床面,將床面整平,把種子均勻撒於床面上,播種時應避免種子重疊成一小團團,儘量使每粒種子均撒在床面上。播完後用細篩篩一層薄土覆蓋在種子上,以剛蓋上種子為宜,播完後用稻草或用遮陽網搭蔭棚遮蔭,減少苗床的水分蒸發、保持床面的濕潤。同時在沙床四周撒上滅蟻清等,以防種子發芽時被螞蟻、螻蛄等危害。因菩提樹種子無休眠習性,播種後10 d左右即可發芽出土,當種子陸續發芽達一半左右時,揭開全部稻草,適當遮蔭,每天早晚淋足水。當幼苗長至2~4 cm時,移人10 cm×12 cm事先裝好土(含腐殖質較高的表土)的營養袋中培育,幼苗移人營養袋後要用太陽網搭棚遮蔭,早晚淋足水。待幼苗恢復生長後,每隔7 d用尿素+挪威複合肥0.1%水溶液灌根,灌根後淋入少量的水(有條件的苗圃可採用噴頭灑水),有利幼苗對水肥的吸收。當幼苗長至15 cm左右時水肥濃度可提高到0.2%~0.3%。同時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病害的發生,當幼苗長至30~50 cm時即可出圃。
菩提榕枝條也容易扦插成活,在春季或秋季選擇8~15年生健壯的母株,在母株上選取具有飽滿腋芽的枝條,截取半木質化部分長約15 cm的插穗(直徑為0.5~0.8 cm左右)進行扦插繁殖,插穗株行距5 cm×10 cm,扦插深度約為3 cm,扦插完後搭上小弓棚,用白色塑膠農膜蓋上,前後兩端保持通風透氣,每天多次淋水保證小棚內較高的相對濕度(有條件可採用定時彌霧噴水)。扦插後用廣普性殺菌劑(白菌清、多菌靈等)0.125%~0.2%濃度溶液每隔7 d噴灑插穗,防止插穗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腐爛。10 d左右即可長根。菩提樹也可用大枝條扦插,在樹上截取直徑10~15 cm的健壯枝條,長1.5~2.5 m,剪去全部的側枝和葉片,埋人土中20~30 cm,用稻草包紮整個露出地面的枝幹,遮蔭保濕,一般在20 d後即可生根。出圃移植時應帶土團,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