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坳戰鬥

菜籽坳戰鬥

菜籽坳戰鬥,是紅軍長征途中,紅九軍團在金沙縣木孔鎮菜籽坳,與黔軍猶國才部發生的一場戰鬥。因戰鬥地點名叫菜籽坳而得名。

基本介紹

  • 名稱:菜籽坳戰鬥
  • 發生時間:1935年4月5日
  • 地點:貴州省金沙縣木孔鎮菜籽坳
  • 參戰方:紅九軍團,黔軍猶國才部
  • 結果:紅九軍團獲勝
  • 傷亡情況:殲敵300餘人,俘敵1800餘人,繳獲長短槍1000餘支
  • 主要指揮官:羅炳輝、何長工
戰鬥背景,戰鬥經過,戰鬥影響,後世紀念,

戰鬥背景

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是1933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初期由中央軍委決定組建的。1935年3月22日,中央紅軍完成“四渡赤水”後,準備“南渡烏江”,佯攻貴陽直抵雲南。為了實現這一計畫,軍委於3月27日在遵義縣楓香鎮苟壩召開會議,史稱“苟壩會議”。會議決定除紅九軍團暫時留在烏江北岸地區,偽裝成主力,游擊牽制敵人,掩護主力紅軍“南渡烏江”外,全軍分左右兩路進入金沙境內。左路從木孔鎮底水渡口進入灣子往沙土抵後山過江,右路由木孔鎮小洞門城門塘過河進入關渡經老木孔到嵐頭抵後山過江。
4月初,中央紅軍過江後,軍委電令紅九軍團務於4月3日上午8時前趕到沙土尾隨主力過江。但是,由於當天下雨路滑,道路崎嶇,步行艱難,紅九軍團趕到沙土鎮時,已是4月3日下午2時許,超過中革軍委規定時限6個多小時。在這種情況下,留守後山梯子岩渡口的紅軍幹部團迫於敵情不得以將浮橋拆掉。在浮橋已拆和追敵逐漸逼近的緊急情況下,紅九軍團向軍委請示今後行動。當晚9時,軍委電示紅九軍團“向底水渡口以東隱蔽”。
於是,4月4日下午,紅九軍團又轉戰到老木孔,稍作休息後得到偵察報告,黔軍猶國才部正從鴨溪鎮追來。軍團長羅炳輝、政委何長工立即召開連以上幹部會議,會議決定:根據地形地勢、敵人行軍路線和敵我雙方力量對比分析,選擇適合打伏擊的菜籽坳伏擊追敵。

戰鬥經過

5日上午,敵人以為紅軍主力已過江,便大搖大擺若無其事地進入紅九軍團伏擊圈。當敵人指揮機關進入伏擊圈中央時,指揮員一聲令下,子彈如雨點般射向敵群,手榴彈不時在敵群中炸響。敵人突遭襲擊,被打得暈頭轉向,潰不成軍。這時,十幾名司號員一起吹響衝鋒號,紅軍將士如神兵天降,躍出叢林,殺向敵群。一時間,漫山遍野刀光閃閃,殺聲震天,負隅頑抗的敵人幾次組織反擊均未成功。幾經激戰,擊潰黔軍猶國才部7個團,殲敵300餘人,俘敵1800餘人,繳獲長短槍1000餘支,擊傷敵師長魏金鏞,黃昏時分,戰鬥結束,部隊返回木孔宿營。

戰鬥影響

菜籽坳伏擊戰,是遵義會議後紅九軍團單獨行動以來轉危為安的關鍵一戰,是名副其實的“轉運之戰”,是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後一次掩護意義重大的戰鬥。它不僅狠狠地打擊了尾追之敵,使附近的敵人聞風喪膽,退而不敢應戰,並一時出現了前無堵軍,後無追兵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圓滿完成了掩護主力紅軍“南渡烏江”的光榮使命,受到周恩來的嘉獎,被譽為大長征中的偉大史詩。“菜籽坳戰鬥”圓滿完成了掩護中央主力紅軍“南渡烏江”的光榮使命,並成為我軍以少勝多的重要戰例而載入軍事史冊,歷史意義極其重大。

後世紀念

2006年3月,省委、省政府辦公廳以行文將“菜籽坳戰鬥遺址”列為全省50個待開發的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2008年7月25日,在地縣有關部門的關懷下,木孔鄉黨委、政府在菜籽坳舉行了隆重的紀念碑奠基儀式,菜籽坳戰鬥紀念碑是木孔鄉紅色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開始實施的重要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