菘藍(草藥)

菘藍(草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菘藍(學名: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又名茶藍、板藍根等。莖直立,綠色,頂部多分枝,植株光滑無毛,帶白粉霜。全國各地均有栽培。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利咽止痛的功效。葉還可提取藍色染料;種子榨油,供工業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菘藍
  • 拉丁學名: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 
  • 別稱:茶藍、板藍根 、大青葉
  • 二名法:Isatis indigotic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罌粟目
  • 亞目:白花菜亞目
  • :十字花科
  • :獨行菜族
  • :菘藍屬
  • :菘藍
  • 分布區域:主產新疆、內蒙古、陝西、甘肅、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
藥用,

藥用

性味
菘藍菘藍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來源
乾燥葉及根,根入藥稱“板藍根”,葉入藥稱“大青葉”。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治溫病發熱、發斑、風熱感冒、咽喉腫痛、丹毒、流行性乙型腦炎、肝炎和腮腺炎等症。
附方
1、菘藍治流行性感冒:板藍根一兩,羌活五錢。煎湯,一日二次分服,連服二至三日。(《江蘇驗方草藥選編》)
2、菘藍治痘疹出不快:板藍根一兩,甘草三分(銼,炒)。上同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取雄雞冠血三兩點,同溫酒少許,食後,同調下。(《閻氏小兒方論》)
3、菘藍治大頭天行,初覺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黃芩(酒炒)、黃連(酒炒)五錢,陳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參二錢,連翹、板藍根、馬勃、鼠粘子、薄荷一錢,僵蠶、升麻七分,柴胡、桔梗二錢。為末湯調,時時服之,或蜜拌為丸,噙化。
4、菘藍治肝硬化:板藍根一兩,茵陳四錢,鬱金二錢,苡米三錢。水煎服。(《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
5、菘藍治肝炎:板藍根一兩。水煎服。(《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
6、菘藍預防流行性腮腺炎:板藍根、山茨菇各一兩,連翹八錢,甘草六錢,青黛一錢(沖服)。上藥用水浸泡半小時,放入大砂鍋內,放清水800~1000毫升,煎成500毫升,分為10份,裝入小瓶。4歲以上兒童每天服一次,每次15毫升;1~3歲每次服10毫升,每天一次,溫服。(《全展選編·愛國衛生》)
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用
菘藍的清熱解毒功效主要體現在治療急性感染性疾病,菘藍具有廣譜抗菌作用。菘藍及其活性提取物對B肝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單純皰疹病毒、腎病綜合徵,出血熱病、毒巨細胞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
2、抗內毒素作用
在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發病和發展過程中內毒素具有普遍的影響,顯著降低內毒素性DIC家兔血清LPO水平,提 高其SOD的活力,從而拮抗內毒素的生物效應。
3、解熱作用
發熱是溫熱病的主要症狀。據研究,菘藍能降低傷寒、副傷寒等所致的體溫升高,有良好的解熱作用。
大青葉2大青葉2
4、抗炎作用
非特異性抗炎試驗表明,菘藍顯著拮抗細菌、病毒引起的炎症反應。
5、抑制血小板聚集
研究表明,菘藍對二磷腺苷誘導的家兔血小聚集有顯著抑制作用,有效成分為尿苷、次黃嘌呤、尿嘧啶、水楊酸等。
6、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菘藍多糖對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
化學成分
2,,4(1H,3H)喹唑二酮,5-羥基-2-吲哚酮,靛藍,靛玉和扶桑甾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