菑、新、畬,周代稱初墾之田為菑,次年、第三年者為新、畬。從西周早期到周末這類名稱一直存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菑、新、畬
- 出處:《爾雅·釋地》
菑、新、畬,周代稱初墾之田為菑,次年、第三年者為新、畬。從西周早期到周末這類名稱一直存在。
菑、新、畬,周代稱初墾之田為菑,次年、第三年者為新、畬。從西周早期到周末這類名稱一直存在。《爾雅·釋地》說:“田一歲曰菑,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畬。”毛詩、魯詩及馬融的說法與此相同。《說文解字》對畬之解釋是“三歲治田也”,而...
菑新畲,漢語詞語,意思是周代的三種土地耕作方法。初墾之田為菑。《爾雅•釋地》說:“田一歲曰菑。”菑的本義指剷除草木,《淮南子•本經》說:“菑榛穢,聚埒畝,芟野菼(莽),長秀苗。”便是對初墾田地耕種情況的概括...
菑畬,漢語詞語,讀音zī shē,意思是初耕和耕了三年的田。解釋 1.初耕和耕了三年的田。2.謂耕田。因其為民生之本,比喻根本。出處 《爾雅·釋地》:“田一歲曰菑,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畬。”邢昺疏引孫炎曰:“菑,始菑(災)殺其...
畬,還可讀shē(音似“賒”),為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的意思。這樣的田地叫畬田。畬田就是新田。《爾雅·釋地》:“一歲曰菑,二歲曰新田。”《詩經·小雅·采芑》:“薄言采芑,於彼新田。”歷史學家許倬雲在《西周史》中指出:...
《東菑詩》是詩人王鏊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君豈東菑人,而事東菑役。帶經和雨鋤,抱硯臨溪滌。非菑安有畬,不耕固無穫。他年看秋成,千鐘豈謀食。作者簡介 王鏊(1450—-1524),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其為...
新畬 新畬,讀音xīn yú,漢語詞語,指開墾了兩年和三年的熟田。出自《詩·周頌·臣工》。開墾了兩年和三年的熟田。《詩·周頌·臣工》:“嗟嗟保介,維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 毛 傳:“田二歲曰新,三歲曰畬。”
畲菑 畲菑,漢語辭彙,指耕耘。金 張本 《寄弟》詩:“田居有素懷,行當事畲菑。”
⑽新疇(chóu):新開墾的田地。疇,已耕作的田地。畬(yú):第三年治理新墾的田地。《爾雅·釋地》:“田,一歲曰菑,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畬。”⑾谷風:即“榖風”,指東風。《爾雅·釋天》:“東風謂之榖風。”淒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