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立枯病

菊花立枯病是菊花扦插條育苗期的重要病害,常常造成幼苗死亡,影響扦插苗的成活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菊花立枯病
  • 外文名: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
  • 危害作物:秋海棠 杜鵑等多種觀賞植物等
  • 危害期:為害育苗期的幼苗和插條
基本信息,為害症狀,形態特徵,發病特點,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菊花立枯病
中文別名:菊花莖腐病
拉丁學名: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
為害作物:秋海棠 杜鵑等多種觀賞植物及蔬菜等。

為害症狀

為害育苗期的幼苗和插條。初莖部或根頸處變褐縊縮,後腐爛。莖組織木質化後一般不倒伏。嚴重的韌皮部受到破壞,根部呈黑褐色爛腐,致葉片黃化,植株枯死。近地面潮濕葉片染病時,病部呈水漬狀,產生黃褐色至黑褐色大斑,迅速擴展到全葉或葉柄處,有時病部可見褐色菌絲或附著的小菌核。

形態特徵

瓜亡革菌,屬擔子菌門真菌。為害菊花的屬莖腐病型,屬半知菌類真菌。菌絲細胞含多個細胞核,有桶狀隔膜,有些菌絲分化成念珠狀細胞,菌絲體糾結形成質地疏鬆的菌核,子實層為一薄片或環狀物,有時出現在近土面的莖或葉上及土粒上,由傘狀或總狀的無隔擔子組成,擔子圓筒形,大小10--25X6--19(微米),上面著生2--7個,一般具小梗4個,小梗直立粗狀,長 5.5-36.5微米。擔孢子橢圓形,單胞無色,一側扁平,頂端細尖,表面光滑,大小6-14X4- 8(微米)。此外Phoma chrysanthemicola也可引起類似症狀。

發病特點

以菌絲體隨病殘體或以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絲能直接侵入為害,通過水流、帶菌肥料、帶菌土、農具傳播。病菌發育適溫24℃,最高40-42℃,最低13--15℃,適宜pH 3--9.5。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溫度過高易誘發本病。菊花嫩枝扦插莖組織未木栓化時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加強苗床管理,注意提高地溫,科學放風,防止苗床或育苗盤高溫高濕條件出現。
(2)育苗的用種子重量0.2%的40%拌種雙拌種。
(3)藥土處理。可用40%拌種雙粉劑,也可用40%拌種靈與福美雙1:1混合,每平方米施藥8g處理苗床或土壤。
(4)發現病株,立即連根挖除,集中深埋或燒毀,以避免菌核形成後落人土中。
(5)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也可施用保得生物有機肥,增施過磷酸鈣有減輕發病的作用。
(6)發病初期噴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或10%立枯靈水懸劑300倍液、50%立枯淨可濕性粉劑 900倍液、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及95%綠亨1號精品3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 1次或2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