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根狀莖
草本,具莖葉,稀近葶狀。莖單生,直立,高40-80厘米,不分枝或有花序枝,被疏蛛絲狀毛,或變無毛。基生葉在花期生存或凋落。基生葉和最下部莖葉具柄,全形卵狀橢圓形,卵狀
披針形至倒披針形,長8-10(-20)厘米,寬3-7厘米,頂端鈍,基部微心形至楔狀狹,具齒,不分裂或大頭羽狀分裂,側裂片1-4對,向葉基部小,紙質,上面無毛,下面有疏蛛絲狀毛,或多少變無毛,羽狀脈,
側脈8-9對;葉柄長達10厘米,基部擴大;中部莖葉全形長圓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長5-22厘米,寬2-7厘米,大頭羽狀淺裂或羽狀淺裂,裂片多變異,頂生裂片大至小,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具齒或細裂,側裂片5-8對,長圓形至狹長圓狀披針形,全緣或通常有不規則鋸齒狀齒或細裂,開展或稍上升,基部具耳;耳具齒或細裂,半抱莖;上部葉漸小,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線形,具粗羽狀齒。
頭狀花序有舌狀花,多數,排列成頂生傘房花序或復
傘房花序;花序梗長5-25毫米,或多或少被蛛絲狀絨毛或黃褐色短柔毛,或變無毛,有線形苞片和2-3線狀鑽形小苞片。總苞鐘狀,長3-4毫米,寬3-4毫米,具外層
苞片;苞片8-10,線狀鑽形,長2-3毫米;總苞片10-13,長圓狀披針形,漸尖,上端黑褐色,有柔毛,草質,邊緣寬乾膜質,向基部有黃褐色短柔毛。舌狀花10-13,管部長2.5毫米;舌片黃色,長圓形,長約6.5毫米,寬2毫米,鈍,上端具3細齒,有4脈;管狀花多數,花冠黃色,長5-5.5毫米,管部長2.5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卵狀三角形,長0.8毫米,尖;花葯長2毫米,基部具鈍耳;附片卵狀披針形;
花葯頸部稍伸長,向基部稍膨大。花柱分枝長1毫米,頂端截形,有乳頭狀毛。
瘦果圓柱形,全部或管狀花的瘦果有疏柔毛,有時舌狀花的或全部小花的瘦果無毛。
冠毛長約4毫米,污白色,禾桿色或稀淡紅色,冠毛在全部瘦果存在,或有時
舌狀花的瘦果無冠毛;或脫落。花期4-1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100-3750米的林下、林緣、開曠草坡、田邊和路邊。
分布範圍
國內產地:
西藏(珠穆朗瑪峰北坡、聶拉木)、
重慶(綦江)、貴州(
平壩、羅福、
安順、清鎮、
遵義、威寧、納擁)、
湖北(宜昌)、湖南(洞庭湖附近)、雲南(
騰衝、瀾滄江一怒江分水嶺、維西、
麗江、瀾滄、
中甸、大理、順寧、思茅、
昆明、巧家、東川、
蒙自、屏邊)。
標本產地:印度庫盟。
主要價值
全草或根(土三七):淡、苦,涼。
活血,
消腫,祛風,除濕。用於肋下疼痛,
跌打損傷,血瘀腫痛,癰瘡腫瘍,乳癰。
相關提示
本種自
巴基斯坦西北部、
印度西北和東北部至中國西南部及中部有廣泛的分布。體態、葉形、瘦果的毛被、冠毛的顏色等方面多變異。舌狀花瘦果具少數淡紅色冠毛或無冠毛,與
萊菔葉千里光往往難以區別。此兩種居群間的關係有待野外觀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