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烏鯊生活於大陸棚斜坡上層近底水深250-860公尺處。卵胎生。攝食槍烏賊和小型硬骨魚類。最長約47公分,雄成魚長29-42公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莫氏烏鯊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分布區域:印度-西太平洋區
瀕危狀態,形態特徵,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由吻端到第一背鰭之距離短於第一背鰭硬棘到尾鰭上葉起點之距離,且大於兩背鰭硬棘間距;第一背鰭基底末端到第二背鰭起點之距離不及第二背鰭基底末端到尾鰭上葉起點距離之兩倍;上顎齒之小齒頭雌鯊一或二對,雄鯊二至四對,小齒頭數目隨著成長而增加;軀幹部盾鱗細長而尖銳;軀幹部、兩背鰭間、頭背側兩眼間及第二背鰭與尾期間之軀幹側面的盾鱗均呈線狀排列。體背棕灰而腹面暗棕色,具不明顯的藍黑色翼斑,尾鰭上有三處具暗色斑;翼斑向後延伸部分較向前延伸部分為長。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非洲東岸、日本、台灣、澳洲及紐西蘭海域等。台灣分布於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為底拖網捕獲,魚體小型多做下雜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