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爾海戰

莫比爾海戰

莫比爾海戰1864年8月5日,美國南北戰爭中的莫比爾港海戰爆發。當日,北軍投入了14艘木製戰艦和四艘新型的“莫尼特”型鐵甲艦,而南軍投入了維吉尼亞”。

基本介紹

  • 名稱:莫比爾港海戰
  • 地點:美國
  • 時間:1864年8月5日
  • 傷亡情況:死亡157人、傷者196
簡介,戰前,詳細戰況,尾聲,

簡介

莫比爾海戰
1864年8月5日,美國南北戰爭中的莫比爾港海戰爆發。當日,北軍投入了14艘木製戰艦和四艘新型的“莫尼特”型鐵甲艦,而南軍投入了維吉尼亞”級改進型鐵甲艦“田納西”號和三艘輕型炮艦。北軍“蒂卡姆西”號鐵甲艦不幸觸雷沉沒,但北軍艦隊經過猛烈圍攻俘獲了“田納西”號。海戰的失利,導致南軍在墨西哥灣沿岸控制的最後一個港市莫比爾港陷落。美國南北戰爭,是鐵甲艦時代發生的第一次大型戰爭。這場戰爭中,不少海戰戰例是頗有趣味的。如果說,漢普頓錨地之戰是醉漢笨手笨腳的對打,瑟堡海戰是騎士優雅華麗的決鬥,那么,1864年夏天發生在莫比爾的那場戰鬥,就像是黑幫打手在背街小巷裡的群毆……

戰前

莫比爾海戰
1864年,南北戰爭進入了第四個年頭。在聯邦軍不斷的攻勢下,此時仍然控制在南方同盟手中的海港已經屈指可數,阿拉巴馬州的莫比爾就是其中一個,它也是南方在墨西哥灣沿岸唯一剩下的港口。無論是從這裡偷渡出海的棉花運輸船,還是躲在要塞背後的南軍艦隻,都讓這座港市被北方人視為眼中釘。除此之外,正統率聯邦陸軍攻打亞特蘭大的謝爾曼將軍也認為,在這裡插一刀能夠分散南軍兵力,支援他的作戰。於是,北方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劃一次港口攻堅戰。
負責指揮這次作戰的戴維·法拉格特(David Farragut)海軍少將對手頭的任務大感頭痛,這實在是一樁棘手的差使。令少將相當氣惱的是,早在前一年春天他帶領艦隊攻克紐奧良之時,已經提出了趁機東進,順勢拿下莫比爾的方案。但華盛頓的官僚們卻認為,與之相比,控制密西西比河更加重要。於是,他勉強率部進入密西西比河上游,在沙洲、暗礁、水雷和要塞之間進行艱苦的作戰。而經過了這一年的耽擱,原本防禦體系尚未完善的莫比爾已是今非昔比,讓法拉格特不那么啃得動了。
莫比爾本身的地形已經相當易守難攻。它座落在面積約400平方英里的莫比爾灣西北深處,海灣在入口處有王太子島(Dauphin Island)和莫比爾岬(Mobile Point)左擁右護,是個細頸瓶子的形狀,“瓶口”寬度不到一英里,而且其中還有一半海面布滿暗灘,無法航行。

莫比爾海戰
這樣險惡的地形上,更設定了重重防禦設施。狹窄的航道被南方人封堵了一多半,一組長長的水障橫亘在航道中央,其東端還設定了一片三角形的雷區,只留下一條窄到不能再窄的通路給偷渡封鎖線的快船使用。而這條寬僅150碼的通路又緊挨著莫比爾岬西端的五邊形棱堡摩根要塞(備炮45門),距離僅有手槍射程那么遠,進出的艦船將完全處於岸炮的火力覆蓋範圍之內。
此外,海灣里還巡弋著一支小小的南軍艦隊,它的指揮官是老練的富蘭克林·布坎南(Franklin Buchanan)海軍少將。和對手法拉格特一樣,他也是自己陣營內第一位獲得少將軍銜的海軍將領,但他麾下的陣容著實有些單薄,與這個軍銜不甚相稱——一共僅有4艘艦船,總噸位不足4000噸,包括鐵甲艦“田納西”(CSS Tennessee),炮艦“甘尼斯”(CSS Gaines)、“摩根”(CSS Morgan)和“塞爾瑪”(CSS Selma)。
“田納西”算是守軍手裡的一張王牌。這艘鐵甲艦的設計藍本,是那艘大名鼎鼎的“維吉尼亞”,兩艦結構基本一致。該艦長209英尺,寬48英尺,吃水14英尺,排水量1273噸,動力系統為4台鍋爐驅動的2座非冷凝式蒸汽機,航速約為6~7節。比較糟糕的是,這些機器是從舊船上拆下來的,性能實在不佳,鍋爐的熱水常常流得滿甲板都是,這令“田納西”本就不濟的機動力更是打了折扣。另外,操舵鏈暴露在外面,容易在戰鬥中被打壞。 和“維吉尼亞”一樣,“田納西”也是個“駝背”,其艦體中部隆起一座長78英尺8英寸,高8英尺的四稜台狀鐵甲堡,傾斜角為33度。該堡內殼為23英寸厚的黃松木與白櫟木,外表重疊著兩層2英寸和一層1英寸厚的鐵板,用螺栓固定,而甲板裝甲相對較薄,只有2英寸厚。
鐵甲堡內,備有2門7英寸線膛炮和4門6.4英寸線膛炮,可通過前後兩個和左右八個炮眼進行射擊。炮眼外裝有厚重的鐵蓋,火炮裝填時蓋上,以防敵艦炮火。艦上的武備除了這些火炮之外,艏部水線下的沖角自然也是不可缺少的。

莫比爾海戰
這艘鐵甲艦於1862年9月在阿拉巴馬河上的塞爾瑪開工,1864年2月16日竣工,配備艦員之後即順流而下,開抵莫比爾。由於河流水位很淺,它在下駛時不得不卸除了艦炮和壓艙物,並且在艦身上捆了不少木質浮筒,這些措施使它的吃水線上升了2英寸,保證了航程中的安全。擔任該艦艦長的,是原任明輪鐵甲艦“波羅的海”艦長的詹姆斯·約翰斯頓(James D. Johnston)上尉,他此後很快便升任中校。
與之相比,艦隊中的三艘炮艦遠為遜色。“甘尼斯”與“摩根”同型,均為863噸的蒸汽明輪內河炮艦,航速10節,1862年建成。兩艦的防護與武備情況有所不同,“甘尼斯”的木質艦體上部分覆蓋了2英寸厚的鐵板,屬於當時俚稱的“錫甲艦”或曰“馬口鐵甲艦”(Tinclad),裝備1門8英寸線膛炮、5門32磅炮;“摩根”則使用棉花包保護鍋爐,屬於“棉甲艦”(Cottonclad),裝炮10門。
最小的“塞爾瑪”比較特殊一些。該艦排水量590噸,航速9節。它本來是作為沿海郵船建造的,原名“佛羅里達”,1856年建成,1861年進行了改裝,其上層建築被剷平,艦體用弓背構架進行了加強,成為一艘外形低矮的內河炮艦。其武備較強,相對於其噸位而言真是小船扛大炮——2門9英寸滑膛炮、1門8英寸滑膛炮和1門6.4英寸線膛炮,幾乎與“田納西”不相伯仲。它的甲板上覆有3/8英寸厚的薄鐵板,也算是艘“錫甲艦”。在當時撞擊戰術盛行的背景下,小小的“塞爾瑪”居然也裝有沖角。
這三個小傢伙雖然名義上都算作“裝甲艦”,但其防護力實際上就像罐頭盒子一樣脆弱,用作拱衛港口的浮動炮台還算合適,但要直接在海戰中搏殺就比較吃力了。在海上阻擊敵艦的重擔,主要還得靠“田納西”挑起來。
法拉格特對重重設防的莫比爾相當忌憚。因此,他暫時按兵不動,並且一再要求增派艦船。到了8月份,他終於集結到了足夠的兵力,包括4艘低舷鐵甲艦和14艘木質艦船。

莫比爾海戰
鐵甲艦包括“特庫姆塞”(USS Tecumseh)、“曼哈頓”(USS Manhattan)、“溫尼貝戈”(USS Winnebago)和“契卡索”(USS Chickasaw)。其中前兩艘屬於“皈依者”(Canonicus)級,為“莫尼特”的改進版,基本結構與那位在漢普頓錨地一戰成名的前輩一致,也是平甲板單炮塔的簡單造型。兩艦排水量2100噸,航速7節,裝備2門15英寸達爾格倫滑膛炮。其餘兩艘屬於“密爾沃基”級,是雙炮塔型,排水量1300噸,航速8節,裝備4門11英寸達爾格倫滑膛炮。
木質艦船以法拉格特的旗艦,2900噸的巡航艦“哈特福德”(USS Hartford)為首,另外還有巡航艦“里奇蒙”(USS Richmond,2604噸)、“布魯克林”(USS Brooklyn,2532噸)、“孟農加希拉”(USS Monongahela,2078噸)、“奧奈達”(USS Oneida,1488噸)、“拉克萬納”(Lackawanna,1240噸)、“奧西皮”(USS Ossipee,1240噸)、“塞米諾爾”(USS Seminole,801噸),螺旋槳炮艦“加利納”(USS Galena,950噸)、“伊塔斯卡”(USS Itasca,507噸)、“肯納貝克”(USS Kennebec,507噸),明輪炮艦“梅塔科米特”(USS Metacomet,1173噸)、“皇家港”(USS Port Royal,1163噸)、“奧克特拉拉”(USS Octorara,981噸)。
全艦隊18艘艦船共有159門火炮,對布坎南的小艦隊構成了絕對的火力優勢。另外,陸軍少將戈登·格蘭傑(Gordon Granger)率部在陸上與法拉格特協同作戰。格蘭傑將軍麾下擁有3個步兵旅、2個工兵旅以及配屬炮兵,這支部隊將首先在王太子島登入。
儘管己方的兵力相當雄厚,法拉格特還是不能對莫比爾掉以輕心,他精心設計了這樣的作戰方案:艦隊將乘清晨漲潮時發動進攻。入港時,木質艦船兩兩配對(基本是一艘巡航艦配一艘炮艦),用繩索拴在一起,成雙縱隊魚貫通過航道,以便一艘軍艦受創後能得到友艦的拖引。這種戰術,聯邦軍此前曾在哈特孫港運用過。鐵甲艦則以單縱隊行駛在木艦的右側,負責用重炮對付摩根要塞。
法拉格特本想拿“哈特福德”作為先導艦,旗艦打頭陣,這是司令官自然的安排。但部下們說服他改用“布魯克林”,因為它的艦艏火力更猛,而且裝有排雷裝置。於是,少將的座艦就退居第二線了。

詳細戰況

莫比爾海戰
8月5日清晨5時30分,法拉格特下達了進攻的命令。14艘木質艦船像檢閱似的排開整齊的兩列縱隊,小心翼翼地開進了那條羊腸小道。“布魯克林”和僚艦“奧克特拉拉”開路,隨後依次是“哈特福德”和“梅塔科米特”,“里奇蒙”和“皇家港”,“拉克萬納”和“塞米諾爾”,“孟農加希拉”和“肯納貝克”,“奧西皮”和“伊塔斯卡”,“奧奈達”和“加利納”,每列之中,較大的軍艦都責無旁貸地行駛在危險的右側。而在更右側,“特庫姆塞”、“曼哈頓”、“溫尼貝戈”和“契卡索”也按序列成了一路縱隊。另外,陸軍已於3日在王太子島登入,此時開始炮轟島東端的甘尼斯要塞。
來襲的聯邦艦隊很快被摩根要塞守軍發現。南軍官兵們提前吃過了早飯,各自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田納西”和3艘炮艦也行動了起來。7時左右,要塞開始與鐵甲艦縱隊先導艦“特庫姆塞”交火。對守軍不利的是,這時盛行西風,硝煙和煤煙都被吹向了要塞,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炮手的瞄準。
不過,守軍很快就歡呼了起來。“特庫姆塞”對要塞進行了兩次轟擊之後,便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出現在前方的“田納西”身上。艦長克雷文(Tunis Craven)上校急於事功,率艦徑直迎向了這個令人興奮的對手。“莫尼特”型對“維吉尼亞”型,似乎漢普頓錨地之戰的場景又要在莫比爾再現了。但在7時40分,當兩艦接近到不足200碼時,一陣強烈的爆炸震撼了“特庫姆塞”,氣浪甚至吹散了它上方的煤煙——一枚南軍的水雷大鳴大放地顯示了它的存在。
艦底被炸開的“特庫姆塞”艉部上翹,在3分鐘內迅速沉沒。危難關頭,克雷文仍然不失紳士風度,剛剛攀上通往艙口的梯子又退了下來,對身後的領港員說道:“我跟著你。”於是,領港員幸運地逃出生天,而艦長卻未能及時脫離,與艦同沉。此外,還有92名艦員遇難,僅有21人生還,其中大多被“梅塔科米特”派出的小艇救起,還有4個人自己游上了岸。
“特庫姆塞”的沉沒倒沒有打亂聯邦艦隊的陣腳,後面的3艘鐵甲艦仍在按部就班地前進。但幾乎在同時,“布魯克林”也發現了雷場,該艦立即停車並倒車,帶著僚艦一同堵在了航道上,“哈特福德”差一點和它撞上。這樣一來,後面的一連串艦隻全都擠在了一起,滯留在摩根要塞的炮口底下,這簡直是南軍炮手們絕好的死靶子。
法拉格特當時把自己綁在半空中的索具上,這樣既能看清戰局,也方便和僚艦“梅塔科米特”的艦長聯絡(該艦艦長站在龐大的明輪罩上)。聽到“布魯克林”上有人大喊“魚雷”(Torpedoes,此詞當時指水雷),64歲的老將軍當即暴喝道:“去他的魚雷!敲四下鐘。德雷頓艦長,向前!裘立德(‘梅塔科米特’艦長),全速前進!”(Damn the torpedoes!Four bells. Captain Drayton , go ahead!Jouett , full speed!)

莫比爾海戰
這一命令拯救了整個艦隊,而“去他的魚雷”這句很有張力的話也成為了法拉格特一生中最被熟知的名言,並為日後的流行文化提供了很多素材。譬如,著名搖滾樂隊MDFMK有一首名為《去他的魚雷》的歌曲,MDFMKMDFMK而在科幻喜劇電影《銀河訪客》(Galaxy Quest)中,太空船長則喊出了“去他的波動炮!全速前進”的台詞。
在法拉格特的命令下,“哈特福德”攜僚艦左轉,穿越雷區之後再回到航道上,將“布魯克林”拋在身後。有幾枚水雷在旗艦艦體上擦過,艦員們甚至聽到了不祥的摩擦聲。不過,少將可謂吉星高照,這些水雷如他所期望的那樣,因為在海水中浸泡時間過長而失效了,這孤注一擲的賭博總算押對了寶。
而“布魯克林”此時也醒悟了過來,與僚艦一起跟上了“哈特福德”。後面的佇列亦隨之前進,作戰又走上了正軌。摩根要塞雖然竭力轟擊,但聯邦軍的木質軍艦普遍在艦身上披掛了鐵鏈,這種簡易的“鎖子甲”有效減輕了炮彈造成的損傷。殿後的巡航艦“奧奈達”受創較重,但它在僚艦的幫助下,亦平安穿越了航道。
一駛入寬闊的莫比爾灣,聯邦艦隊可謂龍出困井,終於能夠放手一戰了。各艦紛紛解開繩索,自由行動。儘管“田納西”帶領三個小夥計拚命守在航道盡頭,但它們稀薄的炮火根本無力阻擋如同開閘洪水一樣湧入的艦隊。
聯邦艦隊暫時避開行動遲緩的“田納西”,首先撿軟柿子捏,3艘炮艦很快就招架不住了。“甘尼斯”被打得遍體鱗傷,搶在沉沒之前在摩根要塞旁擱淺。當天晚上,艦員們自行焚毀了軍艦,以免資敵。“塞爾瑪”向東北方向逃去,但法拉格特沒有忽略這艘小艦,命令手下機器航速最高的“梅塔科米特”(12.5節)前去追擊。兩艘明輪軍艦上演了一個小時的追擊戰,最終,被對手炮火重創,艦上七死八傷(包括艦長在內)的“塞爾瑪”被迫投降。而“摩根”最為幸運,它雖然也吃了不少炮彈,但成功地逃進了淺水區,被與自己同名的要塞庇護起來。當天下午,它冒險突圍,擺脫了聯邦艦隊的追擊,衝出灣口。此後,該艦一直在莫比爾外圍地區活動,直至戰爭結束才向聯邦軍投降。
至於“田納西”,它曾試圖對“哈特福德”發起撞擊,但被敏捷的對手輕易避過。布坎南原本打算死死咬住該艦,但不得不回過頭來援助己方的炮艦。然後,它也暫時躲在了要塞的火力範圍內。
法拉格特並無意立即強攻堅固的摩根要塞。他率領艦隊開到莫比爾灣入口以北約4海里處,在這片安全的海域下錨,並傳令開始進早餐。在旗艦上,德雷頓艦長對長官說道:“至此,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很出色,但只要‘田納西’號仍在摩根要塞炮火的掩護之下,這一切就毫無意義。”不過,艦長的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很快就傳來報告,“田納西”又衝過來了!
布坎南認為,聯邦艦隊這樣趴在自己家門口是無法容忍的,若不給其一記致命重擊,莫比爾的防禦體系必將崩潰。於是,他於8時50分命令駛出要塞保護範圍,對敵艦隊發動襲擊。其實,他自己心裡應該也明白,這樣的行動注定將會自取滅亡。布坎南之所以會做出單艦沖陣的決定,恐怕還是南方人驕傲的騎士精神使然。看著敵艦在眼前逍遙自在而自己卻無所作為,這是古典派的海軍將領所難以忍受的。
聽到這個訊息,法拉格特簡直無法相信。他所擔心的是“田納西”衝出海灣,攻擊錨泊在莫比爾岬南面的聯邦軍炮艦和運輸船;或者憑藉低矮的外形,趁夜對艦隊進行奇襲。這樣在大白天獨自向17艘軍艦發起正面進攻,與自殺無異。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少將眉飛色舞地嚷道:“我真不知道布坎南這老傢伙竟是這樣一個大笨蛋!”
9時20分,一場眾寡懸殊的戰鬥開始了。由於“田納西”過於笨拙,機動性差,聯邦諸艦不約而同地採取了最簡單原始也最易見效的戰術——撞擊。第一個上陣的是“孟農加希拉”,然而它不僅沒有一舉撞沉對手,反而在舷側鐵甲上碰壞了自己的艦艏。隨即,“拉克萬納”也發起了撞擊,但對“田納西”的損害還不如給自己造成的撞傷。然後,雙方旗艦又交上了手。“哈特福德”一頭撞向“田納西”,但雙方航線夾角過小,兩艦左舷碰著左舷,擦肩而過。這樣的混戰之中,誤傷是難免的。打紅了眼的“拉克萬納”企圖再次進行撞擊,不料被對手避開,反倒撞上了旁邊正在轉向的“哈特福德”,幸好總算沒有把自家旗艦葬送掉。
眼見木質艦船如此不中用,聯邦的鐵甲艦殺上前來。“契卡索”和“曼哈頓”兩艦靠近“田納西”,用它們的達爾格倫巨炮進行抵近射擊,這給予了該艦相當沉重的打擊。艦上的一位軍官記載了“曼哈頓”發射的15英寸實心彈的威力:“‘孟農加希拉’剛離開我們,一個可怕的怪物又駛近我們左舷,它的緩緩轉動的炮塔露出裝有大炮的炮眼。我立即高聲招呼艦員們離開左舷位置。剎那間,雷鳴般的爆炸聲震得我們站立不穩,一股濃烈的硫磺煙霧鑽了進來。啊!440磅的鐵彈,用60磅的火藥作為推力,竟然穿透了我們的船舷。而我們的船舷有多厚呢?2英寸厚的木板,再包上5英寸厚的鐵板啊!這就是15英寸炮正面抵近射擊時顯示的威力……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那發炮彈的打擊之下,我還活著。”
混戰持續了大半個小時,“田納西”在劈頭蓋臉的炮火下傷痕累累:它的操舵鏈被打斷,船舵失靈;好幾個炮眼被損壞的鐵蓋堵住,6門炮中的4門無法射擊;另外,煙囪也被炸飛。艦上2人陣亡,9人負傷,“大笨蛋”布坎南本人的腿亦被炸傷。這時,3艘巡航艦準備又一次發動撞擊。約翰斯頓艦長向司令官問道,他該怎么辦。布坎南答道:“竭盡全力,約翰斯頓。採取了一切措施後,就投降。”
“田納西”確實已經竭盡全力了,約翰斯頓在鐵甲堡頂上升起了一面白旗。10時,聯邦艦隊停火。這場如同小巷鬥毆一樣的海戰,就此告終。隨後,“奧西皮”上的吉羅德(Pierre Giraud)上尉得到了一個光彩的差事——接收“田納西”,布坎南將自己的佩劍交給了這位軍官。而“契卡索”拖走了動彈不得的戰利品,將它帶到旗艦面前。這條拚命守衛莫比爾門戶的鬥犬,終於被制服了。
是役,聯邦艦隊陣亡145人,傷170人,傷亡主要來自“特庫姆塞”、“哈特福德”、“布魯克林”三艦;陸軍方面,僅有3人負傷。南軍艦隊陣亡12人,傷20人;摩根要塞陣亡1人,傷3人。

尾聲

失去了艦隊的衛護之後,莫比爾灣周圍諸海防要塞氣數已盡。次日晚上,王太子島北端的鮑威爾要塞被守軍自行炸毀。8日,甘尼斯要塞投降。23日,摩根要塞守軍亦舉起了白旗。至此,莫比爾的外圍防禦徹底瓦解,聯邦軍完全掐斷了這裡的棉花偷運航線。由於謝爾曼已於9月2日拿下亞特蘭大,聯邦軍也沒有必要繼續攻打莫比爾了。因此,這座城市一直苟延殘喘到了戰爭結束,但在此前的大半年裡,它已喪失了軍事價值。
最後,應該交代一下莫比爾海戰中幾位主角的結局。法拉格特於當年12月因功晉升中將,兩年後又晉上將。1870年,他在朴茨茅斯去世,終年69歲。而“哈特福德”比長官還要長命。這艘1858年下水的軍艦於1887年退役,之後經過整修作為訓練艦使用,1912年又轉為倉庫船,1926年廢棄,1945年被劃為歷史遺物,但於1956年因狀況惡化在泊位上沉沒,後打撈拆解,幾乎壽至百歲。布坎南被俘後於1865年2月獲釋,戰後成為一名商人,1874年去世,終年73歲。這位極富戰鬥精神的將領得到了後人的敬重,美國海軍中前後曾有三艘驅逐艦以他的名字命名(DD131、DD484和DDG14)。至於“田納西”,其生涯就短促得多了。它在紐奧良進行修理之後,加入了聯邦軍密西西比河分艦隊,旋即於1865年8月退役,1867年被出售拆解。它的一門艦炮至今保存在華盛頓海軍造船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