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莫斯科的黃金時代
- 作者:[美]克里斯汀•羅思-艾
- 譯者:藍胤淇、陳霞
- ISBN:978-7-100-11379-3
- 類別:政治/文化
- 頁數:476頁
- 定價:¥78.00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叢書:國際文化版圖研究文庫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第一次從全新的文化視角剖析了擁有強大文化實力的蘇聯在與美國的文化冷戰中最終落敗的深刻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蘇聯媒體文化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格局,然而卻成敗參半。1959 年,赫魯雪夫訪問好萊塢,可是卻在那裡遭受一些女演員的惡意中傷。他表現出了十分強硬的態度:蘇聯文化定會將以好萊塢為代表的大眾文化扔到歷史的垃圾箱。
本書作者描寫了二戰以後到20 世紀70 年代之後,蘇聯的廣播電視業和電影工業的基本狀況,向讀者闡釋了赫魯雪夫構想蘇聯媒體文化的勃勃雄心最終未能實現的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蘇聯全力發展現代媒體業,致力於為全國觀眾(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觀眾群)建設文化基礎設施。蘇聯人民熱衷於聽廣播、看電視、看電影。但是他們所收聽、收看的並非西方媒體上作為重要新聞所播報的五彩紛呈的文化,而是典型的、正統的蘇聯式節目,這都是由於赫魯雪夫對好萊塢的強硬態度所決定的。
這正是蘇聯文化真正的黃金時期,它向世人宣揚:社會主義文化是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應該享有的。但是,這種蘇聯式的成功也帶來了複雜的、始料未及的後果。
作者強調了蘇聯的獨立自主的媒體文化、越來越複雜的消費者文化、國外媒體種種深謀遠慮的誘惑性影響以及媒體的野心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向人們展示了戰後蘇聯傳媒帝國由內部發生的轉變。
由此,作者還得出結論:蘇聯的新媒體文化越來越接近西方的大眾媒體文化(比如好萊塢文化),也就是它所定義的敵方文化。20 世紀70 年代,蘇聯傳媒帝國超越了赫魯雪夫的雄心,開始不斷將蘇聯特有的正統文化予以瓦解,並漸漸走出了文化冷戰。
本書作者描寫了二戰以後到20 世紀70 年代之後,蘇聯的廣播電視業和電影工業的基本狀況,向讀者闡釋了赫魯雪夫構想蘇聯媒體文化的勃勃雄心最終未能實現的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蘇聯全力發展現代媒體業,致力於為全國觀眾(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觀眾群)建設文化基礎設施。蘇聯人民熱衷於聽廣播、看電視、看電影。但是他們所收聽、收看的並非西方媒體上作為重要新聞所播報的五彩紛呈的文化,而是典型的、正統的蘇聯式節目,這都是由於赫魯雪夫對好萊塢的強硬態度所決定的。
這正是蘇聯文化真正的黃金時期,它向世人宣揚:社會主義文化是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應該享有的。但是,這種蘇聯式的成功也帶來了複雜的、始料未及的後果。
作者強調了蘇聯的獨立自主的媒體文化、越來越複雜的消費者文化、國外媒體種種深謀遠慮的誘惑性影響以及媒體的野心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向人們展示了戰後蘇聯傳媒帝國由內部發生的轉變。
由此,作者還得出結論:蘇聯的新媒體文化越來越接近西方的大眾媒體文化(比如好萊塢文化),也就是它所定義的敵方文化。20 世紀70 年代,蘇聯傳媒帝國超越了赫魯雪夫的雄心,開始不斷將蘇聯特有的正統文化予以瓦解,並漸漸走出了文化冷戰。
作者簡介
克里斯汀·羅思-艾,倫敦大學學院下屬斯拉夫和東歐研究學院現代俄羅斯歷史講師。
目錄
前言 媒體時代的蘇聯文化
第一章 蘇聯的電影產業:定義史達林時代之後的電影成功
第二章 新蘇聯電影文化
第三章 聽到繆斯之聲後的回應:蘇聯環境下的外國無線電廣播
第四章 在蘇聯為電視找個家
第五章 蘇聯文化中的電視與權威
後記
縮寫列表
注釋
部分參考文獻
鳴謝
索引
第一章 蘇聯的電影產業:定義史達林時代之後的電影成功
第二章 新蘇聯電影文化
第三章 聽到繆斯之聲後的回應:蘇聯環境下的外國無線電廣播
第四章 在蘇聯為電視找個家
第五章 蘇聯文化中的電視與權威
後記
縮寫列表
注釋
部分參考文獻
鳴謝
索引
叢書信息
國際文化版圖研究文庫 (共22冊), 這套叢書還有 《美感論》,《戲劇在美國的衰落》,《大分化》,《論文化帝國主義》,《電視系列劇》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