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rush]。禾本科。多年生草本。莖細長,高一米許。葉片扁平,條狀披針形
莩,莩草也。――《說文》張舜徽註:
“莩此草生湖地,色淡白,可以蓋屋,湖、湘間平野亦多有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莩
- 拼音:fú
- 釋義:植物莖桿里的白膜或種子的外皮
- 屬性:漢字
基本字意,古籍解釋,
基本字意
【fu】莩1〈名〉(2)[membrane]
(3)又如:莩甲(種子脫去皮殼而萌發)
另見piǎo莩2piǎo
(2)又如:餓莩(餓死的人)
另見fú莩1
fú ㄈㄨˊ蘆葦稈裡面的薄膜:葭~。
鄭碼:EPYA,U:83A9,GBK:DDB3
筆畫數:10,部首:艹,筆順編號:1223443521
莩2piǎo ㄆㄧㄠˇ同“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莩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7
《唐韻》芳無切,音孚。《前漢·中山靖王傳》今羣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注》葭,蘆也。莩者,其𥮉中白皮至薄者也。
又《爾雅·釋草》莩,麻母。《注》苴麻盛子者。《儀禮·喪服》小功布衰裳,澡麻帶絰。《注》澡者,治去莩垢,不絕其本也。
又《唐韻古音》縛謀反。《集韻》房尤切,𠀤音浮。草名。
又《廣韻》平表切。與殍通。《孟子》野有餓莩。《疏》郊野之閒有餓而死者。
又通摽。《王應麟·詩考》莩有梅。莩,零落也。《前漢·食貨志》作𦭼。詳𦭼字注。
又《爾雅·釋草》莩,麻母。《注》苴麻盛子者。《儀禮·喪服》小功布衰裳,澡麻帶絰。《注》澡者,治去莩垢,不絕其本也。
又《唐韻古音》縛謀反。《集韻》房尤切,𠀤音浮。草名。
又《廣韻》平表切。與殍通。《孟子》野有餓莩。《疏》郊野之閒有餓而死者。
又通摽。《王應麟·詩考》莩有梅。莩,零落也。《前漢·食貨志》作𦭼。詳𦭼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