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
灌木,高1.5-3米;當年小枝連同芽、葉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黃色或黃綠色開展的小剛毛狀粗毛及簇狀短毛,老時毛可彎伏,毛基有小瘤狀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幾無毛,有凸起的墊狀物。葉紙質,寬倒卵形、倒卵形、或寬卵形,長3-10 (-13) 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至鈍形或微心形,有時楔形,邊緣有牙齒狀鋸齒,齒端突尖,上面被叉狀或簡單伏毛,下面被帶黃色叉狀或簇狀毛,脈上毛尤密,脈腋集聚簇狀毛,有帶黃色或近無色的透亮腺點,雖脫落仍留有痕跡,近基部兩側有少數腺體,側脈6-8對,直達齒端,上面凹陷,下面明顯凸起;葉柄長 (5-) 10-15毫米;無托葉。復傘形式聚傘花序稠密,生於具1對葉的短枝之頂,直徑4-10厘米,果時毛多少脫落,總花梗長1-2 (-3) 厘米,第一級輻射枝5條,花生於第三至第四級輻射枝上,萼和花冠外面均有簇狀糙毛;萼筒狹筒狀,長約1毫米,有暗紅色微細腺點,萼齒卵形;花冠白色,輻狀,直徑約5毫米,裂片圓卵形;雄蕊明顯高出花冠,花葯小,乳白色,寬橢圓形;花柱高出萼齒。果實紅色,橢圓狀卵圓形,長7-8毫米;核扁,卵形,長6-8毫米,直徑5-6毫米,有3條淺腹溝和2條淺背溝。花期5-6月,果熟期9-11月。
生態環境
莢蒾為溫帶植物,喜光,喜溫暖濕潤,也耐陰,耐寒,對氣候因子及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最好是微酸性肥沃土壤,地栽、盆栽均可,管理可以粗放。
分布範圍
產河北南部、陝西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四川、貴州及雲南(保山)。生於山坡或山谷疏林下,林緣及山腳灌叢中,海拔100-1000米。日本和朝鮮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移植
帶土球移植莢蒾是提高成活率的關鍵措施,還可以縮短起苗到栽植時間。最好做到當天起苗當天栽植。如果運輸距離過長,途中一定要嚴密覆蓋,防止因風吹造成嚴重失水,影響成活率。根據莢蒾土球大小,嚴格按照技術要求挖好樹坑,坑儘可能挖大點,土球放入後,周圍最少要有20~30厘米填土空間,將所填土充分踩實,使土球和周圍新土緊密結合。澆第1次水,儘量把圍堰做大一些,以便儲存更多的水,使土球充分滲透。第1次充分澆透水非常重要,帶土球的莢蒾,只有當新根萌出扎入周圍新添土內,澆水才能和日常管理一樣。栽植深度以新土下沉後,莢蒾基部原土,即與地平面平行或稍低於地面3~5厘米為準;栽植過淺,根系易乾燥失水,抗旱性差,根莖易受灼傷;栽植過深,造成根莖窒息,導致莢蒾生長衰落。修好灌水圍堰後,解開綑紮在樹冠上的草繩,使枝條舒展。
養護
控制水分莢蒾移植後,水分管理是保證栽植成活的關鍵,新移植的莢蒾栽種後,須保證連續灌3次透水,確保土壤充分吸水並與根繫緊密接合,以後根據土壤和氣候條件適時補水,新移植的莢蒾根系吸水功能減弱。在日常養護管理時,只要保持根系土壤適當濕潤即可,灌水量及灌水次數可根據樹木生長情況及土壤、氣候條件決定,做到適時適量,否則土壤含水量過大,反而會影響土壤透氣性能,抑制根系呼吸,對髮根不利,嚴重時導致爛根、整樹枯亡。
施肥
施肥可促進新植莢蒾地下部根系生長恢復和地上部枝葉萌發生長,有計畫地合理追施一些有機肥料,更是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新植莢蒾基肥補給,應在樹體確定成活後進行,用量一次不可太多,以免燒傷新根。施肥選擇天氣晴朗、土壤乾燥時進行,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莢蒾要定期施肥。在莢蒾休眠期或秋季樹木落葉後至土壤結凍前施肥,能確保樹木正常生長發育。
修剪
莢蒾在栽植前需修剪。適當剪去一些枝葉及斷枝,減少水分蒸騰,保持樹體水分代謝平衡,有利於樹木成活,儘快恢復生長。
鋤草鬆土
新植莢蒾栽植後要視情況鬆土。及時清除雜草,並清理運出,保持樹堰內清潔。
本種特點
本種的主要特徵為其幼枝、葉柄和花房均被開展的剛毛狀糙毛。在本種分布區的西部和西南部,即從西藏向東經雲南和廣西北部至湖南、江西北部及湖北西部,有一個植物體的毛被往往更稠密和更粗硬、葉基部較寬而多少帶心形的類型,過去許多學者都鑑定為“V. corylifolium Hook. f. et Thoms.”,但它同本種其他地區的標本存在著複雜的過渡現象而難以截然區分,故本書仍作為同一個種來看待。
主要價值
韌皮纖維可制繩和人造棉。種子含油10.03-12.91%,可制肥皂和潤滑油。果可食,亦可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