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州八景

莒州八景

莒州八景,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給這方土地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蹟,其中最著名的浮來夕照、屋樓春曉、西湖煙雨、洛山樵牧、馬亓聳翠、書院夜誦、山寺晚鐘、沭水拖藍被合稱為莒州八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莒州八景
  • 外文名稱:Eight state of Chu
  • 地理位置:莒州
  • 著名景點:浮來夕照、屋樓春曉、西湖煙雨、書院夜誦、山寺晚鐘、沭水拖藍等
浮來夕照,屋樓春曉,西湖煙雨,洛山樵牧,馬亓聳翠,書院夜誦,山寺晚鐘,沭水拖藍,

浮來夕照

浮來夕照指的是秀美的浮來山在夕陽輝照下,映現出的奇異景象。浮來山又名浮丘,位於莒城西9公里處,三峰鼎峙, 拱圍相連,龍盤虎踞,逶迤連綿。
莒州八景莒州八景
閱盡滄桑三千載的“天下銀杏第一樹”,號稱“活化石”,以其高24.7米,胸圍15.7米的雄姿,巍然屹立,令世人嘆為觀止。千年古剎定林寺,為山東省現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另外,劉勰著書立說的“校經樓”,郭沫若先生親題“文心亭”以及名聞遐邇的浮來山八景等,在夕陽映照下,紫光熠耀,堪稱奇觀。

屋樓春曉

屋樓春曉一景中的“屋樓”指位於莒城東10公里的屋樓崮,也叫屋樓山。北坡壁立如削,山頂有高數十米的峭壁,壁下有一甘冽清泉,四季不竭, 俗稱神泉。
山上景觀頗多,如南天門、日觀台、閻王鼻子等。《重修莒志》載:“山建浮屠七級,高十仞,陟其巔,可眺海”。據出土文獻考證,早在5000年前,此山已是莒地先民觀日出、定春秋的山巔。

西湖煙雨

西湖煙雨景觀原址在今莒城西郊。明代之前,尚是碧波連天的湖泊,後經地震和大水,今已變為良田。

洛山樵牧

洛山樵牧之洛山,又作絡山、落山。主峰在莒北三十里,今洛河鄉境內,山北面有洛河流過。《重修莒志》載:“洛山高二十四丈,山上有洛山寺,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晨鐘暮鼓,香菸繚繞”。樵夫牧童踏著落日的餘暉自山間歸來,別是一番景致。

馬亓聳翠

馬亓聳翠中的主景馬亓山位於莒城東南35公里處,海拔662.2米, 猶如烈馬揚鬃之勢。此山澗幽谷深,景色迷人。望海峰、擎天柱、仙人洞、馬亓潭等景觀鬼斧神工,堪稱鐘靈毓秀。傳說北宋著名學者楊光輔曾在此攻讀講經,南宋紅襖軍曾踞此抗金,元末紅巾軍曾在此集結反元。
主要遺蹟有:楊光峽、觀星台、紅襖軍古寨、斬將台等。如今的馬亓山,景色更加秀麗,登上山頂,遠眺黃海,俯瞰群峰,青峰滴翠,飛瀑流湍,如臨仙境,令人樂而忘返。

書院夜誦

書院夜誦景觀在莒城南部,城陽中學東北方。文獻記載,春秋時期曾子、子夏在莒為官,政績卓著,在莒城南部設立書院,廣招學士,並親自登堂授課。當時的這一莒國最高學府“槐蔭蔽空,芸窗秋爽”,書院規模宏大,環境幽雅,為莒國強盛、民風淳化打下了良好基礎。淪海桑田,世事變遷,書院早已不復存在,但人們懷想當年勝景,常有文人學士來此弔古興思,不勝感慨。每逢晨風夜露之際,人們常聞琅琅誦讀之聲。

山寺晚鐘

據雍正《莒州志》記載,山寺晚鐘之景中的山寺在碁山寺。因古代碁山寺早晨擊鼓,夜晚撞鐘,與一般寺院的“晨鐘暮鼓”相異而聞名莒州。“ 寶剎凌雲, 紅葉翻妝,僧定禪榻,海鯨吼音者,山寺晚鐘也。”

沭水拖藍

沭水拖藍景觀在莒城東約1.5公里處。沭河從莒城東繞城而過,城東北方又有袁公河匯入,由於沭河發源於山區,流經丘陵地帶,而袁公河從莒中平原流入,水中所含成分有異,因而匯流後,在同一條河裡形成了一段清濁分明的兩股水流,清流泛出淡淡的藍色,好似河中拖曳著一條藍色的帶子,故稱“沭水拖藍”。解放後,兩河上游分別修建了青峰嶺和仕陽兩座水庫,水患得到了治理,已很少見到這一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