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全集悲劇卷》是2015年8月26日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莎士比亞。
基本介紹
- 書名:莎士比亞全集悲劇卷
- 作者:莎士比亞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8月26日
- ISBN:780567798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導言
此劇代表了英國文藝復興悲劇的一個類別。它充分體現了流行於那個時代的塞內加風格。古羅馬塞內加為了表現視死如歸的剛毅精神,在作品中刻意渲染命運的兇殘。於是,在他筆下,前代希臘悲劇的哀憫化為恐怖,莊嚴化為慘烈。年輕的莎士比亞對此刻意模仿,結果《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變得滿紙血腥。莎士比亞還追隨時尚,大量運用希臘羅馬典故,其中特別突出的是阿特柔斯和提厄斯忒斯兩個兄弟家族間虐殺、亂倫和相食的故事。
題材選擇受塞內加影響,譴詞派句則得益於另一位羅馬作家奧維德。奧維德《變形記》中菲羅墨拉的故事亦是《泰》劇的一個來源,而奧氏綺麗又流於繁縟的文風更在《泰》劇的字裡行間時時顯露。
題材原始野蠻,文辭華美細緻,兩相結合,產生的是怪異和不諧調。然而,莎士比亞這第一部悲劇在1592年問世後不到二十年間竟再版了三次,可見其頗受讀者和觀眾歡迎。時光流轉,一百年後一位同胞作家竟斥其為“垃圾”,可見那時讀者已不大能消受這濃重的血腥。
今天儘管會有人覺得莎翁對禽獸行為津津樂道難以理解,但60年代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卻重排此劇,藉以向觀眾展示他心儀的“殘酷戲劇”。
《羅密歐與朱麗葉》導言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在文藝復興期間已有流傳。它第一次出現在義大利人馬蘇喬筆下時已經具備了日後莎翁劇作的情節特徵,繼而它又輾轉於當時的文人墨客之間。達·鮑特把故事的主人公落戶在維洛那城;班戴羅細膩的筆觸又為它增添了新的光彩。從此它不脛而走,不久流傳到了法國,進而又跨越了英吉利海峽。莎士比亞是通過布魯克長達三千零二十行的詩體譯文了解到這個故事並把它改編為舞台劇的。把同代的才子佳人引入長期為古希臘羅馬帝王將相把持的悲劇殿堂,這在當時不啻為石破天驚之舉。
在西方不少文人看來,一對戀人的悲慘結局純粹是由“偶然因素”造成,這難以稱為真正意義上的悲劇。我國則有一種普遍看法認為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本原因在於“封建勢力”。前者拘泥於性格悲劇的尺度,後者又似乎落入了社會進化論的窠臼。
對於一般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這對戀人的故事具有巨大的震撼力。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旅遊者簇擁到小城維洛那,面對羅密歐與朱麗葉從未站立過的陽台灑下滔滔熱淚;據說市政府還不得不安排專職人員回復從世界各地寄給“朱麗葉小姐”的痴情信件。
《裘利斯·凱撒》導言
在真實世界,任何行動都發生在一定地點內的一段時間裡。模仿行動必然意味著模仿某一個地點和某一段時間。模仿中的地點和時間愈是接近被模仿的地點和時間,則愈有助於舞台幻覺的產生。這種逼近真實的嘗試是為了使觀眾忘卻今夕何夕、忘卻自身“觀劇”的行為,而沉溺於舞台行動中。這一注重物質世界表象的藝術追求是對觀眾想像力的藐視。戲劇家要觀眾對眼前一切深信不疑,孰不知觀眾早已自願擱置了懷疑;戲劇家要觀眾相信一切都發生在此時此刻,孰不知觀眾自始至終知道他們是在劇場,而舞台不過是舞台。
以幻覺為戲劇最高境界會犧牲戲劇的獨特魅力,而《裘利斯·凱撒》同莎士比亞眾多劇作一樣,其真實性基於“舞台不過是舞台”這一原則。凱撒遇刺倒斃在舞台上時,布魯托斯及眾黨徒俯身將手浸在血泊中:
凱歇斯: ……多少年代以後,我們這一場壯烈的戲劇,將要在尚未產生的國家,用我們所不知道的語言表演!
勃魯托斯: 凱撒將要在戲劇中流多少次的血……
凱歇斯: 後世的人們搬演今天這一幕的時候,將要稱我們為祖國的解放者。
在這一刻觀眾的幻覺像被一道閃電劃破——他們意識到自己正在目睹這樣的一幕。這時劇場四壁悄然後退,時間的河道拓寬了,淹沒了舞台,吞噬了觀眾席;觀眾的心越過時空阻隔同古代英雄一起搏動,他們平凡瑣碎的生活得到了升華,變為歷史的一個瞬間。
這是超越幻覺、逼真效果和寫實主義的真實,是不依賴模仿的真實,是以“假”為真的真實,是莎士比亞式的真實。
《哈姆萊特》導言
“說不完的莎士比亞”中最說不完的作品當推《哈姆萊特》。它人物關係的複雜微妙,莎翁其他作品以及他同代人的作品都難以企及。圍繞著主人公有他的亡父、母親、繼父、情人、情人的兄長、同學、密友……莎士比亞處理這些人物關係,細緻入微處開精神分析學說之先河。劇名雖是“哈姆萊特”,劇的焦點卻並未完全固定在他一人身上。每一個人物,那怕一個小人物,都可以是一個視窗,望出去都會有一片風景。
劇的情節沿用當時英國舞台常見的多線索布局。這種為後來古典主義批判的結構似乎蘊含著鬆散枝蔓的弊端,但此劇中哈姆萊特、雷歐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條線卻安排得繁簡得當、疾緩有序,給全劇以跌宕起伏的氣勢,促使觀眾在對比三人命運中體味這齣悲劇的意味。
劇中既有大段當事人沉痛的獨白和以近似旁觀者口吻發出的悠長詠嘆,又有唇槍舌劍、刻薄辛辣的諷喻;既有滔滔不絕的雄文和富麗堂皇的華章,又有輕狂不羈的市井俚語和放蕩無忌的插科打諢。
複雜的人物關係、變化的敘事角度、多頭的線索、雜糅的語言風格,這些使得《哈姆萊特》豐富、厚重。
《奧瑟羅》導言
1822年的一天,美國巴爾的摩市上演《奧瑟羅》。就在奧瑟羅要扼死妻子的那一刻,台下一軍人霍然而起,厲聲高喊“我不能看著一個黑鬼殺死我們白人婦女”,當場將奧瑟羅的扮演者擊斃。
這一聲喊跨越了兩個多世紀。故事原作者義大利的欽提奧在他那篇由莎翁搬上舞台的小說中就諄諄告誡他的威尼斯女同胞:切不可背著父母同外國人私奔。奧瑟羅從來不是非洲黑人,他是地中海棕皮膚的摩爾人。他效力威尼斯軍界,與土耳其作戰功績彪炳,獲得了“身份”,成為新貴,但他的異族人身份並未被忘卻:他要么是“老黑羊”,要么是“黑將軍”。
紙醉金迷的威尼斯、驚濤拍岸的賽普勒斯、域外武士與純情少女的生死戀情,這些構成了本劇的異國情調,並打動過眾多文人騷客,其中不少人在這五色繽紛的圖卷背後窺見了黑與白的對峙。維尼稱他的改編本作《威尼斯的摩爾人》,雨果則用充滿詩人激情的語調這樣解釋此劇:“奧瑟羅是夜,黑夜迷戀白晝正如非洲人崇拜白種女人。對於奧瑟羅,苔絲狄蒙娜就是光明!奧瑟羅偉岸英武、堂堂正正、虎嘯龍吟,一派王者風度;他身後戰旗獵獵,四圍號角齊鳴;他身披二十次勝利的霞光,綴著滿天繁星。這就是奧瑟羅。可他又是黑色的,受到嫉妒的蠱惑,剎那間就變成了黑鬼。”海涅則口欲言而囁嚅:“作者如此熱衷於描寫黑男人對白婦人的激情,這使我十分不安。”扮過奧瑟羅的勞倫斯·奧立弗則明白直露: “伊阿古,一個奸徒;奧瑟羅,一個黑鬼。兩人相伴相隨,還有什麼比這更可怕?”
這部曾被戲稱為“手帕的悲劇”的作品至今魅力不減,就在於它揭示了一出家庭悲劇背後的社會、文化及種族衝突的原因。
圖書目錄
莎士比亞全集悲劇卷(上、下)
上卷目次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羅密歐與朱麗葉┅┅┅┅┅┅┅┅┅┅┅┅┅┅┅┅┅┅┅┅┅┅
裘利斯·凱撒┅┅┅┅┅┅┅┅┅┅┅┅┅┅┅┅┅┅┅┅┅┅┅
哈姆萊特┅┅┅┅┅┅┅┅┅┅┅┅┅┅┅┅┅┅┅┅┅┅┅┅┅
奧瑟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