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明英

莊明英

莊明英,1931年農曆8月14日,生於普寧市果隴鄉一個貧寒的普通農民家中,父親的早逝,讓幼年的他與母親相依為命。然而,艱辛的生活並沒有磨去他的意志、磨平他的稜角,反而使他磨練出一種不懼困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書讀一遍記不住就讀二遍三遍,一直到背熟為止。”正是憑著這種刻苦勤奮的精神,才使得九歲才上國小並且天資並不過人的莊明英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不斷認真汲取的知識也為他日後參加革命為黨為人民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莊明英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普寧市果隴鄉
  • 出生日期:1931年農曆8月14日
  • 畢業院校:普寧簡易師範學校
  • 信仰:共產主義
  • 性別:男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改革開放三十年,獻給教育三份禮,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輝煌業績,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莊明英,1931年農曆8月14日,生於普寧市果隴鄉一個貧寒的普通農民家中,父親的早逝,讓幼年的他與母親相依為命。然而,艱辛的生活並沒有磨去他的意志、磨平他的稜角,反而使他磨練出一種不懼困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書讀一遍記不住就讀二遍三遍,一直到背熟為止。”正是憑著這種刻苦勤奮的精神,才使得九歲才上國小並且天資並不過人的莊明英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不斷認真汲取的知識也為他日後參加革命為黨為人民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莊明英
由於經濟條件所限,成績優秀的莊明英在國小畢業後未能上國中,而是選擇了普寧簡易師範學校。他回憶說,儘管早、晚及節假日都要幫助家裡乾農活,但自己從未放鬆過學習。煤油燈下、月光下、甚至上廁所,農活之餘都能看到莊明英苦讀的身影。因此,他的成績始終保持前幾名,並在最後一年擔任校學生自治會主席。如今再次回憶,他告訴記者:“我覺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實在很有道理。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莊明英在求學年代,與同窗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為後期投身革命打下了基礎。在處於游擊區的錢坑寨國小擔任校長一年後,莊明英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南文化工作團第三大隊,從此便活躍在粵北和粵閩邊界山區,經歷了廣州解放、接管廣東文藝戰線單位等事件。“在一次行軍途中,我在宿營地睡在一塊青石板上,得了瘧疾,忽冷忽熱,全身無力,白天行軍,晚上還帶病堅持演出,實在支持不住了,隊里叫了一副竹轎子,把我抬著跟隊伍前進。”從莊明英淡淡的敘述里,當時革命的艱苦狀況可見一斑。他還興致勃勃地給記者看當年廣州大遊行中與戰友的合照,雖然那些照片已然陳舊,但仍能看出他們那時的意氣風發。只是當想起已逝世的戰友時,這位堅強的老人也面露悽然,指著老戰友曾送給他的自己親手做的陶瓷工藝品慨嘆:“他們都是優秀的人啊!”
1951年10月,華南財委為了培養財經幹部,派莊明英持葉劍英元帥出具的介紹公函帶著由在職人員和華南聯大學生組成的四十多人的隊伍北上前往東北統計學院學習。學習結束後,由於莊明英在校期間表現出色,被留校做教員,至此,莊明英開始步入教育界。留校期間,在學校的兩次合併並成立遼寧大學後,一直從事黨政教育工作的莊明英被派往中國人民大學學習,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次學習的經歷為他今後從事的黨政教育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莊明英
莊明英在回憶自己的人生經歷時說道:“在這一生中,不論在哪個崗位,都以孺子牛的精神,勤勤懇懇為黨工作,不記名不求利,一心為國,並以此教育學生,勉勵後代。”甚至後來在廣外工作時,莊明英曾以“青年要發揚孺子牛精神”為內容給學生自辦刊物“與你同行”題詞。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回到遼寧大學後,莊明英於1966年5月被提升為遼寧大學常委,在遼寧大學八位常委中,他是最年輕的一位。然而,6月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局面陷入混亂。
提到文化大革命,莊明英坦言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挫折”。在文革期間,他因不被理解而心情煩躁,曾多次想到要解甲歸田,乾回種田的老本行,然而他還是堅持了下來,一點一點地挺了過去,因為他決定要遇逆境做清白人。他回憶說,當你靠邊站,受審查時,要堅持實事求是,不隨波逐流,不討人所好,是我在“文革”中的體會和經歷。在這場浩劫中,莊明英與老同學,老戰友著名藝術家莊稼雖心情複雜、苦悶,但相互共勉,在一次通信中,莊稼說:“不管怎么樣,要留的一生清白在人間。”這句話讓身處逆境中的二人心連在了一起,莊明英也將這句話作為了自己這一時期的座右銘。

改革開放三十年,獻給教育三份禮

在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莊明英也在不斷反思自己的工作,回想這30年工作,他認為發起成立“全國外語院校協助組”,參與創建私立潮汕學院,籌辦“亞洲大學校長論壇”是他一生中做的最有意義的三件事,也是獻給教育的三份禮物。
第一份禮物,發起成立“全國外語院校協作組”,推進外語院校改革。
80年代初期,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外語類院校的改革成了莊明英等學校管理層不斷思考的問題。上海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的來訪,給剛調來我校不久的莊明英一個啟示:全國同類院校的改革,有必要經常交流和溝通,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創辦全國外語院校協作組的構想在他腦海中初步形成。在廣外和上外達成一致意見,並在爭得北外的同意後,以北外、上外、廣外三所院校為發起單位,創辦全國外語院校協作組。這一舉措得到全國外語院校的熱烈回響,第一屆協作會於1986年在西安外國語學院成功召開。
莊明英說,“全國外語院校協助組”達到了“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促進改革”的目的,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為“協作組”的發起人,莊明英對每一屆的會議都關注,前十屆他仍在位時,很重視學習每次年會後帶回來的信息和經驗。作為代表在協作組二十周年年會上發言時,莊明英稱:“我堅信‘協作組’今後會不斷以改革開放的精神,繼續輪流辦下去,成為全國外語院校改革開放新的交流平台,使全國外語院校的改革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
第二份禮物,參與創辦私立潮汕學院,發展民辦教育事業。
潮汕是世界著名的僑鄉,然而只有汕頭大學和韓山師範學校兩所大學,無法滿足潮汕經濟的發展和潮汕青年求學的迫切願望。這讓莊明英意識到投身創辦一所私立大學對於自己來說就是能為家鄉所做的最大的貢獻。因此,1995年9月,莊明英剛退下第一線,還來不及休整,要他“出山”創辦私立潮汕學院的電話便找上門來。莊明英當即毫不猶豫答應下來,並在今後的十多年時間裡一直全力以赴,義務投身到為家鄉建設私立大學中。
然而,創建潮汕學院的過程並不順利,面對眾多的非議,猜疑甚至是指責,莊明英默默承受;面對重重困難、挫折,莊明英憑著潮汕人“愛拼”的精神勇往直前各個擊破。直到在荒山處落成了美麗的潮汕學院,一切非議變成了讚許。莊明英對潮汕學院的付出就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是無私的,他在學院建成後只是無償擔任了董事會常務副董事長,在回答為什麼要創辦潮汕學院時,莊明英動情的說:“為了給家鄉留下一份帶不走並永遠發揮作用的禮物。”
第三份禮物,籌辦“亞洲大學校長論壇”,為亞洲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搭建平台。
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我國高等教育突飛猛進地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尋求國際合作的夥伴和空間成為莊明英經常考慮的問題。1999年12月,在泰國兩所大學校長率團訪問我校和潮汕學院之際,莊明英藉機提出了建立中泰高校協作會的構想,而這個構想很快就被接受。2002年,第一次會議在泰國詩納卡琳威洛大學召開。隨著時間的推移,協作會不斷地發展壯大。2003年在我校主辦時,正式更名為“亞洲大學校長論壇”。
“論壇”到現在已經舉辦了七屆,參加國家逐漸增多,為亞洲高等教育國際交流提供了一個非常大的平台。莊明英說,我希望能把‘論壇’發展到整個亞洲。莊明英作為論壇的發起人之一,一直對論壇的發展動向十分關注,同時也非常關心廣外在論壇中所起的作用,曾向我校領導提出要使廣外在論壇中起核心骨幹作用,明確關注論壇部門以及建立論壇專題網站等建議。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莊明英到了晚年,並沒有放棄學習的機會,不僅參與潮汕學院的建設與發展,還儘量擴大晚年視野,關注調研改革開放後身邊的變化,增長社會知識,發揮晚年餘熱,把全身處於動的狀態。他把退下領導崗位十多年來的實踐和生活實錄寫成七十多萬字的文章資料,並已出版了三本《晚晴文集》。據莊明英透露,他將在自己80歲時推出第四本《晚晴文集》。在採訪的最後,莊明英希望廣外能夠繼續處於同類院校的領先地位,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廣外的同學能夠練好內功,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在國際的舞台上更好的展現自己的才幹。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莊明英的一生可以說是傳奇的一生。他的生活中充滿了機遇與挑戰。然而抓住機遇,勇於挑戰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無疑他正是這樣的人。希望莊老的晚年豐富充實,幸福安康,正如李商隱在《晚晴》中所寫: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輝煌業績

曾擔任遼寧大學副校長,教育部直屬廣州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多年。從1995年秋起莊明英又參與在家鄉廣東普寧市建成一所民辦高校潮汕學院,擔任董事會常務副董事長。現為廣東省高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顧問;廣東潮人海外聯誼會理事,廣東省潮汕學院創辦人名譽院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