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戶村(北京市門頭溝區大台莊戶村)

莊戶村(北京市門頭溝區大台莊戶村)

北京市門頭溝區大台莊戶村在距京城三十餘公里的西部山區,在百花山腳下的崇山峻岭之中有兩個小山村,這就是京西門頭溝區莊戶村和千軍台村。村子的西邊是小有名氣的大寒嶺,也叫摘星嶺,北邊的山嶺是髽髻山和清水澗。在抗日戰爭時期,髽髻山上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鬥,據說這場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月,最後是衛立煌的部隊英勇作戰打得日本侵略者落花流水。莊戶、千軍台的古幡會就在此處盛行,自明清時期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除在上世紀60年代文革期間中斷了十餘年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古幡會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莊戶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北京市門頭溝區
  • 郵政區碼:102304
地理位置,居民、村落,民俗、旅遊,莊戶村大廟龍泉庵,

地理位置

詳細地址:大台莊戶村
行政區劃代碼:110109 (注意這個數字不是郵編)

居民、村落

莊戶村居民相傳自明代由山西省洪桐大槐樹遷來,以“韓”姓居民為主,“張”姓居民也人數眾多,在京西古幡會中,也一直有“韓家鼓,張家笙”的說法(在正月十五的幡會中,打鼓均由韓姓人家負責,笙的演奏均由張姓人家負責)。村中老輩居民仍保持山西的生活方式,愛吃酸味食品,山上的野酸棗、杏果一直是當地人的美味零食。
原莊戶村位置在現莊戶村位置東側一公里處,村落形式類似於四合院形式,以條石、青石板為主,村落形制傳統、規整。由於煤炭開採,莊戶村處於採空區,為保證居民安全,於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整村遷往現在的村址,房屋結構隨之改變,更為現代。原村址已經成為殘垣斷壁,但仍然能看出當年的建築風貌。
莊戶村居民多為木城澗煤礦和大台煤礦工人。

民俗、旅遊

莊戶千軍台幡會民俗
這裡的山村歷史悠久,福定莊桃園、千軍台、莊戶等村,遼代以前就已建村。但由於缺少文字記載,具體建村年代已不可考。莊戶、千軍台一帶盛行的民間正月十五十六的古幡會更是充滿明清古代遺風,形成了京西獨特的民間風俗畫卷。古幡會至今已流傳了幾百年,它是門頭溝區山村古廟會的產物以頌神、祭神為主要內容,現已發展成為人民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傳統的古幡盛會是以兩村數十面中幡為主體的會檔,是京西門頭溝、乃至首都北京地區的珍貴民間文化遺產,也是華北地區民間一絕。但是由於古廟破壞、村落變遷、老藝人去世等原因,古幡盛會正面臨失傳的危險。
莊戶,千軍台的古幡會定於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兩天,由於幡會的舉辦比春節還要熱鬧,無論是附近的居民還是聞訊前往的人們,都絕不會漏掉這一年一次的盛會。
古幡會以頌神、祭神為主要內容,是村民百姓喜聞樂見的自娛自樂的民間傳統文化活動。至於古幡會起源於什麼朝代,如今看不到任何具體的文字記載,連莊戶、千軍台兩村的村志都是一片空白。建村歷史已不可考證,但不會晚於明萬曆年間。現年85歲的孫秉華老人講,古幡會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明代,據傳兩村的祖先是跟隨燕王朱棣掃北時來的,那么就是永樂年間的事情了。村裡的老人們通過家譜斷定,幡會活動已傳到十七代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
據說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是三官爺的生日,千軍台村有三官幡,因此莊戶村的會檔需去那裡走會。正月十六千軍台村的各檔來莊戶村走會。這兩天兩村的幡旗等會檔統一安排,穿插成為一體,進行走會表演,這樣才出現了古幡會的空前規模。據老人講,幡會過去是擺會,按照慣例將兩村的各會檔有序排列,隊伍長達一華里多,幡旗不能隨便倒伏,使幡會隊伍顯示出它的雄姿與氣勢,場面十分壯觀。幡會舉行過程中,兩村有兩位分別手執金錘和銀鐧的青年壯漢守護,如果有人膽敢闖會鬧事,當場打死絕不留情。
下午四點左右,起會時間一到,鞭炮一響大鑼一敲,莊戶村的靈官旗先行,其他各檔隨後往千軍台村接會地點進發,到了接會地點大影壁,兩村的會頭見面後各自問候,並議定走會的事項和安排。這時接會處早已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緊接著兩位會頭同時發出命令:“響鑼!”於是兩面大銅鑼一齊擊響,落生時幡旗擎起的信號,也是各檔活動全部開始的命令。頓時鼓樂齊奏,歌聲沸騰,兩村全部的幡旗高高擎起,按照早已規定好的編排順序合成為一個整體。

莊戶村大廟龍泉庵

在京西眾多村落三教合一的神廟中,地處大寒嶺南麓的莊戶村大廟(龍泉庵)保存最好。廟在村東,西山大道北側。廟宇座北朝南,有山門殿一間,正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正殿供奉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三大教主的塑像怎么擺放? 在復建廟宇時令人傷了不少腦筋,費了很大週摺。由於年深日久,所有在世的人已經不記得三大教主的擺放位置,神像怎么擺放誰也拿不定主意。後來從村民中徵集到正殿門上的一副楹聯,寫的是“孔有人佛有法道有術感應千秋;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範圍百代”。以這幅楹聯為依據,才統一了大家的認識。把孔子塑像擺放在了中間,左側擺放釋迦牟尼塑像,右側擺放老子的塑像。山門殿擺放的是護法神。寺廟的護法神像是韋馱,道觀的護法神像是王靈官。而莊戶村大廟的護法神塑像兼有韋馱與王靈官的神韻,神像端莊威嚴,右手高舉道教的護法神鞭,左手拄著佛教的護法兵器金剛杵,把道教、佛教的護法神合而為一。這樣的具有佛、道雙重身份的護法神塑像十分罕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