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選譯(高中部分)》是200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永品。
基本介紹
- 作者:陸永品
- ISBN:9787020057160
- 頁數:216
- 定價:11.00元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5
內容簡介
莊子名周,生卒年不詳。莊周為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曾做過蒙地漆園的小官,與魏惠王、齊宣王同時。莊子生活在我國戰國前期,當時正是秦、齊、楚、韓、魏、趙、燕七雄爭霸天下的時代,弱肉強食,兼併戰爭此起彼伏,社會動盪不安,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莊子反對非正義的兼併戰爭,反對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對黑暗社會極為不滿。他不願與統治階級合作,寧願辭官歸隱,過著清貧的生活。
莊子是老子的後學,《史記》莊周本傳說,“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其實,莊子不僅繼承而且發展了老子的學說,是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莊子》之書五十二篇。經過秦朝焚書坑儒的浩劫,逮至晉代郭象注《莊子》時,只剩下三十三篇,即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流傳至今的三十三篇《莊子》,即是郭象注本。後代治莊者甚多,訓釋、音義和研究《莊子》的著作多達百餘部,已經成為專門的學問。
有關《莊子》篇什的真偽問題,直到宋代的蘇軾,才在《莊子祠堂》中對《讓王》、《說劍》、《盜跖》、《漁父》四篇提出質疑,但缺乏有力根據,不足為憑。後代有些學者步蘇子後塵,說《莊子》中有些篇章“譏侮列聖,戲劇夫子”,“意淺詞膚”,“語言不屬”等,也多為主觀臆斷。應當說,三十三篇《莊子》大都出自莊子的手筆。其中《說劍》篇,寫趙惠文王沉醉於劍術,不以國事為重。而趙惠文王為戰國中期人,晚於莊子,顯然此篇是後人的偽托之作。
《莊子》是我國先秦時期主要的哲學和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哲學史、美學史和思想史諸方面,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於莊子對黑暗的現實社會不滿,書中有許多憤激之辭,矯枉過正之言,有些是反話。戰國時代,各種不同學派紛紛登台表演,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空前活躍的局面。老莊的道家學派,與儒家和名家等學派是相對立的,尤其表現為對儒家思想的尖銳批判。《莊子》與古代其它著作一樣,也是精華與糟粕共存的。我們今天研究《莊子》等古代著作,都應當本著批判繼承、古為今用的原則,吸收其精華,剔除其糟粕。在這裡,只就《莊子》的哲學思想和文學成就,做些概括的說明。
莊子的哲學思想,博大玄妙,深奧難識。
一,莊子追求絕對的思想自由。《逍遙遊》即是表現這種思想比較突出的一篇。莊子認為,要想達到思想的絕對自由,必須做到“無己”、“無功”、“無名”,即“無我”,排除一切功利目的,排除一切人為的桎梏,清靜無為,逍遙自在。但是,莊子企圖超越客觀條件的制約,追求絕對的精神自由,是不可能達到的。
二,莊子創立了“相對主義”學說。莊子認為,一切都是相對的,即:“物無非彼,物無非是”,“彼出於是,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齊物論》)。莊子的相對主義學說,含有豐富的辯證思想,給人們觀察自然和社會的許多現象,提供了理論依據。歷史上許多自然和社會的問題,正是按照莊子相對主義學說在演變的。自然,莊子否認認識絕對“理的可能性,是錯誤的。
三,莊子提出齊生死、等萬物的妙論。莊子反對諸子出於偏見的是非之爭,他認為世上一切對立的雙方,諸如生與死、貴與賤、榮與辱、成與毀、大與小、然與不然、可與不可等,皆無差別。因此,在此問題上,他便陷入唯心主義泥潭。
四,莊子主張“法天貴真”、“復歸於朴”,以“自然為宗”。這對後世“崇尚自然”的美學思想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然而它與後世“崇尚自然”的美學思想,卻有很大的不同。莊子的此主張含有:恬淡無為,安時處順的思想;反對人為約束,恢復自然本性的思想;嚮往“小國寡民”的原始社會和“混茫”世界的思想。
五,莊子不相信鬼神和“巫術”。《應帝王》篇寫利用氣功,揭穿“神巫”季鹹謊稱能預見人的生死、存亡、禍福、壽夭的騙術。達生》篇寫齊桓公田獵“見鬼”,氣盪神搖而致病的寓言,巧妙地說明世上並無鬼,是人“自傷”的道理。
《莊子》書中,還有不少談論養生之道的文字和寓言故事,如《莊子選譯(高中部分)(修訂版)》所選《養生主》、《達生》兩篇,即是莊子闡述養生之道的傑作。
先秦諸子散文,莊子的散文最生動優美,最富有詩情畫意,最具有個性化特徵。魯迅高度評價莊子散文說:“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莊子》之書,十餘萬言,大抵都是寓言故事。具體地說,莊子散文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
第一,氣勢宏偉,景象壯闊,具有雄奇怪誕的藝術意境。如逍遙遊》篇寫鯤鵬展翅九萬里的描寫;《人間世》篇寫齊地的櫟社樹,其大能遮蔽數千條牛,臨山十仞之枝而能造船數十隻;《秋水》篇寫“秋水時至,百川灌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東流至海,不見水端,那種浩渺蒼茫的景象;《達生》篇寫孔子觀於呂梁的驚心動魄的場面等,都充滿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表現了無窮的想像力,給讀者留下美好的回味。
第二,辛辣幽默,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莊子對社會上的種種弊端和醜惡行徑,都能用犀利的筆觸予以無情的諷刺。如《徐無鬼》篇對魏武侯搜刮民脂民膏而供自己享樂,反美其名曰“愛民”、“為義偃兵”的虛偽性,給予了冷嘲熱諷;《則陽》篇諷刺諸侯發動兼併戰爭,就好像在蝸牛左右角廝殺那樣可笑;《外物》篇把兩個偽儒盜墓時的醜惡心態,描寫得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等,都說明莊子是我國最早的諷刺文學大師。
第三,善於比喻,生動活潑。由於莊子散文善於使用明喻、暗喻、正喻、反喻等巧比曲喻手法,就使得他的文章含蓄蘊藉,富於變化,餘音裊裊,韻味無窮。
莊子是中國的語言大師,他的語言豐富多彩,生動形象,表達力強,富有創造性,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和很高的審美價值。他的語言作為成語而流傳至今的相當多,諸如大有逕庭、不近人情、鵬翼垂天、朝三暮四、望洋興嘆、吐故納新、薪盡火傳、望似木雞、亦步亦趨、雞鳴狗吠、得意忘言、搖唇鼓舌等等,語言精煉,概括力強,具有永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