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譙樓(莆田古譙樓)

古譙樓

莆田古譙樓一般指本詞條

古譙樓坐落於福建莆田市區中心文獻路中段。創建於北宋太平興國8年(983),興化軍知軍段鵬初建,作為子城城門和門樓。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大型鼓樓之一。紹興六年(1136年)因火災焚毀,知軍劉登重建,並置更鼓刻漏於其上,故稱鼓樓。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因倭寇騷亂,又被焚毀。至隆慶五年(1571年)才重建,分守陰武卿書匾“壺蘭雄鎮”。現存古譙樓建築物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建。嘉慶八年(1803年)重修的。

古譙樓是莆田的地標性古建,也是福建省僅存完整的一座鼓樓,系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譙樓
  • 地理位置:福建莆田市區中心文獻路中段
  • 景點級別: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創建時間:北宋太平興國8年(983)
建築簡介,發展沿革,莆陽書房,建築結構,整體原構,木構建築,造型特色,坐落朝向,地理位置,

建築簡介

古譙樓是福建僅存的一座鼓樓,也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鼓樓之一,為北宋太平興國(公元983年)所建,當時是子城的城門和城樓。南宋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毀於火災,重建後置更鼓和刻漏於樓上,成為鼓樓,是“興化府”的象徵。
古譙樓為三層,平面長方形,長約50米,高約25米,底層基台石砌,保持宋代城闕形制,中開門洞,門上嵌“古譙樓”石額,馬夔陛書;基台東西端突出成“凹 ”字形。二層樓閣為木質結構,重檐歇山造。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斗拱 宏大,部分結構尚保留明末清初遺蹟。三層周圍有迴廊,置磚石花式圍欄;二、三層共有100根木柱。這是福建僅存的一座鼓樓,也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鼓樓之一,莆田人常把她當作“興化府”的象徵。現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譙樓

發展沿革

古譙樓創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八年(983),以漕運使楊克讓奏請軍治從游洋遷至莆田時知軍段鵬所建。樓本為內城附在城垣上的月城(即子城)的城門樓,宋紹興六年(1136)焚於火,知軍劉登於城台上重建層樓,置更鼓刻漏於其上。明嘉靖年間(1522~1566)樓焚於倭亂,明隆慶五年(1571)郡守陳武卿重建時匾曰:壺蘭雄鎮。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慕大顏重建,三十一年復火焚;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清知府卞永嘉重建,時於樓門洞南面的門額上畫坎卦之象以制火;清嘉慶八年間(1803)知府馬夔陛重修並書門額。今樓上還鑲有一通嘉慶重修“天一樓”記的碑刻。“天一樓”為清代古譙樓的又一別稱。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古譙樓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古譙樓
樓的後面原是北宋初尚書陳靖的宅第,後捐為莆田縣都巡檢廨,軍治遷至莆田後,這裡先後是宋代軍署、州署、元代路署、明代府署,又易為明清衛署的所在地。署中有地方長官辦公的正廳,正廳東有宋進士題名處的“桂籍堂”,小廳東有“清心堂”。宋代譙門內之東有回車院,是郡守任滿寓居之處,宋紹興十七年(1147)改為簽廳。譙門之西,宋紹興九年(1139)知軍孫藎重建有中門,譙樓下之左、曾建有宣詔亭,譙樓下之右,曾建有班春亭,譙樓外的宣化坊之南,曾建有手詔亭。因此,原為子城城門樓的古譙樓,是歷史上莆田作為八閩行政區之一的見證。
改造前的古譙樓街區(攝於1989年)改造前的古譙樓街區(攝於1989年)
據載,宋紹興六年(1136)在城台上就是依舊制重建的層樓。自漢至南北朝,各地城門樓多為二層或三層。隋代洛陽則天城門樓為二層。自唐至元,城門樓都是單層的。古代譙樓下部柱身很高,頂上僅小樓以備登臨、瞭望、警戒之用。故莆田市譙樓實為城門樓舊制,又有唐前城門樓遺風。
正在改造中的古譙樓街區(攝於1991年)正在改造中的古譙樓街區(攝於1991年)
新中國成立後,成為莆田縣文化館。
1986年,設立莆田縣博物館。
2002年,為市博物館。
2018年9月初,古譙樓內部重新裝修,修繕了門窗,二樓設定了水吧、借閱區、閱讀區及演繹區,成為莆陽書房。

莆陽書房

莆陽書房,位於莆田市荔城區古譙樓,是集茶水甜心、圖書文具、免費閱覽室、民俗文化展示區等相結合的書房,頗具莆陽傳統風味。

建築結構

整體原構

譙樓城台大體上仍是宋代原構,坐北朝南,高約5米,底邊長42米,寬15米。東、西兩端原有向南凸出的“伸手”3米一4米,今存1.5米,該型制是漢代雉門兩觀的殘餘形式,一如北京故宮午門。譙樓“伸手”的建築材料與城台不一樣,是後人增建的,何以如此,專家莫衷一是。樓的城台收分較峻,較之宋《營造法式》築城之制相去甚遠,當是本地人們獨創。城台門洞前後之間上面架橫樑,實為宋代規制。門洞構造不採用石拱券做法,而是在門洞兩側以條石層層相疊,逐漸出挑,頂部再蓋以5米長石樑。門拱曲線是由三段弧線光滑地連成的三心圓弧線,這樣,拱矢的長度比一般城門洞的拱矢短。城台南面立面中段收分也很特殊:城台與地面交接線為直線,城台上緣在平面上卻呈向外鼓出的弧線,中點較兩端鼓出0.2米,這樣從城台下看譙樓時,透視規律使視覺上抵消了因長而大的城樓的重量感而產生的城台上緣下沉的錯覺,這與古希臘建築糾正錯覺的方法真是不謀而合。
古譙樓(莆田古譙樓)

木構建築

城台上的譙樓是木構建築,原是無門窗、無隔牆的通透空間建築,面闊七間,進深三間,柱子貫通上下兩層,柱頭無斗拱。整體木結構系抬梁結合穿斗結構的營造方法。梁架的縱向和橫向結構剛度強,抗風、抗震、抗側性好。斗拱數量較少,種類卻多,且斗底均有假皿板,斗欹有頗,形式古老。脊桁下的一組斗拱中的拱身彎曲變化自然有趣。扎牽的尾部穿過柱身,許多穿過柱身後成為拱,起到插拱的作用,而使單步梁有較好的力學性質。

造型特色

古譙樓的造型頗具地方特色。屋頂採用中段高,兩側低的三段式坡屋頂。由於採用調節椽板在屋脊一端的高度的手法,使整體屋面形成優美的中凹曲面。上層山牆外出廊檐成為歇山頂,提高了建築等級,造型也美。由於上、下兩重檐之間的外圈是用小尺度的廊柱、欄桿石,給人外觀上宛如完整的一層樓的感覺,誇大了上層建築的外觀尺度,顯得更加高大壯觀。而上層南面外廊石欄桿,以間為單位向外拱出,正與城台南牆拱出的弧形上下呼應,亦顯出造型藝術的匠心所在。

坐落朝向

古譙樓的坐落朝向與昔日整座城市的坐落朝向相同,在生態、自然環境的科學講求上是一致的,這是古代堪輿中科學合理成份在建樓選址朝向上的運用。清代知府馬夔陛在其登樓記中讚嘆:“暇日與諸君登樓而攬莆陽之形勝,壺公、九華、木蘭、壽溪環拱映帶,山川之秀洵甲閩中矣,將謂宋明以來躋顯官,掇巍科者比肩林立,皆地效其靈,無關人事,其信然歟!”
先人喜用災祥說來敘說人事和自然的天人關係。南宋莆人李俊甫《莆陽比事》中的《青衣告夢、紫氣呈祥》條中載“紹興丁巳秋試揭榜,譙樓有紫氣光焰亘天,人異之。明年擢第十有六人,狀元黃公度,亞魁陳俊卿,參政龔茂良,果符前兆。”這段文字,把宋代莆田的人傑與地靈之兆相聯繫,足見莆田的標誌性建築古譙樓,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地理位置

位於福建莆田市城廂區中心文獻路上
古譙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