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蓮豆草(石竹科類的植物)

荷蓮豆草(石竹科類的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荷蓮豆草,別名: 穿線蛇、水青草、青蛇子、有米菜,拉丁文名:Drymaria diandra. 石竹科荷蓮豆草屬一年生草本,長60-90厘米。根纖細。莖匍匐,叢生,纖細,無毛,基部分枝,節常生不定根。葉片卵狀心形,托葉數片,小形,白色,剛毛狀。聚傘花序頂生;苞片針狀披針形,邊緣膜質;花梗細弱,短於花萼,被白色腺毛;萼片披針狀卵形,蒴果卵形,種子近圓形,表面具小疣。花期4-10月,果期6-12月。

圖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
一年生草本,長60-90厘米。
根莖
根纖細。
莖匍匐,叢生,纖細,無毛,基部分枝,節常生不定根。
葉片卵狀心形,長1-1.5厘米,寬1-1.5厘米,頂端凸尖,具3-5基出脈;葉柄短;托葉數片,小形,白色,剛毛狀。
花果
聚傘花序頂生;苞片針狀披針形,邊緣膜質;花梗細弱,短於花萼,被白色腺毛;萼片披針狀卵形,長2-3.5毫米,草質,邊緣膜質,具3條脈,被腺柔毛;花瓣白色,倒卵狀楔形,長約2.5毫米,稍短於萼片,頂端2深裂;雄蕊稍短於萼片,花絲基部漸寬,花葯黃色,圓形,2室;子房卵圓形;花柱3,基部合生。
蒴果卵形,長2.5毫米,寬1.3毫米,3瓣裂。
種子近圓形,長1.5毫米,寬1.3毫米,表面具小疣。
花期4-10月,果期6-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1 900 (-2 400) 米的山谷、雜木林緣。

分布範圍

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南、雲南、西藏(樟木)。
日本、印度、斯里蘭卡、阿富汗,非洲南部也有。模式標本采自爪哇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全草入藥,有消炎、清熱、解毒之效。
【來源】:荷蓮豆草屬植物荷蓮豆草Drymaria diandra Blume [D. cordata auct. non (L.) Willd.]的全草。夏秋采,洗淨鮮用或曬乾。
【性味歸經】:微酸、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通便,活血消腫,退翳。用於急性肝炎,胃痛,瘧疾,翼狀胬肉,腹水,便秘;外用治骨折,瘡癰,蛇咬傷。
【用法用量】:2~3錢。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