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爾德林的頌歌 《日耳曼尼亞》與《萊茵河》

荷爾德林的頌歌 《日耳曼尼亞》與《萊茵河》

《荷爾德林的頌歌 《日耳曼尼亞》與《萊茵河》》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 馬丁·海德格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荷爾德林的頌歌 《日耳曼尼亞》與《萊茵河》
  • 作者:[德] 馬丁·海德格爾
  • 出版時間:2018年5月1日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387 頁
  • ISBN:9787100159173 
  • 定價:102 元
  • 裝幀:精裝
  • 叢書:海德格爾文集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海德格爾全集第39卷《荷爾德林的頌歌與》,系海德格爾1934/35年冬季學期弗萊堡講課稿。 海德格爾一向推崇詩歌,認為思想和詩歌是技術時代兩種通達本真生活的基本方式。思想與詩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切近語言的本質。在對詩歌作品的解讀中,荷爾德林毫無疑問占據著海德格爾思想的中心。在海德格爾看來,荷爾德林是西方思想另一開端中的先行者。當下時代必須首先學會傾聽荷爾德林的詩才有可能展開一個局臭新的未來。 海德格爾一生開設過三次解讀荷爾德林的課程,本卷作品是第一次解讀。同時,本卷也是海德格爾納粹校長事件後第一次轉向詩歌作品。本卷和同時期的《形上學導論》、《哲學論稿》、《藝術作品的本源》(危料求膠都已有中譯本,前兩種由商務出版)具有緊密關聯。對於理解海德格爾在政治失敗後的思想變化,本卷具有重要意義。 在本次講授課中,海德格爾分別討論了詩歌與語言,基本情緒...(展開全部) 海德格爾全集第39卷《荷爾德林的頌歌與》,系海德格爾1934/35年冬季學期弗萊堡講課稿。 海德格爾一向推崇詩歌,認為思想和詩歌是技術時代兩種通達本真生活的基本方式。思想與詩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切近語言的本質。在對詩歌作品的解讀中,荷爾德林毫無疑問占據著海德格爾思想的中心。在海德達邀慨格爾看來,荷爾德林是西方思想另一開端中的先行者。當下時代必須首先學會傾聽荷爾德林的詩才有可能展開一個新的未來。 海德格爾一生開設過三次解讀荷爾德林的課程,本卷作品是第一次解讀。同時,本卷也是海德格爾納粹校長事件後第一次轉向詩歌作品。本卷和同時期的《形上學導論》、《哲學論稿》、《藝術作品的本源》(都已有中譯本,前兩種由商務出版)具有緊密關聯。對於理解海德格爾在政治失敗後的思想變化,本卷具有重要意義。 在本次講授課中,海德格爾分別討論了詩歌與語言,基本情緒,詩人作為半神,作為存在之核心機制的爭執等問題,並且第一次以系列的方乃承兆式解讀了赫拉克利特殘篇。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國著名哲學家,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張振華,1982年9月生,上海南匯人。200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1年訪學於德國弗萊堡大學。 譯著: [德]特拉夫尼著,《海德格爾導論》(第一譯者),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年。 發表論文: 1,“從古典希臘哲學到早期希臘思想——再論海德格爾思想的轉向”,載於《現代哲學》,2012年第1期。 2,“試論黑格爾《安提戈涅》解釋”,載於《同濟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同時收於《德意志思想評論》第5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年。

圖書目錄

先行說明
導言
第1節 對講授課的開始、處理方式及進程的說明
a)有關開始方式。開端與開始
b)有關一般方式。作詩與運思
c)有關具體方式。詩人的詩性此在
第一部分 《日耳曼尼亞》
第一章 預備性的沉思:詩歌與語言
第2節 接近作為現成讀物的詩歌的臨時道路
a)道說之擺盪結構作為語詞甄趨趨汗選和詞序安排的本源
b)詩歌的“內容與形式”,“形象化的呈現
c)荷爾德林的”世界觀
第3節 移入到作詩的力量之域
a)詩歌在各民族的此在中的支配性運作
b)以勞作的方式對詩歌進行通盤巡檢,以此作為反對著我們自身的鬥爭
c)兩處文本問題
第4節 論詩歌的本雅兆謎質
a)通行的詩歌觀念:詩歌作為體驗的表達現象
b)“dichten”一詞的起源
c)作詩作為指引著的令敞開的道說樣式
d)作詩作為對諸神之暗示的接納,並將其進一步暗示到民族之中
e)日常假象與詩歌之存在
f)詩歌,不是業績,而是綻出性地直臨存有
g)詩性的道說與思想性的道說
第5節 在對話的漩渦中對“我們”的追問
a)在對古老諸神的拒絕中的“我”
b)“我們”船船紙凝,男人與雄鷹。對語言的言說
c)詩節的各個開頭
d)當今人類與希臘人及其諸神的關聯
e)“我們是誰?”的問題
第6節 從時間問題的視域而來對“我們”的規定
a)個體的可計算的時間與諸民族的源初時間
b)諸民族的歷史性時間作為創造者的時間
c)文本問題:《帕特莫斯》的不同版本
d)兩種永恆概念
e)本質上的長的時間
f)創造者的認識,何時不是真實者發生的時間
g)我們是什麼與我們是誰這兩個問題之間的區別
h)參與到詩歌之中
……
第二部分 《萊茵河》

作者簡介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國著名哲學家,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譯者簡介:張振華,1982年9月生,上海南匯人。200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1年訪學於德國弗萊堡大學。 譯著: [德]特拉夫尼著,《海德格爾導論》(第*譯者),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年。 發表論文: 1,“從古典希臘哲學到早期希臘思想——再論海德格爾思想的轉向”,載於《現代哲學》,2012年第1期。 2,“試論黑格爾《安提戈涅》解釋”,載於《同濟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同時收於《德意志思想評論》第5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年。
第一部分 《日耳曼尼亞》
第一章 預備性的沉思:詩歌與語言
第2節 接近作為現成讀物的詩歌的臨時道路
a)道說之擺盪結構作為語詞甄選和詞序安排的本源
b)詩歌的“內容與形式”,“形象化的呈現
c)荷爾德林的”世界觀
第3節 移入到作詩的力量之域
a)詩歌在各民族的此在中的支配性運作
b)以勞作的方式對詩歌進行通盤巡檢,以此作為反對著我們自身的鬥爭
c)兩處文本問題
第4節 論詩歌的本質
a)通行的詩歌觀念:詩歌作為體驗的表達現象
b)“dichten”一詞的起源
c)作詩作為指引著的令敞開的道說樣式
d)作詩作為對諸神之暗示的接納,並將其進一步暗示到民族之中
e)日常假象與詩歌之存在
f)詩歌,不是業績,而是綻出性地直臨存有
g)詩性的道說與思想性的道說
第5節 在對話的漩渦中對“我們”的追問
a)在對古老諸神的拒絕中的“我”
b)“我們”,男人與雄鷹。對語言的言說
c)詩節的各個開頭
d)當今人類與希臘人及其諸神的關聯
e)“我們是誰?”的問題
第6節 從時間問題的視域而來對“我們”的規定
a)個體的可計算的時間與諸民族的源初時間
b)諸民族的歷史性時間作為創造者的時間
c)文本問題:《帕特莫斯》的不同版本
d)兩種永恆概念
e)本質上的長的時間
f)創造者的認識,何時不是真實者發生的時間
g)我們是什麼與我們是誰這兩個問題之間的區別
h)參與到詩歌之中
……
第二部分 《萊茵河》

作者簡介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國著名哲學家,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譯者簡介:張振華,1982年9月生,上海南匯人。200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1年訪學於德國弗萊堡大學。 譯著: [德]特拉夫尼著,《海德格爾導論》(第*譯者),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年。 發表論文: 1,“從古典希臘哲學到早期希臘思想——再論海德格爾思想的轉向”,載於《現代哲學》,2012年第1期。 2,“試論黑格爾《安提戈涅》解釋”,載於《同濟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同時收於《德意志思想評論》第5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