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蛀蒂蟲,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屬鱗翅目、細蛾科。 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福建、台灣等少區的荔枝、龍眼產區,以幼蟲為害荔枝、龍眼的背後嫩葉主脈、花穗,在幼果膨大期蛀害果核,果實發育後則蛀害果蒂,導致幼葉中脈變褐色、表皮折裂、花穗頂端枯死、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荔枝蛀蒂蟲
- 拉丁學名: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
- 別稱:爻紋細蛾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In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鱗翅目
- 科:細蛾科
- 屬:Conopomorpha
- 種:荔枝蛀蒂蟲
- 分布區域:廣西、廣東、福建、台灣等
種群分布,種屬,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防治方法,
種群分布
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福建、台灣等少區的荔枝、龍眼產區,以幼蟲為害荔枝、龍眼的背後嫩葉主脈、花穗,在幼果膨大期蛀害果核,果實發育後則蛀害果蒂,導致幼葉中脈變褐色、表皮折裂、花穗頂端枯死、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
種屬
荔枝蛀蒂蟲屬鱗翅目、細蛾科。
形態特徵
成蟲
為一種小型蛾子,體形大小與幼蟲期的營養有關,取食果實的,雌蛾體長4-5.1毫米,翅展12毫米左右;雄蛾體長3.2-3.5毫米,翅展8-9毫米。頭、胸部背面的鱗毛為灰白色。觸角絲狀,長度為體長的2倍以上,灰黑色。前翅狹長灰黑色,從內緣中部至外緣的緣毛長,灰黑色;自基部1/3處,有一條從前緣伸向外緣,將近內處又轉回前緣中部,形成有兩度曲折較寬的白色條紋,左右前翅併攏相接時,白色條紋呈“爻”字形;前翅末端的橙黃色區有3個白色光澤斑。後翅細長如劍,灰黑色;後緣中部的緣毛長,約為翅寬的4倍。腹部背面灰黑色,腹面銀白色,兩側各有數條黑白相間的斜紋。卵:橢圓形,長0.3-0.4毫米,初產時淡黃色,後轉橙黃色。卵殼上常有多行縱向排列的不規則刻紋或突起。
幼蟲
扁筒形,末齡幼蟲體乳白色。體長6.5-11毫米不等。上顎具小齒6枚,第3枚最大。腹足3對,位於第4-6腹節。
蛹
體長為6-7毫米。初蛹期為淡黃綠色,後逐漸變為黃褐色,近羽化時翅芽呈黑褐色且透見斑紋。頭部額區有一尖銳的突起。觸角芽長度約為體長的1.7倍。
生活習性
此蟲在福建福州一年發生6-7代,廣東的珠江三角洲發生10-11代,在廣西的玉林年發生12代,此蟲冬期多以幼蟲在荔枝、龍眼的冬梢和早熟品種的花穗頂端軸內越冬。冬春代成蟲多於上午羽化,其餘各代成蟲在下午開始羽化,晚上8-10時為羽化盛期。成蟲晝伏夜出,白天在樹冠內枝桿等隱蔽處靜伏,受驚擾作短暫飛舞后盛期在羽化後復停息在原樹或鄰近的樹冠內。羽化後次日凌晨交尾,交尾盛期在羽化後的第3天早晨。產卵前期2-4天,產卵活動多在晚上11-12時,卵多產在頂芽的葉脈間、葉腋、嫩葉柄基部、或幼果的中下部果皮、或近成熟和成熟果實的果蒂上;每雌花果期平均產卵133-157炷,多的達223粒,3-5天內產完。卵歷期,冬春季為4-5天,5-10月為1.5-2天。初孵幼蟲自卵殼直接蛀入寄主組織內。嫩葉受蛀風吹草動脈變褐色,乾枯破裂;花穗受害,頂端枯死;果實被蛀害,造成落果或品質下降。幼蟲歷期,冬春季為21-30天,5-10月最長約13天,最短7天,平均10-11天。整個取食期均在蛀道內,蟲糞也留在蛀道中和果蒂上。老熟幼蟲從被害部的蛀誕內爬出,吐絲下垂至樹冠下部葉片或地面雜草或地面枯葉上吐絲結繭化蛹;在落果內的幼蟲爬離果後在地面雜草或地面枯葉上化蛹。蛹歷期,冬春季20-26天,5-10月4.8-9天。成蟲歷期,冬春季為5-13天,5-10月為4-7天。
此蟲在廣西的桂西南地區終年可發生為害,但於5-12月為其種群數量較多的時期,其中在5月中下旬對夏梢和早熟荔枝果實、5月底至6月上旬對早中熟荔枝果實、6月下旬對夏延秋梢和中晚熟荔枝果實、7月下旬至8月初對中晚熟龍眼果實、10-11月對果樹的二次秋梢等為害較重。
雌成蟲一般選擇在頂芽已經萌動的小葉主脈搏上、花穗軸的先端、荔枝果實表皮顏色由深綠變為淡黃綠色和果蒂周圍表皮現淺紅色的果實上產卵。龍眼果實的果皮顏色由深黃褐色變成淡黃褐色,或其種核顏色變為紅至紅褐色(大烏品種)、紅褐色(石硤品種)和黑褐色(儲良品種)時,著卵率較高。
一般在早、中、遲熟品種混栽的果園,早熟種先受害,隨後再轉入中、遲熟品種混栽的果園,早熟種先受害,受害較嚴重。
此蟲的天敵主要有蜘蛛、螞、草蛉、蒂蛀蛾絨繭蜂(A-panteles sp.)、甲腹繭蜂(Chelonus sp.)、蒂蛀蛾白蜂(Phanerotoma sp.)、無後緣姬小蜂(Sphenolepis sp.)、扁股小蜂(Elasmus sp.)和一些致病微生物等。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加強栽培管理,合理用肥,促進新梢抽發整齊,並做好疏梢,可減少為害結合修剪和疏花,適當剪除蟲害梢、葉和短截花穗,冬季做好控制冬梢等工作,以減少蟲源。
生物防治
由於此蟲的天敵種類頗多,常年於6月下旬至10月寄生、捕食,對控制為害能直到一定作用,應注意保護利用。即在春梢期、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前和采果後,可少用或不要噴藥,以利於充分利用果園原有的天敵。
藥劑防治
在有此害蟲為害較嚴重的地區或果園,要根據果樹各品種物候期進行預測預報。在新梢期,尤其夏、秋梢期,每2-3天檢查頂芽和幼葉上的著卵量,當卵量比上次顯著嗇時,即可噴藥;在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期後開始進行坦蛹,掌握各代成蟲羽化達40%-80%時噴藥;在采果前40天左右,檢查果實上的著卵率,當著卵率達1%時開始噴藥防治;此外,在收果前20天、10天邊連續用藥二次。有效藥劑有:10%高效滅百可乳油5000倍液,或18%殺蟲雙300-400倍液加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50%巴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98%巴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8%樂期本乳油1500-2000倍液,或5%卡死克懸浮劑或10%滅百可或20%滅掃利或15%8817乳油或52.25%農地樂乳油或2.5%敵殺死乳油或2.5%功夫乳油2000-2500倍液,或30%雙神乳油1500-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