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尖細蛾

荔枝尖細蛾

昆蟲名,為鱗翅目,細蛾科。該蟲是荔枝蛀蒂蟲的近緣種,常與荔枝蛀蒂蟲、龍眼亥麥蛾混合發生、混合為害。分布於福建、廣西。寄主於荔枝、龍眼。以幼蟲為害幼葉和嫩梢,致葉端捲曲乾枯或枝梢萎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荔枝尖細蛾
  • 拉丁學名:Conopomorpha litchielle Bradley
  • 別稱:爻紋細蛾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鱗翅目
  • :細蛾科
  • 分布區域:福建、廣西等
形態特徵,成蟲,卵,幼蟲,生活習性,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形態與荔枝蛀蒂蟲極為相似,較難識別,但本種蟲體較小。另外荔枝蛀蒂蟲的前翅最末端的橙黃色區有三個銀白色光澤斑,這一特徵可將兩種細蛾區別開來。但這一特徵在蟲體乾燥時不易區分,較易區分的是荔枝蛀蒂蟲的前翅最末端的橙黃色區有一“Y”形的黑斑,而尖細蛾的該區有一呈“<<”狀的斑紋。
荔枝尖細蛾荔枝尖細蛾

近圓形較扁平,長0.25~0.3毫米,初產乳白色,略有反光,後轉為淡灰色,鏡檢卵殼,表面有不規則網狀花紋。

幼蟲

與荔枝蛀蒂蟲很相似,為害嫩葉的蟲體為青綠色,嫩梢內幼蟲為乳白至灰白色。

生活習性

尖細蛾在福建福州地區龍眼園內年發生約10代,世代重疊,以幼蟲在枝梢內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從越冬處爬出附近葉片上結繭化蛹,4月上中旬開始羽化產卵,卵多散產在新梢幼葉面的中脈兩側,占61.3%~89.1%,常一片葉有幾粒至十幾粒卵,部分卵產在葉柄基部或葉腋,極少產在頂芽上。初孵幼蟲從卵殼底蛀入寄主表皮取食汁液,從3齡起轉蛀寄主組織(包括嫩葉中脈、葉柄、嫩莖髓部)。被害嫩葉中脈,其外有若干個排糞孔,枯褐色,葉端捲曲乾枯;若葉片主脈粗大,幼蟲可在蛀道內取食至老熟;若葉片中脈較小,食料不足,幼蟲可轉另一片葉中脈或梢為害。初蛀入新梢內為害,外觀無為害症狀,但髓部變黑,內有黑褐色粉末狀蟲糞,隨著幼蟲長大,枝梢頂部出現萎縮,葉易脫落。幼蟲一般向梢頂幼嫩部分鑽蛀,一梢常有一頭幼蟲,多者3~4頭。幼蟲老熟後從蛀道爬出,在樹冠下層葉片上結繭化蛹。
此蟲在福建福州地區廣西南寧,每年分別於8~9月和7~9月發生數量較大;夏、秋季在幼年樹、苗圃中發生較普遍和嚴重。幼蟲期和蛹的天敵有扁股小蜂、甲腹繭蜂和絨繭蜂等,在卵期已發現有一種綠盲蝽吸食卵粒。

防治方法

防治荔枝蛀蒂蟲和防治龍眼亥麥蛾兼治了荔枝尖細蛾,故對尖細蛾為害一般不必進行針對性的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