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煙(原中國版畫家協會顧問)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荒煙(1920—1989年),原名張偉耀,廣東興寧興城鎮簸箕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荒煙
  • 出生地:廣東興寧
  • 出生日期:1920年
  • 逝世日期:1989年
  • 職業:版畫家
  • 畢業院校:興寧一中
  • 代表作品:荒煙木刻選
荒煙(1920—1989年),原名張偉耀,廣東興寧興城鎮簸箕村人。民國26年(1937年),在興寧一中念完國中,因家貧而離校參加抗戰宣傳工作,並開始學習木刻。民國28年4月,在香港《大公報》副刊《文藝》上發表第一幅作品《霧中行軍》,隨後又在《文藝陣地》上連續發表蕭紅小說《生死場》木刻插圖。抗戰時期,先在福建《大眾畫刊》編輯部工作,後往贛北與木刻界前輩羅清楨一起主編《華光日報》附頁《戰地真容》畫刊,民國31年到贛州《正氣日報》擔任美術編輯,並在贛州師範學校任美術教員。荒煙受蘇聯版畫家克拉甫兼珂嚴謹細緻的作品影響較深,形成了其“精刻細鏤”的風格。這一時期的作品多以戰爭和軍民生活為題材。其中,為人賞識的有《搜尋殘敵》、《飲馬歸來》、《渴》和《末一顆子彈》等。《末一顆子彈》曾送往英、美、印度等國參展,獲得好評,後被收入紐約出版的《中國木刻集》。解放戰爭三年間,荒煙從上海到台灣再到香港,生活很不安定。民國35年7月,聞一多在昆明被暗殺,荒煙懷著對聞的崇高敬意和對反動派極大義憤,刻出了《一個人倒下,千萬人站起來》版畫,發表在香港《大公報》上。同年冬,到達台北,創作了《淡水之冬》、《盲琴師》、《唱歌仔戲》等作品,對苦難人民寄予深摯的同情。民國37年底,荒煙從香港進入粵中游擊區,參加解放戰爭。全國解放後,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一直在北京《光明日報》文藝部任編輯。業餘時間,創作了題材廣泛的作品,如《漢水鐵橋工地》、《煉鐵爐大修》、《挖溝去》、《開水溝》、《在三峽鑽探》、《江之歌》、《雨後灕江》等,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反映了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和祖國大好河山的風貌。在1987年10月中國版畫家協會第七屆會員大會上,受聘為中國版畫家協會顧問。
作品集《荒煙木刻選》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1989年,荒煙在北京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