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荒村
踽踽荒村客1,悠悠遠道情2。
竹梧秋雨碧,荷芰晚波明3。
穴鼠能人拱4,池鵝類鶴鳴。
蕭條阮遙集5,幾屐了餘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踽踽(jǔ):形容獨自走路孤零零的樣子。
2.悠悠(yōu):閒適,閒散,自由自在。
3.芰(jì):古書上指菱。
4.穴鼠句:土穴中的老鼠有時也會直立起來學人打拱作揖。
5.阮(ruǎn)遙集:指東晉
阮孚。《世說新語》上講他平生最愛修制木屐(木頭鞋),一面還嘆息著:“不知道這一生要穿掉多少雙木屐。”
白話譯文
荒村中一個孤獨的過客,道路遼遠,四處漂泊。
經過秋雨的沖刷,翠竹梧桐更顯蒼蒼翠色。幾支荷花出水,照亮傍晚的水波。
那邊田鼠似乎向人作揖,池中的鵝鳴聲聲卻象仙鶴。
晉時的阮孚獨立橫秋,摩挲著心愛的木屐,餘生蕭索。
創作背景
倪瓚晚年,正逢元朝戰亂,四處漂泊,無以為家。此詩即倪瓚在元末戰亂避地東吳時,寫其飄流中的所見所感。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詩人眼中的荒蕪村莊的景色。此詩最大的特徵是:詩人雖然見到的是荒村,但憑他用畫家的眼光細膩地觀察、諦聽,卻勾畫出一幅村荒景不荒的誘人耐看的田園風光畫。
首聯緊扣詩題,詩人在此展示了初臨此地時,其心中孤寂的心情和此地蕭索的環境,在秋雨綿綿的傍晚時分,詩人拖著疲憊的身子,獨自來到一座荒村里。此時此景,“秋雨”、“傍晚”、“荒村”對一般人來說該是愁苦萬端了,但在身為畫家的詩人眼中卻是另一番景象。頷聯和頸聯是這些景象的具體描寫了,詩人是畫家,所以最初引起他注意的總是那些美好的、入畫的事物。他駕馭色彩的天性又促使他表現自己的感覺來描摹那些蒼翠欲滴的可愛植物,一個“碧”字,一個“明”字就將水靈靈郁蔥蔥的狀態描畫得淋漓盡致。所以,這幅“詩中畫”很是奇妙動人。而在尾聯中,詩人又竭力追求他的超脫。“阮遙集”即用東晉阮孚之典,詩人在此讚賞阮孚瀟灑的風度,意為要追從他那樣的生活,不使紛擾的塵世萬物縈繞於心,這足見詩人是個性格爽朗的樂天派。此以阮孚自比,非常形象地表現了他那種獨立孤行的人格。
全詩對仗工整,讀來朗朗上口。順序寫來,一張一弛,即按詩人的感受依次敘述從憂鬱之情到美好的秋色,又從荒寂村景到超脫之念。淡雅自然表現了他詩歌的一貫特色。且詩人善用色彩:碧綠竹梧、紅艷荷花、嫩綠菱葉、明亮池波、雪白大鵝等等;又善用情調:“鼠能人拱”、“鵝類鶴鳴”等描寫,把荒村野店寫得生氣勃勃。
名家點評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總編輯
李夢生:“竹梧”一聯,冷眼旁觀,似不食人間煙火;繼“穴鼠”一聯,仍以白描出之,而漸見戰亂鄉村之殘頹;至“蕭條阮遙集”兩句,始迸發出人事蕭條、浮生無常之深慨。蓄勢漸發,於情則有迴腸盪氣之概於文則有剝繭抽絲之妙。古人有“暗說則深,明說則淺”之論,本詩中間兩聯對“荒村”景象的描寫,堪稱“暗說則深”的佳例。(《律詩三百首:圖文本》)
上海譯文出版社文學編輯室編審
沈維藩:看來,詩人而兼畫家者,到底有些不尋常,一座“荒村”經了他的點染,也換了精神。不過,這與其歸功於他的筆,還不如歸功於他的襟懷,那與簡淡畫風一脈相通的恬淡襟懷。(《元明清詩三百首鑑賞辭典》)
作者簡介
倪瓚(1301—1374年),初名倪珽,字泰宇,別字元鎮,號雲林子、荊蠻民、幻霞子,江蘇
無錫人。元末明初畫家、詩人,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倪瓚家中富有,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書法從隸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有《
清閟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