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防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荊防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略六書》卷三十。具有清瀉肝熱,通達肝氣之功效。主治產後離褥太早,冒風致濕,經絡不能流通,遍體浮腫,脈浮澀者。

基本介紹

  • 名稱:荊防散
  • 別名:荊防飲《馮氏錦囊?外科》卷十九
  • 出處:《醫略六書》卷三十
  • 功用:清瀉肝熱,通達肝氣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重要文獻摘要,各家論述,注意事項,

組成

荊芥一兩半,防風一兩半,米仁(炒)五兩,通草四兩,川芎八錢,茯苓三兩,陳皮一兩半,香附(醋炒)一兩半,紫蘇一兩半。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為散。每服三錢,生薑皮湯送下。
2、現代用法:上藥共研為細末。1次6g,1日3次,飯後熱湯調服。

功用

清瀉肝熱,通達肝氣。

主治

產後離褥太早,冒風致濕,經絡不能流通,遍體浮腫,脈浮澀者。

方義

荊芥理血疏風,防風疏風濕,米仁健脾氣以滲周身之濕,紫蘇理血氣以泄遍體之風,川芎入血海行血滯;香附調氣海行氣滯;通草利濕通肺氣;茯苓滲濕和脾氣;陳皮利中氣調胃氣。為散姜皮湯下,使風邪和解,則經絡清和,脾胃健運,濕無不化。何遍身浮腫有不退乎。

重要文獻摘要

《中醫女科十大名著》:“荊防散治浮腫,脈浮澀者。荊芥兩半,防風兩半,米仁(炒)五兩,通草四兩,川芎八錢,茯苓三兩,陳皮兩半,香附(醋炒)兩半,紫蘇兩半。制為散,姜皮湯下三錢。產後離蓐太早,冒風鼓濕,經絡不能流通而遍體浮腫,謂之風腫。荊芥理血疏風,防風疏風燥濕;米仁健脾氣以滲周身之濕,紫蘇理血氣以泄遍體之風;川芎人血行血滯,香附調氣海行氣滯;通草利濕通肺氣,茯苓滲濕和脾氣;陳皮利中氣,調胃氣也。為散,姜皮湯下,使風邪外解,則經絡清和而脾胃健運,濕無不化,何遍身浮腫有不退乎。”
《中國中醫特治新法大全》:“荊防散治療跟骨刺。主治:跟骨刺。處方:荊芥15g,防風20g,透骨草20g,沒藥10g,烏藥10g,血蠍5g,當歸10g,乳香5g,石菖蒲10g,三七粉5g。用法:嚴格按照山東省中草藥炮製規範進行加工炮製,荊芥、防風、透骨草、烏藥、當歸、石菖蒲放入乾燥箱內烘乾,粉碎過篩,將沒藥、血蠍、乳香共研細粉,三七粉按照配製散劑的方調勻備用。縫製與鞋底大小合適小布袋,將藥粉裝入袋內,放入鞋內4~6個月即能治好跟骨刺。療效:上方治療16例,治癒率達95%。來源:牛克訓,山東魯南化肥廠職工醫院”
《動物內科疾病》:“外感風寒引起者,宜疏風散寒、宣肺止咳。可選用荊防散合止咳散加減:荊芥、紫苑、前胡各30g,杏仁20g,蘇葉、防風、陳皮各24g,遠志、桔梗各15g,甘草9g,共研末,馬、牛(豬、羊酌減)一次開水沖服。也可用紫蘇散:紫蘇、荊芥、防風、陳皮、茯苓、桔梗各25g,姜半夏20g,麻黃、甘草各15g,共研末,生薑30g、大棗10枚為引,馬、牛(豬、羊酌減)一次開水沖服。”

各家論述

施慧:風熱型發病驟然,皮疹呈紫藍色扁平多角形丘疹,瘙癢無度,煩急不寧,舌質紅苔薄黃,脈數。證屬風熱外侵,鬱結腠理,治以清熱消風止癢法。常用荊防散減。用藥:防風10g,蟬衣6g,荊芥6g,龍膽草6g,蒲公英10g,白鮮皮10g,地膚子10g,刺蒺藜10g,苦參6g,炒黃柏6g,土茯苓30g,炒梔子6g,地丁10g,苡仁30g。(《施慧文集? 醫學卷》)
史昌河:中醫辨證論治(1)蟲邪犯表症狀:皮膚丘疹或斑丘疹,或水皰疹,局部紅腫瘙癢難忍,遇熱尤甚,畏寒發熱,脈浮或浮數。治法:疏散風邪,清熱解毒。方藥:荊防散加減。組成:荊芥、防風、僵蠶各10g,金銀花15g,蟬蛻6g,百部20g,苦參、白蘚皮各12g,生甘草9g。若水皰疹流水較多者加蒼朮、薏仁;熱盛者加黃芩、大黃。(《傳染病新治》)

注意事項

忌食辛辣溫燥,調暢情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