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史載之方》卷上。主治肝涎與血相聚,兩脅下非時氣痛不安,如生積聚,腹中鼓動,搖悶不安,甚則生氣塊,上沖咽喉,頭目俱進,口舌膠粘,小便赤黃,衝心而痛,夜臥不安,脈洪大沉實而有骨力。
基本介紹
- 名稱:荊芥散《史載之方》
- 出處:《史載之方》卷上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加減化裁,
組成
荊芥穗、連翹、羌活、牡丹皮、黃芩、杏仁、當歸、芍藥、山梔子、大黃(醋煮)、蔓荊子各一分。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水一盞,加生薑一片,半夏末少許,同煎,取三四沸,食後和溶服。
主治
肝涎與血相聚,兩脅下非時氣痛不安,如生積聚,腹中鼓動,搖悶不安,甚則生氣塊,上沖咽喉,頭目俱進,口舌膠粘,小便赤黃,衝心而痛,夜臥不安,脈洪大沉實而有骨力。
加減化裁
大府不甚秘,減大黃;若大府秘甚,酌量加服大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