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至元13年(1276年),置荊湖北道宣慰司,治常德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年廢。 ...... 元世祖至元13年(1276年),置荊湖北道宣慰司,治常德路。明洪武元年...
黃河與長江流域的六道(山東東西道、河東山西道、淮東道、浙東道、荊湖北道、湖北道),官署名為宣慰使司,設宣慰使、同知、副使等官。邊陲地區的官署名稱宣慰使司...
白洋屬江北夷道縣屬後梁。隋開皇七年(公元587年)屬峽州。唐初縣仍屬夷道縣。宋朝時,屬荊湖北路峽州夷陵郡。元代,屬荊湖北道宣慰司山南江北道峽州路,隸...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安陸仍為德安府治,隸荊湖北道宣慰司。至1278年,德安府領五縣一州,即安陸、應山、孝感、應城、雲夢和隨州,同時析應山縣隸隨州。1281年...
據<明史地理>記載,沔陽州為元沔陽府,屬荊湖北道宣慰司。洪武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州治玉沙縣省入,直隸湖廣布政司,尋直隸河南。二十四年六月還直隸湖廣。嘉靖十...
元至元十五年,改荊門府為荊門州,屬荊湖北道宣慰司。明初屬荊州府。嘉靖十年(1531年),荊門州隸屬承天府。清順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荊門州屬安陸...
宋朝時,宜都縣屬荊湖北路峽州夷陵郡。元代,宜都縣屬荊湖北道宣慰司山南江北道峽州路,隸河南行省。明代,宜都縣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夷陵州。...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荊門軍為荊門府,屬河南行省;天曆時期,降府為州,屬荊湖北道宣慰司,仍領長林、當陽二縣。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 )降荊門州為...
至元十三年(1276)歸附,復徙故治,屬湖北道宣慰司;十八年(1281)直屬鄂州行省,三十年(1293)改屬黃州路,後改屬荊湖北道宣慰司。...
元天曆元年(1328年),降府為州,屬荊湖北道宣慰司,掇刀屬荊門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荊門州為縣;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當陽縣入荊門縣;明洪武十三年(...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荊門軍為荊門府,屬河南行省;天曆時期,降府為州,屬荊湖北道宣慰司,仍領長林、當陽二縣。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 )降荊門州為...
荊湖北道,中興路置。 湖南道。天臨路置。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秩從二品,使三...所在有隸諸路及宣慰司、行省者,有直隸省部者,有統州縣者,有不統縣者,其制...
乙巳,廣南西道宣慰司招降雷、化、高三州。宋文天祥以弟璧及母在惠州,乃趨之,...沅、靖、鎮遠等郡與蠻、獠接壤,民不安業,命達春、程鵬飛並為荊湖北道宣慰使...
丘崗沖溝區和平原湖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過境河流主要有...五代時期,荊門為荊南國所據。後晉天福五年(公元940年),設荊門軍,領長林縣。...
紹興三年(1133年),隸孝感縣,復屬荊湖北路德安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隸孝感縣,屬黃峴關使德安府。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年),隸孝感縣,屬荊湖北道宣慰司德安...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安陸仍為德安府治,隸荊湖北道宣慰司,至1278年,析應山縣隸隨州,府領四縣,即安陸、孝感、應城、雲夢,州領二縣,即隨縣、應山縣。1281年...
大德十一年(1307),授荊湖北道宣慰司照磨,兼承發架閣。朝中公卿聞其名,留補刑部宗正曹屬,轉秘書監校書郎、著作郎。延祐六年(1319)改翰林修撰兼國史院編修...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隸荊湖北路,屬德安府。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隸安陸鎮撫使。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隸荊湖北道宣慰司德安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
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當陽境內的趙家湖、馬家林、劉家河、楊家河等地,先後發掘...不久,將荊台併入當陽縣,屬南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當陽改稱基州,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