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表演形式,表演道具,伴奏樂器,唱腔特點,角色行當,化妝特點,代表劇目,分布地區,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活動,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荊河戲起源於明初永樂年間。永樂二年(1404年),湖北沙市已有荊河戲演出,時稱“楚調”。
洪熙元年(1425年),華陽王封藩來澧州,隨行帶來私家戲班,擁有幾十個樂戶及大量劇本,經常在華陽府演出。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
袁中道曾看楚調《金釵》演出。
明末清初,秦腔戲班隨李自成軍來到澧州,藝人們四處流散,到清代初年基本完成了楚調與秦腔的“南北結合”,形成荊河戲彈腔的“南北路”,荊河戲基本成型。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顧彩在《容美紀游》中提到的“終帶楚調”,就是指當時流行於澧水一帶的荊河戲。
清威豐、同治時期(1851年-1874年),在荊河戲的活動中心湖南澧州和湖北長沙市等地,就有三泰、三元、泰壽、文化、同樂、長壽、同福等20多個班社從事專業演出活動。清末至辛亥革命以後的二十多年裡,又相繼成立了30多個班社,是荊河戲的昌盛時期。
鹹豐至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間,確知名稱的荊河戲科班共創辦了67起,戲班共建立了52個。荊河戲早期以唱廟戲、會戲和草台戲為主。
辛亥革命以後,部分城鎮先後修建了戲院,但除了少數荊河戲班進城駐院演出外,大多數戲班仍長期在農村演唱。
抗日戰爭爆發後,荊河戲受到極大的影響和摧殘,據不完全統計,到解放前夕,荊河戲只剩永樂、翊武、松秀、同樂、新華等五個戲班。抗日戰爭期間荊河戲被叫作楚劇、漢劇、湘劇。
1954年,湖南省文化廳對全省民間職業劇團定點安排,正式定名荊河戲。
文化特徵
表演形式
荊河戲的傳統做功,各行均有一套表演形式和基本功法。如走:生角多走方步,花臉多邁八字步,旦角多走驕步,丑角多走蹦步,富老且走大方步,窮老且走小方步。站:生角、花臉兩腳呈小八字形,全身面朝一方,挺胸收腹站“塊碑”;旦角兩腳呈丁字形,身軀微側站“風擺柳”;穿褂的丑角,則扭曲身子站“猴兒抱樁”。坐:花瞼要坐得高(椅上要加墊包),生角要坐得穩(端坐椅上),旦角要坐得空(側身坐小半邊椅子)。舉手“開山字”:花臉過頭,生角齊眉,小生、丑角平肩,旦角平胸。用指:花臉用虎爪,生角用龍爪,旦角用菊花指或蘭花指。
荊河戲的表演講究內、外八塊的功夫。“內八塊”功夫指人物的喜、怒、哀、樂、驚、疑、痴、醉等內心情感,“外八塊”功夫則指雲手、站檔、踢腿、放腰、片馬、箭步、擺襠、下盤等八種外部形體程式動作。荊河戲以武戲見長,尤以各種姿態的“拗軍馬”、“抖殼子”最具特色。
表演道具
荊河戲各行用道具也有區別。如用扇:花臉用大摺扇,大開猛合,多在頭邊扇動;小生用小摺扇,輕開慢合,扇時不能過肩;旦角用團扇(後來用羽毛摺扇),一般不隨意扇動。用馬鞭:花臉多在前後揮動,生角多在左右搖耍,旦角是輕挑細撥,稍揚輒止。此外,荊河戲藝人還有所謂“花臉重架子、生角重步子、小生重腿子、旦角重腰、丑角重嘴和花臉的‘殼子’(臉)、生角的‘鬍子’、小生的‘翎子’、旦角的’子‘、老旦的’抓子‘、丑角的’矮子‘“的說法,是各行表演上的基本特徵。
伴奏樂器
荊河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有文武二場面。文場面包括胡琴、月琴、三弦、嗩吶、笛子等。武場面則包括堂鼓、大鑼、小鑼、馬鑼、雲鑼、頭鈸、二鈸和鉸子等樂器。馬鑼的傳統打法極為特別,是將鑼拋到空中再打的。
唱腔特點
荊河戲的舞台語言以荊州口語或澧州官話為主,唱腔具有高昂、響亮、氣勢宏大的特色,藝人們通過長期的“草台”演出鍛鍊出了特殊的高嗓音。唱腔根據不同的行當有所不同,鬚生多用“邊嗓”和“沙嗓”,小生、旦角用“假嗓”,花臉常用“本帶邊”,小花臉、老旦用“本嗓”。少數劇目的唱詞念白用川、陝、蘇、山西等地方方言,但少數唱呔腔的戲,如《三元會》《三搜尋府》,講白中有些字要仿山東音和蘇州音,如“人”念“林”,“白”念“拜”等。
角色行當
荊河戲的角色行當分生、小生、旦、老旦、花臉、醜六行。生分老生、雜生、正生、紅生四種,旦分正旦、閨門旦、花旦、武旦、搖旦五種,花臉則分大花臉、毛頭花臉和霸霸花臉三種。
生行主要是扮演掛須而不開臉的男性角色,分老生、雜生、正生和紅生。小生,俊扮不蓄鬚的青年男子,其戲路一般按人物穿戴分為紫金冠戲、二龍叉戲、包巾戲、紗帽戲、公子巾戲和羅帽戲六類。旦角,分正旦、閨門旦、花旦、武旦、搖旦五種。老旦,扮演老年婦女,分貧富兩類,貧者拄竹棍,富者拄龍頭拐杖。花臉,分大花臉、毛頭花臉和霸霸花臉。大花臉扮演地位顯赫,年紀較大的角色;毛頭花臉,指戲中居次要地位的花臉;霸霸花臉,多系年歲較輕,個性剛直、勇猛、 暴躁一類角色。丑角,即小花臉,戲路很寬,上至帝王將相、公子少爺,下至流氓強盜、家院公丁、武夫俠士、樵夫牧童、花子媒婆等都能扮演。
化妝特點
荊河戲中的生角、老旦只須用黑色或白色填眉,不施脂粉;旦角要填眉畫眼,施粉塗紅;花臉、丑角要勾畫臉譜。花臉的臉譜分粉臉、雜臉、三塊瓦臉等六類,丑角的臉譜有老臉、豆腐乾乾臉、桃子臉、娃娃臉、爛臉等多種,此外還有紅生臉譜。在勾畫臉譜時,用紅、黑、白三種顏色作底色。常以顏色表現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徵。忠勇俠義者開紅臉,如關雲長;剛直無私者開黑臉,如包文拯;奸詐邪惡者開白臉,如秦檜、嚴嵩等。
代表劇目
荊河戲的傳統劇目較為豐富,保存下來的有五百多出,其中包括整本戲四百五十多出,散折戲六十多出。這些劇目基本出於元明雜劇傳奇、章回小說、民間故事,代表性劇目包括《百子圖》、《楚宮撫琴》、《大回荊州》、《雙駙馬》、《沙灘會》、《翠屏山》、《反武科》、《秦雪梅》、《三娘教子》、《一捧雪》、《四下河南》等。
分布地區
荊河戲流行於湖南省的澧縣、臨澧、石門、慈利、安鄉、津市、岳陽、華容、沅江、南縣、龍山、永順、桑植、大庸以及湖北省的松滋、江陵、公安、石首、監利、宜昌、當陽、枝江、長陽、宜都、鶴峰、來鳳、宜恩,貴州省的銅仁,四川省的秀山、酉陽等地。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研究荊河戲的興衰揭示了戲曲藝術與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民間習俗,與人們的心理、文化需求的關係,與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認同,有著十分積極的社會意義和人文價值。
荊河戲經過荊河藝人們長期的藝術實踐和積累,其劇目,聲腔,音樂表演等豐富多彩,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因而荊河戲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荊河戲故事敘述流暢,人物刻畫細膩,道白準確生動,唱詞形象精彩,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研究荊河戲的聲腔,曲牌,鑼鼓經,樂器使用,演奏技巧等,破譯音樂旋律中的密碼,對解讀戲曲音樂、聲腔的發展、流變具有重要的作用。
澧州荊河戲歷史悠久,當代仍保留有大量珍貴的原始曲牌、堂曲、打擊樂譜等,在語言學、民俗學、民族音樂史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傳承現狀
由於多種原因,湖南的5個荊河戲專業劇團,有4個已先後解散或解體,只剩一個澧縣荊河劇團還在艱難地支撐著。在此情勢下,搶救與保護荊河戲已是刻不容緩。
傳承人物
張又君,男,1938年2月出生,湖南常德人。2008年2月15日,張又君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南省澧縣申報。項目名稱:荊河戲。
蕭耀庭,男,1935年10月21日出生,湖南臨澧人。2008年2月15日,蕭耀庭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南省澧縣申報。項目名稱:荊河戲。
保護措施
1979年7月,常德地區戲劇學校設立荊河戲科,招收男女學員35名,保證了荊河戲的傳承不被打斷。
1962年3月-1963年7月,常德專員公署成立荊河戲遺產挖掘繼承工作委員會,挖掘記錄了荊河戲傳統劇本278個,以及全部彈腔音樂和部分曲牌音樂,並分別油印成冊。
1982年5月,湖南省文化局在常德舉辦常德漢劇、荊河戲教學演出,組織了省內4個荊河劇團的青年演員120人,向老藝人學習了傳統表演藝術,並在參加教學演出的24個劇目中,選出《醉歸》、《打跋》、《反武科》等9個劇目,進行了錄像。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2年9月6日,為紀念
蔣翊武就義99周年,大型荊河戲《蔣翊武》在湖南省澧縣舉行首場演出。
2014年3月25日,澧縣澧州荊河戲協會成立大會及專場演出活動在澧縣翊武影劇院舉行。
2018年6月,首屆荊楚文化旅遊節在凱樂大劇院舉行,荊河戲《大回荊州》在其中得到展示。
榮譽表彰
2018年6月,荊河戲《大回荊州》獲得首屆荊楚文化旅遊節“舞台藝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