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氏宴飲圖

荊氏宴飲圖

《荊氏宴飲圖》是長江流域以南地區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崖墓壁畫,也是四川省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繪畫及書法墨跡。《荊氏宴飲圖》,展現東漢時期貴族人家的宴飲習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荊氏宴飲圖
  • 創作年代:東漢
  • 畫作類型:壁畫
  • 壁畫高:65厘米至70厘米
  • 壁畫寬:75厘米至98厘米
  • 壁畫數量:共8
歷史發現,地理位置,藝術內容,藝術價值,保護措施,學界評價,

歷史發現

2002年初春,四川中江縣民主鄉(今屬中江縣繼光鎮)桂花村響灘河北岸,當地村民發現塔梁子山腰處幾座崖墓被盜,相關管理人員隨後循入墓中,發現了8副《荊氏宴飲圖》,至此掀開四川美術燦爛的一角。

地理位置

《荊氏宴飲圖》是四川省中江縣繼光鎮一處崖墓壁畫,在塔梁子崖墓群內。

藝術內容

在塔梁子崖墓群3號墓第三重墓室的左側石壁上,呈“田”字形的8幅壁畫歷經千年黑暗,依舊艷麗明朗。壁畫高65厘米至70厘米,寬75厘米至98厘米,內容豐富,向人們描繪了一場千年前的盛大宴會。透過上層第一幅壁畫,可以清晰看見4人。其中,峨冠博帶的荊文君與賓客2人跪坐於席上,面前各擺有盤,盤內置物。其中,左邊第1人站立,身著藍色長袍,袖口、領口描成紅色,左手執便面(漢代的扇子),右手捧棒,似為侍從。剩下的幾幅,雖然內容不同,卻都再現了宴飲的歡悅場景。
《荊氏宴飲圖》8幅圖以連環畫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東漢顯貴家族的興衰、遷徙及至宦海浮沉的故事,這種連環畫式的崖墓壁畫在我國其他地區尚無發現,國內絕無僅有。
《荊氏宴飲圖》畫面上方有墨書榜題,漢隸約200字,介紹墓主人身份、官職及家世等。這種漢代書法墨跡在四川是首次發現,在整個西南地區也是沒有在其他地方發現。墨書是珍貴的書法資料。四川過去雖屢有漢碑、漢刻出土,卻從未發現過墨書漢隸。漢碑漢刻由於題材所限,往往渾厚深沉,靜穆雍容。中江塔梁子的墨書漢隸是直接用毛筆在墓壁上書寫,筆勢生動,飄逸自若,無疑為人們打開了解漢隸的另一扇大門,殊為珍貴。

藝術價值

對全國來講,中江《荊氏宴飲圖》是“中國南方最早的壁畫”,“中國發現僅有的長字數墨書榜題的崖墓壁畫”,對四川來講,它是真正的“四川現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繪畫書法墨跡”,沒有之二。

保護措施

如今,為了防止氧化,中江塔梁子3號墓處於封閉中。不過,在德陽市中江博物館展出的《荊氏宴飲圖》複製品里,人們仍可以看見這些墨書的風采。

學界評價

《荊氏宴飲圖》的發現,填補了崖墓考古和南方地區漢代美術考古的一項空白,是中國漢代考古學的重要發現之一。”《四川美術史》作者唐林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