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民歌是湖北省的傳統民歌。荊楚地區正是現在的湖北省,荊楚文化因楚國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時期在江漢流域興起的一種地域文化,以“楚辭”著名,詳見荊楚文化。民歌是起源於或流傳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老百姓中間並成為他們獨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間文學的一種。勞動人民的詩歌創作,一般是口頭創作,口頭流傳,並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經過集體的加工。民歌的特點是表達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願望,具有強烈的現實性,是民族文藝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荊楚民歌
- 主要地點:湖北省
- 來源:《詩經》、《說苑》
- 種類:田歌、號子、山歌、情歌、燈歌
歷史淵源,民歌種類,民歌分類,演唱形式,民歌內容,荊州民歌內容,沔陽民歌內容,民歌分區,
歷史淵源
荊州是楚國郢都的所在地,是楚文化的中心。“郢人善歌”聞名於世。據載,約在“唐虞之世”就產生“楚歌”的雛形了,相傳帝舜南遊時彈五弦之琴,以歌“南風”。歌中唱道:“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到了周代初年,民歌更是在楚地盛行,僅《詩經》中記載的就有《漢廣》、《江有汜》等篇。劉向《說苑》中的《越人歌》是楚民歌向“楚辭體”發展的標誌。屈原在蒐集、加工、改造南方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楚辭》,其《離騷》的騷體形式,是從民歌的“楚聲”學來的,在藝術上開闢了民歌的發展道路,對荊楚民歌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據《湖北通志》載:“楚國南郢之地……楊歌,郢中田歌也。其別為三聲子、五聲子、曰樵聲,通謂之楊歌,一人唱,和者以百數。”
民歌種類
時至今天,民歌在荊楚大地廣為傳唱,種類繁多,有田歌、號子、山歌、情歌、燈歌、風俗歌等數十種,內容十分豐富。 在湖北江漢平原,農民種田必唱山歌,自古以來,相沿成習。荊楚田歌非常豐富,有薅草歌、打麥歌、車水歌(車水鑼鼓)、載秧歌、扯草歌等等。
民歌分類
民歌的分類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流布於荊楚境內民間音樂究竟有多少種類,每一種類中又有多少種形式?雖然經過了多年多次的調查,但至今恐怕誰也無法說得清楚。
一是因為民歌的種類繁多,種類與種類之間的界線難以劃分;二是因為民間音樂是在不斷地發展嬗變的,過去沒有形成的,現在形成了,或者正在形成之中。筆者以為,民歌的分類,只能是“大體”的區分,而不能“絕對”的劃線。
在討索過程中,文藝工作者,有以題材分類者,也有以音樂形態分類者。有的把民歌種類分得粗些,有的把民歌的種類劃得細些。分得粗的,把民歌分做“勞動號子”、“山歌”、“小調”三大類;劃得細的,把民歌劃分為“勞動號子”、“田歌”、“風俗歌”、“燈歌”、“小調”、“宗教歌”、“兒歌”等八類。
粗有粗的好處,細有細的優點,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分得粗的優點是輪廓線條清楚,劃得細的雖有眉清目秀的優點,但過細則會遇到介乎於二者之間,無法解釋與界定的“中間狀態”形式。比如“三棒鼓”它就具有多種牲征,故民歌蒐集者說它是“曲藝”,曲藝工作者說它是“雜技”,舞蹈工作者則說是舞蹈。
其實,對一種形式的看法不一,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並不影響民間音樂的存在與發展。你承認不承認,它照樣存在,你喜歡不喜歡,它照樣流傳。便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以個人的“好惡”去“取捨”,這樣往往會因個人不喜歡,或不能用自己的“理論”去“解釋”與“套合”,而排斥在我們的蒐集之外,扼殺了真正具有鄉土氣息的民間藝術形式。毛澤東同志說過:
人民生活中本來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這是自然形態的東西,但也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在這點上說,它們使一切文學藝術相形見絀,它們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民間歌唱由純而雜是一種自然現象,是民間音樂由“單純”而走向“融合”的一種必然規律。
“貴以賤為本,高以低為基”。
分類是認識與編輯民歌的一種方法,其目的在於“有機”、“有序”的排列各類民歌。但在實際演唱中民眾並不理會這種“劃分”。
在我省一些山區,民眾往往把民歌分成“喊”和“唱”兩大類,——山歌”在田裡“喊”,“小調”在屋裡“唱”。
筆者以為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它反映了“物以類聚”的這一普遍現象。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歌手在田裡喊山歌的同時,也往往夾唱小調,如“薅草鑼鼓”中的“月歌子”、“解歌”、“採茶”等就屬於小調一類。但山歌極少在屋裡喊,這卻是一種不爭的事實……
湖北山歌,尤其是鄂西山歌,聲調大多古、高亢、宛轉、優雅、嘹亮,語言平白樸實,常:呀、餵、衣、嘿、哎、嘛、噠等為輔助音詞,出現的稱謂多為“郎”、“姐”、“乾妹子”。那些具有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真切感人的纏綿情歌,在人們口中代代傳唱,象山野的泉水滋潤過多少青年男女孤寂的心靈。愛湖北的山歌,是愛她的媚而不俗,是愛她的清新芬芳,是愛她的旋律和言詞……
演唱形式
每種歌在各地又有多種不同的曲牌和演唱形式。如鐘祥的秧田鑼鼓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由專業歌師傅在田邊演唱,用鑼鼓伴奏,另一種由勞動者自唱自樂,無鑼鼓伴奏。
如沔陽民歌形式以七音、五音為主,間雜三音、四音,以至八音的句子不等,長短參差,錯落有致。大都採用比較的手法,其意境高遠,意味深長,富於哲理,且語言優美,清新自然,聲情並茂,幽默詼諧,悠揚流暢,有著豐富的藝術感染力。
民歌內容
荊州民歌內容
荊州民歌的內容相當廣泛,有歌頌黨和領袖的,有反映愛情生活、婚喪民俗的,也有調劑情緒逗樂的。楚紀南故城所在地及楚墓集中地的紀南、馬山、八嶺、川店等鄉,民歌相當豐富。江陵民歌五大調即喇叭調、夥計調、嘚調、叮噹調、啊吙調,樂曲聲調高亢,節奏明快,旋律優美,地方特色濃郁,在全國廣為流傳。江陵民歌道:“未曾開口喜在心,我唱個歌兒吐真情,唱個松柏萬年青,唱個星星永遠明,毛主席是我的大恩人。”
荊州各地自古就有用民歌表現婚禮儀式的習俗。如江陵的《拜堂歌》、監利的《撒床歌》、石首的《鬧洞房》等至今在民間廣為流傳。在松滋慶賀寺一帶還流傳著一種比較古老的《婚姻儀式歌》共30首,用民歌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婚姻儀式的全過程。此外,在荊州唱孝歌也很普遍。遇有喪事,歌師傅至喪家點燈設像,伴棺守夜,邊跳邊唱,稱為“跳喪舞”。以後改為圍桌坐唱,稱為“坐喪鼓”。喪鼓孝歌由於曲調委婉、纏綿動聽,歌師傅用來為長輩祝壽,稱為“壽三鼓”,以後又轉向茶社酒樓,成為一種賣唱曲藝形式,稱為“跳三鼓”,其功能逐步向娛樂方向發展。
荊州民歌異彩紛呈,生命力是無限的。今天,荊楚民歌從內容和形式都融匯進了中國歌謠大合唱的音旋律中,為我們的現代生活增添著美麗的光彩。
反映愛情婚姻生活的民歌在荊州各地數量最多。如江陵傳統民歌《火燒把》:“
郎在高山薅粟苗,
姐在家中把火燒,
磨子推,籮篩搖,
冷水調,豬油包,
鍋里焰,灶里燒,
腳踏門檻手叉腰,
口裡喊,手又招,
喊我的情哥回來吃火燒,
看我的火燒泡不泡。”
例如公安民歌《栽秧歌》:
泡種下秧一百一,
手拿黃秧七十七,
谷兒懷胎還要水,
姐兒懷胎還要郎,
郎是姐兒的救命王。”
把生產勞動與男女愛情緊密結合起來了。
在這類民歌中,既有反映小女婿的風俗給婦女帶來痛苦的,也有反對父母包辦婚姻,要求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
沔陽民歌內容
沔陽民歌內容十分豐富,據新修《沔陽志》截,大致可分為八種,即:號子、田歌、小調、燈歌、風俗歌、兒歌、革命歷史民謠、新民歌等。這些民歌大都產生於人民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表達了他們悲喜的情緒和憎愛的情感,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在蒐集到的大量沔陽民歌資料中,反映愛情和婚姻的占了絕大部分,幾乎是無處不有,無歌不有。如《哪裡有閒空回娘家》唱到:
油菜開花黃又黃呀兒喲。
爺娘接我回娘家呀啊。
只因地里忙生產,
我哪有閒空回娘家呀兒喲。
秧苗發芽青又青呀兒喲,
妹妹接我去送親呀啊。
栽秧割麥兩頭忙,
我哪有閒空去送親呀兒喲。
滿田棉花白又白
哥哥接我去做客
白天黑夜忙摘棉
我哪有閒工回家玩
告訴我的爹,告訴我的媽
不是姑娘不想家
等到今年豐收了
帶個喜訊看爹媽
如《私望郎》:
“上房女嬌娥
心中無奈何
忽然想起奴情歌,
一夜瞌睡睡不著”。
又如《摳欠門閂》:
“黑了黑了多早就黑了,
白扇把(呀)把門敲,
小么妹,(餵!餵!)
你的知心人(啦)來了(餵。)
小情哥,(餵!餵!)
妹在房中知(呀)道了(餵)。”
從上述兩首歌詞中,讓人看到了青年男女相親相愛的喜悅心情。
隨著勞動的種類不同,勤勞智慧的沔陽人民還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勞動號子,如打硪號子、打麥號子、搬運號子、拉縴號子、榨油號子等。尤其是打硪號子較為普遍,打硪又有抬硪與飛硪之分。打硪用四人、八人、十人不等,領唱時不打硪,眾唱時打硪。其歌詞大都為即興而作。根據打硪的速度可分為最慢的“四平調”;慢速的“高腔”;中速的“四塊皮”;快速的“海揚花”、“郎當調”;最快的“劃龍船調”等,其中以中速的用得最多。 如《打硪歌》:
“這山望著那山高,兩山合攏搭座橋,
橋上跑車通南北,橋下流水灌秧苗。”
沔陽民歌具有鮮明的語言特色。其語言質樸、清新自然,富有很強的幽默感。每當在那田間,林蔭樹下歌唱那一首首民歌時,總有一種如痴如醉的感覺。特別是那錯落有致的三言、四言、八言,以及用賦、比、興的手法,其意境高遠,意味深長,又是那樣的柔和、 美麗。如《繡荷包》女:“昨天賣貨的多今天賣貨的少賣貨的雜種死絕了。男:昨天買線的多,今天買線的少,買線的姑姑死絕了。”
這些罵人的話雖然罵的很絕,但其語言來源於生活之中。表面看上去好像是在你罵我,我罵你,其實質是相互在耍嬌,是表達愛幕之情的一種委婉屈折的方式。
流行在毛咀、三伏潭一帶的《薅草歌》,在沔陽民歌中最具有影響力,它是由主腔和號子組合而成的,一人領眾人合。領唱有主腔(高腔、悲腔、打鑼鼓),眾人接唱號子(陰陽火,拗驢子過橋等),其旋律優美動聽,享有江漢平原的田園風味。它的曲牌後來發展為荊州花鼓戲的主要唱腔。
沔陽民歌是民間的樂府,是愛情的音符,也是一部絕妙的鄉土教材,它不斷地在激勵人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
民歌分區
1.【 鄂東南色彩區】今鹹寧地區,以窄聲韻音調[SOL LA DO]、[LA DO RE]分布最多,旋法常作小六度、純四度的跳進。
2.【鄂東北】:今黃岡與孝感兩地區,多為低丘陵,有江南風景之致。受江南文化影響較多,音樂風格偏於婉轉優美。音調以“寬徵”聲韻的[SO LA RE]為主。其與鄂東南只有一江之隔,但民歌的音調與旋法,卻有明顯的區別色彩。
3.【鄂中南】:江漢平原,富饒的魚米之鄉。地理上北近襄陽,南近洞庭湖。音調以“大宮聲韻”為主。聲腔華麗優美。
4.【鄂西南】今宜昌與恩施兩地區。全區山巒重疊,峽谷縱橫,地勢險要,交通不便,語言很統一,屬西南官話區,與川東方言無異。音調“窄羽”聲韻[LA DO RE]的旋律為典型樣式。
5.【鄂西北】今襄陽和鄖陽兩地區,地處我國南北交匯線略偏南,自然風貌兼有南北景色,當地人的生活與風習也兼有南北特點,音樂風格在兼容並包基礎上略偏重於中原北方的風味,古人稱當地人“多秦音、好楚歌”。民歌旋法強調四度跳進,曲風較活潑開朗,有北音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