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3000多年前楚先王熊繹與湖北荊山地區人民劈荊斬棘,使楚國從一個弱小之邦發展壯大成“春秋五霸”的《荊山楚源》,具有很強的歷史性。該劇中描述的鄂西北一條由南折北而東的大荊山,反映的是襄陽市保康、南漳一帶荊山人民當時的生活,具有濃郁的襄陽特色,歷史性、地方性與觀賞性的結合,讓《荊山楚源》成為襄陽的一個文化品牌。
楚文化我們從“楚”字開始,就像小學生練字從一點一橫開始一樣。“欲速則不達”,因為楚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沉澱,變遷,同“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和“齊魯文化”一起共同組成了中華文化的主體--華夏文化(也稱漢文化)。
首先“荊”亦稱“楚”,荊,落葉灌木,葉有長柄,掌狀分裂,開藍色小花,其子“黃荊子”可入藥,保康一帶該叢木都出皆是,叫“黃荊條”。因此木最粗不過小碗粗,無法做木材用,有“千年鋸不成板,萬年架不了橋”的說法,據說經過石灰泡過可以編制農用品,但因沒有竹子的韌性好,一般只用於以前農村打薅,砍渣子,捆柴的楆子,或用於鋤頭,斧頭等農村工具的握把。又因其木表面光滑無刺,古時的行刑的杖棍多用此木如成語“負荊請罪”,其木細而直“幡柄”(旗幟的握柄)也多用黃荊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