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屍陣”一詞,最早出自《左傳》魯莊公四年的“楚武王伐隨”篇。 《左傳》原文:魯莊公四年,楚武王為荊屍陣成。春,王三月,楚武王荊屍,授師孑焉,以伐隨。
中國春秋時期楚武王所作之陣。因陣備於荊楚地屍陳,故此名。“楚武王以山澤車少人多,五十人為兩,百人為卒,十五乘為偏,偏後別有游闕,以三軍為正列,左右二廣為親戎二列荊屍陣也。”其陣可分卒伍陣列之法與行軍在途之法。楚編伍之法:50人為兩,百人為卒,15乘為偏,車配步卒為一兩一卒。全國共三軍,上軍、下軍為左右前拒,中軍居中央,左右有親兵本隊各一廣(偏),組成方陣。大陣後有游兵往來補缺,總計40乘。行軍時前軍為先鋒,頭戴茆草為號,右軍挾轅為戰備,若左軍棄茆草即知前軍遇敵,遂急追而進;後軍加強後備殿後。行軍之途,陣已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