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世紀80年代,草鞋村遺址被發現。
2007年11月至2012年1月,
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的前身)組織
廈門大學和
廣西師範大學的學生進行田野考古實習,對位於遺址西北部的作坊區共開展了兩次大規模的發掘。
2008年、2009年,在草鞋村西南側發掘出漢代大型窯址。
2010年5月初,在窯址的西北角不遠處又挖出連片的漢代方磚地面和水井等建築遺蹟。
2022年12月,開展保護棚內古窯址、水井等遺蹟的加固、除害和修復工作。
遺址特點
草鞋村遺址是一處古城址,城址周長約1300米,西面臨江,東、南、北三面城牆較平直,有護城河環繞,並與西門江相通,總面積近12萬平方米。發現有城牆、窯址和建築基址等遺存,大規模完整的漢代手工作坊遺蹟,有溝、作坊池、房址、囤泥坑和井等。
城址的漢代堆積分為四期,分屬西漢中期、西漢晚期、東漢早期、東漢晚期至三國時期。除第一期外,其餘各期出土的主要器物均為筒瓦、板瓦和陶器。從考古發掘的結果來看,西漢中期這一帶已有人活動。第二、第三期出現的手工業作坊,當是為就近滿足大量的建築材料需求。作坊區位於城址的一角,符合一般漢城的布局規律。到第四期時,作坊已廢棄,變為居址,出現用方磚鋪砌地面的大型建築。從城址的規模來看,應為合浦郡城,其始築的年代,或早至西漢晚期。城址沿江一側多已闢為魚塘,破壞嚴重,未發現城牆與碼頭遺蹟。
草鞋村分布有25座古代窯址,窯呈環狀分布在小嶺周圍,總分布面積約4300平方米。均依山坡或坡腳挖成,由窯門、窯床、煙道構成,窯壁為灰紅色燒結層。窯室窯內徑約3米,窯門直徑約1.5米,內多無包含物。
文物遺存
草鞋村遺址出土幾何印紋硬陶、筒瓦、板瓦、瓦當、陶罐、陶拍、器蓋、陶燈、銅鐓、銅鏃、鐵矛、鐵釘等一批文物。
文物價值
草鞋村遺址繼承和發展了大浪古城的城市功能,它的確認以及大規模、完整的漢代手工作坊遺蹟的發現,對考古學、歷史學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為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港口貿易、管理場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文物保護
1993年,草鞋村遺址被合浦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草鞋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10月12日,合浦漢墓群與漢城遺址(含草鞋村遺址)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草鞋村遺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西南側。
交通信息
自駕:北海市→南珠大道→向海大道→北海大道→合浦大道→廣南線→西門江東路→草鞋村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