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牡丹》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創作的《本草綱目》中的條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草部·牡丹
- 作者:李時珍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草部·牡丹
釋名
鼠姑、鹿韭、百兩金、木芍藥、花王。
氣味
(根皮)辛、寒、無毒。
主治
疝氣(覺氣脹不能動)。用牡丹皮、防風,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婦女惡血(血往上沖,臉紅易怒)。用牡丹皮半兩、乾漆(燒至煙盡)半兩,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傷損瘀血。用牡丹皮二兩、虻蟲二十一個(熬過),同搗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溫酒送下。
刀傷後內出血。用牡丹皮研細,水沖服少許。瘀血自尿中排出。
下部生瘡(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附方
牡丹的功用。在於清熱涼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腎、肝等經的伏火(陰火,相火)。治伏火,許多人多用黃櫱;其實,牡丹更勝於黃櫱。李時珍指出:牡丹只取紅、白兩色的單瓣者入藥,其他品種皆人工培育而成“氣味不純,不可用”紅花者偏於利,白花者偏於補。
作者簡介
李時珍(約1518~1593),明代傑出醫藥學家。字東璧,晚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蘄春)人。世業醫,父言聞,有醫名。念本草一書歷代註解者謬誤亦多,遂考古證今,辨疑訂誤,廣采博收群書,奮發編修。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歷時二十七載,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初刊於金陵。此書歸納脈象為二十七種,各撰體狀詩、相類詩、主病詩。另著有《奇經八脈考》,於奇經循行路線及證治規律闡發尤多。已佚醫著有《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瀕湖集簡方》等。次子建元,從父業醫,有醫名。父卒,獻《本草綱目》於朝廷。四子建方,精醫,中年入選太醫院醫士。弟子龐鹿門,傳其醫學;瞿九思,傳其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