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V型褐斑病

為害葉片和果實。老葉染病初生紫褐色小斑,後擴展為不規則形大斑,四周暗綠色至黃綠色,嫩葉發病從葉頂開始,沿中央主脈向葉基作V字形或U字形擴展,病斑褐色,四周濃褐色,病斑上常現輪紋,後期病部密生黑褐色小粒點,嚴重時全葉枯死,該病與輪斑病相似,需檢視病原進行區別。

基本介紹

  • 別稱:草莓V型褐斑病
  • 多發群體:草莓
  • 常見發病部位:葉片和果實
  • 傳播途徑:借風傳播
主要症狀,相關病原,傳播途徑,防治方法,

主要症狀

此病在老葉上初為紫褐色小斑,逐漸擴大呈褐色不規則形病斑,周圍常呈暗綠或黃綠色。在嫩葉上病斑常從葉頂開始,沿中央主脈向葉基作“V”字形成“U”字形迅速發展,構成“V”形斑,故稱“V”型褐斑病,病斑褐色,邊緣濃褐色,病斑內可相間出現黃綠紅褐色輪紋,最後病斑內全面密生黑褐色小粒(分生孢子堆)。一般1個葉片只有1個大斑,嚴重時從葉頂伸達葉柄,乃至全葉枯死。本病還可侵害花和果實,可使花萼和花柄變褐死亡,漿果引起乾性褐腐,病果堅硬,最後為菌絲所纏繞。

相關病原

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秋冬時產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借風傳播,引起草莓發病,溫室、塑膠大棚發病較重,冬季人工加溫後病情加重,早春蕾花盛期,溫室內外溫差大,光照較差,葉組織比較柔弱。露地栽培春季潮濕多雨地區易誘發該病流行,尤其是大水漫灌,可加大該病發生和流行。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福弱、芳玉發病重。新明星、達娜、高嶺等品種較抗病。晚道、紅鶴、春香、寶交等品種屬中間類型。

傳播途徑

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秋冬時產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借風傳播,引起草莓發病,溫室、塑膠大棚發病較重,冬季人工加溫後病情加重,早春蕾花盛期;溫室內外溫差大,光照較差,葉組織比較柔弱。露地栽培春季潮濕多雨地區易誘發該病流行,尤其是大水漫灌,可加大該病發生和流行。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福弱、芳玉發病重。新明星、達娜、高嶺等品種較抗病。晚道、紅鶴、春香、寶交等品種屬中間類型。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使其通風透光,不要偏施過施氮肥,適度灌水嚴防濕氣滯留。
(2)移植前清除種苗及重病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