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託里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哈薩克語稱為“棋托乎”。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託里縣境內流傳的芨芨草手工編織技藝,是各地哈薩克族婦女世代相傳的手工技藝。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圖案的內容豐富多彩,美觀大方,反映出哈薩克族人民的生活態度和審美觀 念。
2011年5月23日,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Ⅶ-5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託里縣
- 遺產編號:Ⅶ-54
- 保護單位:託里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公元前18世紀若羌孔雀河遺址出土的文物中,發現有芨芨草編織的草編簍,直口、鼓腹、環底、頸部編有曲波紋和弦紋。
哈薩克族是一個以牧業為主的遊牧民族,牧民們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轉換草場,逐水草而遷徙。因其居無定所,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逐步形成了氈房這一建築類型。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早期鐵器時代,草原岩畫藝術逐步興盛,新疆岩畫中有不少反映狩獵、豢養家畜、放牧及描繪生態環境的岩畫,從中可發現氈房的雛形,從而催生出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據哈薩克族的有關史料文獻記載,西漢時期的哈薩克族先民已經採用芨芨草編織品來裝飾氈房。芨芨草手工編織品在哈薩克族的社會生活中得到廣泛使用,是哈薩克族氈房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和木壘、巴里坤兩個哈薩克自治縣以及烏魯木齊地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的哈薩克人聚居區。
文化特徵
用途
芨芨草的主莖挺直、表面光滑,哈薩克婦女用其編成的與草蓆相似的扉片,哈薩克語叫“瓊木其”。把“瓊木其”順著氈房的圓壁展開,既可以為氈房擋風,也可以阻擋動物的侵入,同時加強了氈房壁牆的韌性。芨芨草編織的“瓊木其”還可以用來裝飾房間。用芨芨草編織的草簍、裝具等日用品,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製作工序
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在製作前,需先準備原料。芨芨草的採集在每年的9至10月。採集時婦女用雙手將草一根根連根拔起,打捆成束,運回家放置到向陽處,晾曬半年。第二年春天,把芨芨草打開,揉掉桿表面翹起的部分使其光滑;為了防蟲蛙,要用火燒一下根部。
原料備好了,然後支起大鍋燒開水,水開後放入各種花草和石頭,再放進處理好的羊毛,燒煮一個小時。花草和石頭的原生態顏色,自然地染在羊毛上。把著色的羊毛捻成各色的毛線。編織時在紙上繪好圖案,把芨芨草放在圖案上,用小刀或鉛筆在草上劃分出各個顏色的位置和間距。然後將各色的羊毛根據圖案的要求,纏繞在芨芨草上,用這樣的芨芨草將圖案拼出來。所需要的圖案編完後,就用斧頭等工具砍齊兩頭,一件編織物就完成了。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體現出哈薩克族文化、手工藝發展的軌跡,對研究哈薩克族文化史、美術史、製作技藝有著重要的佐證,從中可以了解特定歷史時期的生產發展水平、生活狀況、習俗等。其構圖與裝飾手法,體現了哈薩克族率真自然、崇尚和諧的民族性格,達到了實用與美學的統一。其圖案富有內涵、色彩艷麗讓人賞心悅目,充分展現了哈薩克民族的藝術創造力和審美感受力。
傳承狀況
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屬於純粹的手工技藝,代代相傳,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熟悉這門技藝的人也越來越少。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瀕臨失傳,亟待保護。
傳承人物
賽勒汗·卡克木哈孜,女,哈薩克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代表項目: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託里縣文化館獲得“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9月25日,新疆託里縣首屆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班開班,以提高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等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能力和水平。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託里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8年9月13日,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濟南開幕,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項目參與展示。
2021年5月21日,“建設美麗新疆 共圓祖國夢想--‘四史’記憶與非遺主題巡迴展”在託里縣生態園舉行,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作品參與展示。
2021年10月14日-10月19日,“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新疆美術館舉行,草編(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作品參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