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田輪作

草田輪作

草田輪作(lea farming)是指大田作物種植若干年後,連續種植一年生或多年生牧草,實行草田輪作。如利用苜蓿、三葉草等豆科牧草和貓尾草、黑麥草等禾本科牧草進行單播或混播,以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和土壤肥力的恢復和提高,並給畜牧業提供優良飼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草田輪作
  • 外文名:lea farming
  • 實質:種草兩年後播種糧食或棉花
  • 地區:西北歐國家及美、蘇等國
  • 提出:蘇聯土壤學家和農學家威廉斯
  • 學科:自然地理學
簡介,主要特徵,問題紛爭,

簡介

草田輪作是蘇聯威廉斯提出的適合寒冷潮濕地區的一種輪作制度。其特點是:在輪作中,適當配置多年生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牧草的混種,以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和土壤肥力的恢復與提高。通常種草兩年左右後耕翻,播種糧食或棉花等,隔年再種牧草進行第二次輪迴。主要為西北歐國家及美、蘇等國採用。在中國新疆、內蒙古、東北一帶地多人少、肥料不足或土地瘠薄的地區也有採用。

主要特徵

草田輪作是指在同一塊耕地上輪換種植多年生牧草與農作物的種植方式。在這種輪作中,多年生牧草至少利用兩年,一般占輪作周期1/3以上的時間。多年生牧草常用的有豆科的三葉草、苜蓿和禾本科的貓尾草、雀麥草等。典型的草田輪作如:三葉草與貓尾草混播兩年→玉米→小麥(美國);苜蓿→苜蓿→苜蓿→棉→棉→棉→棉(中國新疆);休閒→冬小麥→春小麥→牧草→牧草→牧草→春小麥→春小麥→冬小麥→春大麥(蘇聯)。
世界上草田輪作主要分布於冷涼濕潤、畜牧業比重大的地區,例如西北歐、北歐、蘇聯西北部、美國東北部的五大湖地區。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在英國曾長期實行的諾爾福克式輪作逐步演變為包含有三四年牧草的草田輪作,如牧草→牧草→牧草→麥類→馬鈴薯→馬鈴薯→麥類→麥類→麥類套牧草。通過草田輪作,多年生牧草不但是牲畜的優良飼料,而且對增加土壤有機質,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結構,起了重要作用。但無論是禾本科多年生牧草或豆科牧草都要消耗較多的土壤水分。

問題紛爭

蘇聯土壤學家B.P.威廉士是草田輪作學說的積極提倡者之一,他認為土壤肥力的中心問題是水穩性團粒結構,而水穩性團粒結構只有在多年生禾本科與豆科牧草混播的情況下才能形成,他認為一年生作物或牧草,或多年生禾本科、豆科牧草分別種植,都不具有形成水穩性團粒結構的作用。蘇聯曾一度在半乾旱草原地區也機械地推行草田輪作,效果不好。世界各國學者對這個學說也存在不同的意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