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洞世

草根洞世

《草根洞世》是2014年8月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草根洞世
  • 作者:任冉
  • 類別:社科文論/人性辨析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
  • 頁數:242 頁
  • 定價:45 元
  • 開本:787×1092mm1/16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任冉,原名任榮貴,出生於1956年10月17日,原籍內蒙古察右中旗。在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後,首年考入包頭市二冶技工學校,畢業於1980年,從事工業建築行業。作者自幼酷愛讀書學習,尤其對社會科學問題極為興趣。經過幾十年的潛心研究,閱讀大量文獻,創作了《草根洞世》一書,它傾注了作者幾乎畢生的精力。

內容簡介

(一)書 稿 前 言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每當國歌鏗鏘的旋律觸動我們心靈的時候,頓感悲壯和奮進,同時也有幾分沉重和酸楚:在近代1918年日本侵我中華,到處狂轟亂炸,戰火燃遍全國;1840年八國聯軍闖入國門,到處燒殺掠奪,毀我文化;還有…….真是國恥深重,不堪回首。今天,我們炎黃子孫痛定思痛,應該捫心追問:中華民族怎么了?
筆者以一介草根的身份洞察世界,上下求索幾十年,確認民族苦難原因是我們政治文化出現了問題。政治文化是一個民族內在的靈魂,是一個國家命運的嚮導。尤其是人性善惡問題,更是國家制度、政治、道德的邏輯起點。如果一個民族或國家認為“人性本惡”,形成一致的文化認同,他便朝著“權力制約、民主法治”的方向上進行社會運作,走向強大。相反,全民族形成“人性本善”的人性觀念,必然滑入“明主聖君、權力神聖”的歧途,使民族走向腐敗和落後,那么,被欺辱殺戮的命運在所難免。
因此,近代世界各國多種形式的民主制度的設計,都是以人性本惡理論為依據。尤其對“權力”的有罪推定,更是防範有加。那么,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同樣以“主權在民、行政監督、司法獨立”為社會運作的基本框架。在當今新的歷史時期黨中央十八大會議上明確提出:“要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裡”,這就充分表明了我們民族對人性的認識有了質的突破,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基本認識到由於人性本惡,社會運作和吏治腐化依靠道德自律是不夠的,開始強調“制度籠子”的使用,這與筆者的觀點不謀而合。本文其主要內容有下列三點。
其一,指出人性私己是與生俱來的天然本能,是人類乃至動物界的生存前提。人性決定社會,制度制約人性。同時闡明了在人類生存發展過程中,必以族群為單元參與激烈競爭。所以,個體生命圍繞著族群大命而活動,遵循著“生存第一、族命至上”的生存大道。
其二,以史為鑑,初步探究民族走向強大與社會政治制度的關係:那就是徹底消除封建專制謀私理念的影響,崇尚共生文化,以剛性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來制約人性本惡;並且輔以政治的、道德的、信仰的共同制約作用;同時拔高民族智慧、實現精英治國、釐正獲利方式、保持適度攻擊性。只有這樣民族才能生生不息,走向強大。
其三,對民族政治文化價值體系作了試探性討論和修補。比如,在民族的政治文化中,一貫否認“自私”的合理性,把“己、利、私、欲、貪、惡”捆綁在一起窮追猛打。比如,要求“道德”的純潔性、無私性,排斥和否認道德的功利性。比如,勞動付出與利益回報不對等,傾向於平均主義。比如,政治教育的虛空和失真,以及對“腐敗與吏治、戰爭與和平、智慧與生存、人口與環境”問題進行了辨析論證。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讓我們共同站在民族文化的制高點上,俯視數千年來民族改朝換代苦難不斷的史實,不難發現:一樣的人性觀念,一樣的謀私文化,一樣的敗亡命運,來回輪動著。當今之世,中華民族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終於跳出“內憂外患血肉築長城”的迷局。不過,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應有憂患意識,務必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與黨攜手同行,開創未來;我們應該對民族舊有政治文化進行全面審視和評判,消除其影響;我們應該積極穩妥參與政府主導下的政治體制改革,落實社會主義憲法大綱,“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裡”,不斷朝著民主法治社會邁進,讓我們的祖國立於強族之林。

圖書目錄

(二) 書 稿 目 錄
第一章
人性本惡……………………………………………………..…….1
第一節、人性古今談……………………………………………..2
第二節、人性的概念……………………………………………….4
第三節、人性善惡的界說標準…………………………………….…10
第四節、本意識與性本惡………………………………………..…12
第五節、人性與欲望………………………………………..…17
第二章
人性原理……………………………………………….……23
第一節、 人性的基礎……………………………………………24
第二節、 蘋果原理……………………………………………….26
第三節、 人性與勞動…………………………………………….27
第四節、“性本善”批判………………………………………….28
第三章
人性與生存……………………………………………………34
第一節、生存單元…………………………………………………35
第二節、生存的意義………………………………………………39
第三節、生存大法………………………………………………….41
第四章
人性與制度……………………………………………………..46
第一節、 重述人性問題……………………………………………47
第二節、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一般原則…………………………50
第三節、人性與制度……………………………………………..…..59
第五章
民族文化反思……………………………………………..…..63
第一節、 民族文化的定義………………………………………..…64
第二節、 先秦諸子文化……………………………………………..65
第三節、 諸子文化的歷史淵源…………………………………….73
第四節、 諸子文化與專制政體…………………………………….75
第五節、 封建舊有文化的特點…………………………………..81
第六節、 舊有東西方文化比較…………………………………..105
第七節、 東西方文化成因………………………………………..117
第六章
民族未來……………………………………………………………………….…..124
第一節、回望歷史………………………………………….125
第二節、背離大法……………………………………….128
第三節、民族未來………………………………………….130
第七章
修正價值體系……………………………………………….144
第一節、自私的價值……………………………………………….145
第二節、道德與功利……………………………………………….156
第三節、勞動與利益………………………………………………169
第二節、 腐敗與吏治………………………………………………177
第五節、教育的原則……………………………………………….189
第六節、戰爭與和平………………………………………………..195
第七節、智慧與生存……………………………………….……212
第八節、 人口與環境……………………………………243
(三) 每 章 簡 介
第 一 章、人 性 本 惡
關於“人性”的討論是個古老的話題。歷史以來,不管是社會精英還是普通百姓,但凡社會中人無不受此困惑而求索。那么,當今之世,在文化及信息如此發達的社會背景下,年近花甲的一代人,經過幾十年的人生閱歷,再加上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和考問,應該有所感悟並形成我們基本的觀點:那就是人類社會的一切運作和活動主體是每個具體的社會成員,活動的起因在於滿足人性各種欲望和需求。那么,就我們身邊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所作所為,足以說明人性私己是天然的本能。所以,讓我們共同從人類意識、欲望、行為諸方面著手分析研究,確立“人性本惡”的觀念,盡力消除我國舊有文化中“人性本善、權力神聖”的迂腐思想,試圖為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籠子”找到人性根據和運作原理。
第 二 章、人 性 原 理
宇宙幽玄,時空無限。萬物有序,皆由天道。道者,法則也。
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依“天道”運行在宇宙一 隅,生命繁茂,靈氣涌動。有藍天白雲,魚鳥人獸,大可謂之曰:靈星。
然而,這一切出自大自然的傑作,自然天成。正如古賢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那么,我們人類自私的天性事出何由?為什麼向惡,而不是善呢?當然,同樣來自“天道”法則使然。
本章試探性地討論人性本惡的生成原理,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考的線索。
第 三 章 、人 性 與 生 存
我們在闡明人性本惡生成原理的基礎之上,繼續討論人性的奧秘,進一步揭示“生存法則”是人性本惡背後的始作俑者。為此,從三個方面討論人性與生存的關係。其一,生存第一,族命至上。說明動物以族群為單元參與生存的競爭。因此,個命必須服務於族命,這是生存大道。其二,初步探究人類生存的價值。指出大自然給予人類生命特殊體驗和饋贈,強化生命存在的意義。其三,怎樣才能使人類獲得幸福,它的機理根據是什麼?初步探討人類生存與政治文化的關係。
第 四 章、人 性 與 制 度
經過前文的討論,我們基本確認了“人性本私向惡有善”的人性觀點。就是說,人性私己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動力,可是,人性私己超出了“利己不損人”的底線又給人類生存發展帶來困擾。那么,採用什麼辦法來“懲惡揚善”呢? 毫無疑問,必須利用剛性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來制約人性,把人性本惡關在“制度的籠子裡”,使之只能向善,少有作惡,產生強大的正能量,推動社會前進。為此,本章以“人性與制度”為命題,初步探討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本質原理、法理依據、運作程式、本能監督以及制度的模板效應等。指出民主制度與人性本惡二者的天敵關係。
第 五 章、民 族 文 化 反 思
通過前文對社會運作原理的初步探討,我們基本確認了人性善惡問題是社會制度及政治文化的起因和依據。中華民族數千年文化領域裡儒家學說獨占鰲頭,“性本善”的人性觀念經過無數代人的傳承和詮釋,不斷強化、發展和完善,形成了十分嚴謹、複雜、龐大的專制文化體系,成為封建帝國時期的治國藍本。歷史地看,儒家文化對民族發展有過輝煌和貢獻。可是,任何事物有他產生、發展、壯大、衰敗、消亡的過程。儒文化也不例外,隨著時空的演變,民主文化的誕生,已風光不在了。尤其近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歷史跌宕起伏,內憂外患不斷,相比之下生存能力明顯弱化,走向衰敗和沒落。這就充分說明儒家的“人性本善、以德治國”文化已經落伍過時。所以,今天我們炎黃子孫靜下心來,務必以“人性本惡”與“生存大道”理論為根據,以“民主法治”為準繩,本著“圖發展,必得先知錯後改錯”的原則,坦誠地、全面地、徹底地反思我們民族政治文化,從而找出我們的差距和不足,進行全面的批判和撥離,消除舊有文化的影響,使我們現代社會主義民主文化得到完善和超越。
第 六 章、民 族 的 未 來
回望世界各民族數千年興衰變遷的歷史,有的民族日益繁榮強盛;有的日漸衰敗淪落;有的民族失去家園遊走在異國他鄉;有的甚至亡種滅國。即使當今之世,各民族發展仍不平衡,有的民族享受著民主自由的高度文明,有的還在封建專制社會甚至在部落聯盟社會泥潭中苦苦掙扎。凡此種種,這大概就是民族的命運吧。
然而,中華民族的命運如何呢?經過前文對民族文化的反思,使我們明白,我國封建時期的文化明顯內含著強權、人治、專制;內含著狹私、愚昧、虛偽和守舊。只圖私利,無視公利,純粹的謀私文化。並且,數千年來沒有反省,不思創新,一樣的文化,一樣的路徑,一樣的結局,重複著內憂外患“血肉築長城”的苦難。這就足以說明我們政治文化出了問題,與“生存第一,族命至上”人類生存大道漸行漸遠的緣故,導致中華民族的命運坎坷,這是華夏兒女早已深惡痛絕的歷史魔症。
所以,當今之世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已經確立,中華民族必須在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全民族的聰明才智,昔為今用,洋為中用,革除弊政,制度創新,超越自我,創造出世界上最先進的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文化來,把全民族帶向政清民淳、長治久安、繁榮富強的理想國度,這就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希望的民族未來。
第 七 章、修 正 價 值 體 系
由於我國政治文化是在儒家“性本善”思想基礎上構建起來的,因此,明顯背離人性,脫離社會實際,某些文化單元的價值體系發生了嚴重扭曲。比如,否認“自私”的合理性,千古以來,把“私”與“惡”捆綁在一起,窮追猛打。比如,勞動付出與利益回報不對等,常常傾向於均分主義。比如,要求道德的純潔性、無私性,排斥和否認道德的功利性。比如,政治教育的虛空和失真。等等。所以,本章根據“人性本私向惡有善”及“生存大道”的基本原理,討論內容相對獨立的八個社會問題。
誠然,前文主要研究了“人性與社會”運作的基本原理,本章著重討論社會的具體事例。這些社會問題正是我們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東西。尤其年近花甲的一代人,在人生的歷程中不同程度參與其中,感悟洞察較深。所以,讓我們以草根的智慧共同探討揭示民族文化的不足,修補我們的文化體系。雖然是討論幾個社會問題,也許起到一點拋磚引玉、觸類旁通的效果,為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改革做一點鋪墊工作。
(四) 文章節選(第一章)
第二節
人 性 的 概 念
探究人性的善惡,必須廓清“人性”一詞的含意。當然,我們應該首先從人的定義談起,由此可以對人性善惡問題的認識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一、人的定義
給我們人類自己準確下一個定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難免內含著濃厚的情感色彩,有意或無意地美化自己。正確的做法應該把握兩條基本原則:其一,應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剔除情感色彩,站在動物界的制高點俯視觀察,給以人類自身綜合正確的評判。其二,把握人類的個性特點,以其他動物不具備的形態、特質加以定義。
歷史以來,在文化界有關“人”的概念五花八門,不一而同,羅列如下,供我們共同參考。
(1)《新華詞典》的定義是:人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能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並能套用語言和思維的高級動物。
(2)馬克思語: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6
(3)柏拉圖說:人是一種溫順的有教養的動物。7
(4)亞里士多德說:人是一種政治動物,就其本質是需要群居的動物。8
(5)叔本華說:人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是無數欲求的凝結。9
(6)詹姆斯說:人是最殘酷兇惡的禽獸。10
(7)動物學家表述:人是雙手二足無毛直立行走的動物。
(8)佛教認為:人是沒有覺悟的佛,佛是覺悟了的人。
不難看出,上述有關人的種種說法是定義者用各自不同的知識經驗和學術視角觀察得出的概念,顯然具有濃厚的“行業”特色。歸納起來,有以下四點共同內容:
其一,人有智慧、有語言、有工具、會勞動。
其二,人具有社會性、思想性、欲望性。
其三,人具有善良溫順的一面,也有殘暴兇惡的一面。
其四,人是雙手二足無毛直立行走的動物。
其實,仔細想來,這四點內容動物界多數都具備。諸如智慧、語言、工具、思維、社會性、溫順、自私、欲望、貪婪、殘暴等。簡略地講,食肉動物如獅狼群體圍獵,分工配合,那是它們的智慧;獸吼鳥鳴那是它們的語言;猩猩截枝去葉,用樹枝沾食螞蟻,那是它們製作和使用工具;多數動物群居生活,那是它們的社會性;動物族群內部的血緣親情,那是它們的溫順愛心;族群對外爭鬥殘殺,那是它們的兇殘;擴張地盤,爭奪生存空間,那是虎狼的貪婪。看來,人與動物行為基本類同,區別不大,要想給人一個全新的定義,應該著眼於下列三點。
其一,俯視動物界,人類早已盤居在食物鏈最頂端,擺脫了大自然物種之間所形成的制約平衡機制,已掌控天地之間一切生殺予奪的權柄,就動物界整體而言這是任何動物不具有的。
其二,智慧應該存在於整個動物界,只是高低有別而已。可是,有兩點人類值得炫耀。第一,有複雜的文字,第二有理性思維。到現在為止,未見到別的動物有什麼文字,未見到別動物有什麼抽象邏輯思維與人類爭鋒。
其三,雙手二足無毛直立行走的體態,動物界未見有二。
那么,把上述三點串聯起來表述,便是人的定義:人是雙手二足無毛直立行走,並有文字和理性,處在大自然食物鏈頂端的動物。
如此看來,人的定義著重說明了人的生物形態、智慧理性以及生存狀態,基本剔除了之前定義中的情感色彩和溢美之詞。諸如溫順、教養、道德、高級等,這似乎有點不近“人情”。至於“善惡”問題,我們繼續討論。
二、何謂人性
性,《漢語辭典》釋意為:人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質。那么,何為人性?那就是人類本身所具有的特質。
既然談人類的特質,顯然是相對其他動物而言的,只有參照對比其他動物才能得出人的特質來。也就是說有別於其他動物而為人所獨有的特質即為人性那么,有比較才能有鑑別,我們只能把人與動物作無情的比較,以便了解真實的人性。在比較的過程中,對人性善惡問題,會得到初步認知。
(一)生存本能
生存,即生命的存在和延續,俗稱活命。不言而喻,生存是所有動物乃至所有生物壓倒一切的第一需要,這是共同的天然本能,無一列外,這是大自然的第一法則。只有這樣大千世界才能成立,才能生息繁衍。億萬年來,各物種之間遵循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達爾文法則,進行著激烈的劣汰優勝生存競爭,由此產生各種各樣的行為。諸如擴張、爭奪、侵略、殺戮;諸如自私、欲望、貪婪;諸如勇敢、責任、奉獻,如此等等。關於這些生存行為,人類與其他動物並無區別,共同所有。
(二)自私性
自私的定義,即:自,自己,自我;私,個人的。那么,“自私”的主體意境就是為了自己。人類及其他動物的所有行為活動不可超越本我意識的制約,從最原始混沌未開的人類,首先是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利益需求,而不是他人。求己生存、求己自在安樂、求己幸福、趨樂避苦這是與生倶來的天然屬性,這些也正是生存的前提。關於這一點無須論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動物行為包括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在進行著私己活動,人與動物並無二致。
(三)欲望
欲望,包含的內容相當廣泛。比如食慾、性慾、安全欲、地位欲、權欲、獨占欲以及人類特有的名譽欲、價值欲、受尊欲,如此等等。一般地講,其他動物活動局限在食慾、求偶的範圍內。因為“食、色”是生存繁衍的必須。所以,大部分的時間精力用在食慾和性慾的滿足上。而且動物的欲望僅限在吃飽喝足的層面上,屬於有限欲望,或者說本能的有限欲望。可是,人類的欲望極具多樣性、廣泛性和無限性。所以,慾壑難填不知滿足,催生人性更具競爭、擴張、貪婪、占有、爭奪、攻擊的心理特質。
(四)性行為
我國古賢告子曰:“食色,性也。”固然,“食”與“色”是生命延續和繁衍的前提,二者缺一不可。為此,大自然給予動物性行為的優厚待遇,即愉悅和快感,由此導致產生強烈的性慾,並固化為天然的性本能,確保物種的生生不息。
一般來講,在性行為方面其他動物表現為明顯的目的性和互通性。即以生育繁衍為第一目的,其次才是獲取愉悅。多數動物有穩定的發情期,當雌性有需求雄性才有所為。雙方性行為建立在“共同需求,情慾互通”的基礎上,這就基本避免了強迫和暴力。
可是,反觀人類的性行為有所不同,多數發生在與生育無關的時候。這就足以說明人類的性行為,第一為了獲取愉悅,第二才是生育目的。那么,必然導致三種後果發生。其一,容易發生所謂的“丁克家庭”的湧現。有些人只圖自身一世的享樂,丟棄生命繁衍的歷史使命。其二,容易發生同性戀以及與生育無關的性活動,尋覓樂趣,褻瀆性使命。其三,容易追求自身的愉悅,無視性對象的需求和感受,往往會出現蹂躪和性強迫等暴行。更有甚者,為了逃避罪責殺人滅口加害對方,兇殘至極。行文至此,筆者恰巧從電視節目當中聽到一則新聞,說的是英國BBC廣播公司前著名主持人薩維爾的性侵醜聞。利用職務之便,與五百多名女性發生性行為,而且多數是未成年女童,從數量上看堪稱動物界之最。接著電視節目播出第二則新聞,說的是韓國一位大齡男青年強姦一位幼女,令人髮指。然後繼續報導類似此類性侵事件,韓國每年立案上萬起,還說絕大部分的“性侵” 未報案,女性是為了保全名譽只能忍氣吞聲。我們繼續追憶,曾記得在“十年文革”期間,每年地方政府頒發刑事判決《布告》,其中有半數罪犯因性暴力而獲罪。由此看來,性暴力屬於人類的普遍現象。那么,相比之下,人類的“性德”不如牛。
(五)攻擊性
攻擊,即攻打。攻擊性是動物界物種之間或種族內部相互攻擊征服對手或相互食殺的心理特質,屬於普遍現象,尤其是食肉類動物更甚。當然,攻擊性原於自身生存的需要。比如,在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當走出山洞的時候,第一反應必然環顧四周尋找攻擊對象以獲取食物。其他動物同樣如此,或攻擊或反擊。因此,在動物界形成相互攻擊,相互食殺的狀態。當然,這屬於生存法則的自然規定性,天敵之間的搏鬥食殺無需褒貶。可是,種族內部竟然同樣存在“格殺勿論”的現象。小到蟻類大到獅群,一旦誤入對方的生存空間引發惡戰在所難免,有時還主動出擊擴展生存空間。然而,人類更是如此,為了求己生存主動攻擊侵略其他民族的地盤,大肆屠城滅國。在世界的範圍內,人類從遠古的部落兼併戰爭到近代的國家戰爭一直在進行著。說明人類攻擊的天性依舊,我們必須看清這一點:人性本惡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極具攻擊性。
(六)殘暴性
各類動物為了生存獲取“食”與“性”的滿足,往往大打出手征服競爭對手。在族群內部鬥爭的雙方多數動物僅限於戰敗服輸為止,一般以體力對抗不傷及對方的性命。可是,人類卻不同,除了力斗還有智斗。從某種意義上講,只要你的存在對我有害意欲置對手於死地而後快。比如縱觀人類歷史,高端統治者為了爭奪“君臨天下”的皇權,父子謀殺、兄弟相殘時有發生,更何況社會中人殘忍之事屢見不鮮。由此在刑律上發明了什麼“腰斬、凌遲處死、滅九族”等酷刑。比如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日本侵華時南京已戰敗淪陷,日軍入城後又屠殺我手無寸鐵三十萬同胞,人心何其毒也!如此看來,人性更具殘暴性。
(七)道德性
這裡所講的“道德性”主要講動物界的利他行為。比如血緣親親之間的奉獻,族群中個體之間的互助關愛等。對此,我們人類向來得意洋洋自以為是,極力表揚美化自身善性和美德。把某些利他行為譽為“人性”,把某些“損人”行為斥之為“獸性”。這就表明,在人們意識中人性代表著善行美德,其他動物代表著“狼心狗肺”。
其實不然,在動物界但凡社會性動物,都具備利他行為和集體精神。比如,螞蟻、蜜蜂等,如遇外敵團結一致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勇敢戰鬥保衛家園。比如,狼群、獅群同樣如此。我們經常在電視節目看到的《動物世界》裡面的牛群、馬群,一旦遭到野狼的攻擊,強壯的公牛公馬立即把“母子病弱者”圍攏在中間,自己直面惡狼與之殊死搏鬥。這就是所謂的“勇敢、責任、利他性”吧。反觀我們人類做得如何呢?當然保衛國家是青壯男子的天職,天道自然同出一理。如果我們換一個場景來考量人類的勇敢程度有多高。比如,在風和日麗春意盎然的時節里,組織起一個小團體,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去郊外礦野春遊踏青。高興時突然幾隻兇猛的惡狼闖入人群,這時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男性公民會像公牛公馬一樣與狼搏鬥,還是逃命比女人跑得還快呢?不好說。不過,在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瑪依友誼賓館火災事件也許能說明問題。當時,幹部大人給孩子們講革命故事進行道德教育的時候,禮堂內突發大火,那些強壯的男人們踏著孩子們稚嫩的軀體一涌而出。當然,牛馬可能“不懂事”把群體看成是自己的“老婆、孩子”一家人了,自然十有十牛捨身保家。那么,假如春遊踏青的不是一群人而是一家人,男性家長又如何呢?是否能做到十有十人與惡狼搏鬥呢?沒有實證不得而知。假如,男性家長真的比老婆、孩子跑得快,回到家後安坐在那裡等待老婆燒飯孩子倒茶,再顯“男子漢”的做派。那么,可以肯定地說,這位“男人”是人類乃至動物界生存演化出來的最卑劣的雄性個體!
如此看來,起碼獻身精神、利他行為不是人類的專屬,這是動物的共性。某種程度上講只有一個“母親”的族群動物,如蟻類、蜂類表現得更勇敢,幾乎是視死如歸,無所畏懼。
(八)理性
很顯然,人類生存與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的理性和智慧。而其他動物的生存主要依靠所謂的“本能”。因此,人類的能動性無與倫比,由此走向食物鏈的頂端。關於這一點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應屬我們人類“高貴、 優越”的一面,值得讚賞和自豪一番。
關於人類與動物特質的比較,除上述之外也許還有其他可比之處。但就這幾點基本說明了問題,總的來看相形之下大同小異並無本質區別。動物界為了種群和自身的生存繁衍,表現出幾乎相同的意識行為。同樣具備天然的自私和欲望以及攻擊性,同樣具備殘暴性和利他性等。
然而,鑑別之後就人性與動物性的善惡程度表象來看,人類並沒顯示出多大的善性來,反而多顯惡的一面。比如,人的“性德不如牛”。比如,人類更具有攻擊性和殘暴性。正因如此,人類社會才產生了政治、道德、法律、刑法、監獄等。究其原因這與人類智慧有關。其它動物內部的生存競爭只是體力的對抗,人類還存在一個智斗的功能。一般智慧決定勝負,這就擴展了人性慾望貪婪的空間,加重了鬥爭的陰險性和殘暴性。鬥爭的雙方在激烈的時刻往往萌生置對方於死地,還想著“斬草除根”呢。看來,聞名得意的人類智慧是把雙刃劍,它能夠給人類帶來無限的好處,也會帶來惡行。正如古今多數學者認為:在沒有制度強有力的制約下 ,“人是最殘酷而兇惡的禽獸”。那么,我們關於人性與動物性的鑑別比照之後,最終結論是:人性本惡。
然而,話說人性本惡,但也不必悲涼和失望。我們應該看到,人類就是利用這把智慧之劍不斷地砍掉自身的惡行,加速向善端推進。在近古代,從皇權世襲,到全民選賢;從滅親九族到疑罪從無;從三妻四妾,到男女平等;從太監滿朝,到人格尊嚴;從強權專制,到民主自由。如此等等。人類社會加速從野蠻走向文明,這就是人類智慧的使然。理性必將塑造自己,完善人性,人類前途一片光明。
第 三 節
人性善惡的界說標準
眾多學者對人性善惡問題,各抒己見,熱度不減。但是,我們首要問題必須明白“善惡”的界定標準。什麼行為為“善”,什麼行為為“惡”。釐正其“善惡”語境中的基本內涵,方可在意識中形成正確的善惡概念。
“惡”,從解文說字的偏旁組成來看,亞、次一等的,亞心為惡。主體意境有三:其一,指壞的,惡劣。其二,犯罪行為。其三,表示兇狠、激烈。那么,“人性本惡”從文字表面意思可以理解為:人性惡劣而兇殘,時常表現為激烈的犯罪行為。其實,這種表述與實際用意相差較大,也與筆者的寓意不相為謀,明顯言過其實。當然,“人性本惡”其中包含著罪性,但主體意境是指“私”的範疇。因為,“善”是“惡”的反義詞,二者對立套用在漢語語境中屬於詩性表達。因此,我們有必要討論“人性善惡”的內涵及界定標準。
一、人性善惡的絕對標準
什麼行為是“本善”,什麼行為是“本惡”?如果我們站在人類社會道德觀點的立場上,以絕對感性理論標準界定的話,本善,即為人類的利他性。諸如人們通常所講的“大公無私、損己利人、無私奉獻”等等。就是說人性本善是指與生俱來的無我而利他屬性。相反,本惡是指人類自然的利己性。諸如通常所說的“本我意識、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包括西方宗教的“原罪說”等。如此界說便一目了然,這是基於人類本能意識而言,並以絕對的道德標準為視角觀察得出的結論。簡略地講:公而利他為本善;私而利己為本惡。
二、人性善惡的相對標準
人類的意識行為模式,歸納起來大致五種:其一,損己利人。其二,利己利人。其三,利己不損人。其四,利己損人。其五,損己損人。根據這五種行為模式,從中可以找出人性的善惡來。如果我們站在社會價值判斷的立場上加以界定,或者說根據人類行為是否有利於群體和個體的生存發展為善惡標準,顯然前三種行為模式即為善,後兩種即為惡。這與絕對標準相比較,二者的區別就在於相對標準的善性中包含著“私己”的成分。就是說,人們在私己的時候只要無損於他人和群體利益即為好人,可稱“小善”;如果做到了損己利人姑且稱作“中善”;如果在利己的同時又利於他人和國家,即為人類最高行為典範的“大善”。那么,利己損人即為惡,如果是損己又損人,視為大惡不赦。
三、人性的正確表述
通過上述界定,造成人性善惡的雙重標準,原因在於“私”與“惡”的意境混淆、概念模糊不清。有史以來,在我國政治文化中,習慣把“己、私、欲、貪、惡”混為一談,捆綁在一起窮追猛打。竟然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狠批私字一閃念”的荒唐說教。殊不知人類的自私裡面包含著善性的一面,可稱之為善私善欲,也正是這些善私善欲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人性動力。比如孩童為自己的前途好好學習;一個成人努力工作,為家人提供富足的生活。雖然這些行為目的都是為了自己,但總不能說他們是作惡吧。所以,我們務必分清“私”的性質,把握“私”的範疇和尺度。就是說善與惡都是建立在“私己”的基礎之上,必以相對價值標準界定為依據,損己利人、利己利人、利己不損人為善;損人利己、損己損人為惡。事實上,人類的一切行為就是以“私”作基礎,遊走在善惡之間。並且,在沒有外界力量制約的情況下,人性自覺或不自覺地趨向了“惡”,即損人利己。由此,我們可以把人性善惡的雙重標準界說統一起來,貼近真實地表述為:“人性本私向惡有善”。
不過,在實際套用提法上,“人性本私向惡有善”可簡稱為“人性本惡。”習慣上“私”即“惡”,“惡”代表著“私”的主體意境。
第 四 節
本 意 識 與 性 本 惡
意識決定行為,這是哲學常識。那么,本節在探討意識與行為的關係,從而揭示“本意識”與“性本惡”的內在規律。
一、意識的定義
何為“意識”,哲學界給出的定義是指主觀世界的一切心理活動的總和。包括意志、觀念、情感等,與客觀存在相對應;醫學界認為,是指人在覺醒的狀態下能夠識別人與環境的功能。包括人的感覺、思維、判斷等;心理學家認為,是指人們對一切事物的感覺、判斷及處理一系列精神反應的過程;民間草根講:人們入睡時大腦活動叫作做夢,醒來後大腦活動叫作意識。
各家觀點站在不同視角,道出了關於意識各自的基本定義。我們只需融會貫通即可:意識就是人的大腦對客觀外界的反應和內在認知的思維活動。包括情感、意志、觀念、欲望等一系列精神活動的總和。
二、意識的層次性
意識有多種表述:本意識、潛意識、下意識、顯意識、表意識等,大致表達兩個層次的意識內涵。其一,表意識,是指一般性思維活動。諸如學習、講話、思考、觀察、閱讀等。其二,潛意識,是控制表意識背後的潛意識。比如,情趣、觀念、欲望、自私等。
可是,在我們通常講的“潛意識”當中其中包含著兩種性質不同層次的意識。一種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本能意識。比如,人類的權欲、名欲、物慾、性慾等等。一種是經過反覆影響或強化訓練習慣性地形成大腦對事物程式化反映,是後天生成的。比如,思維定勢、價值觀念、處世態度、愛好興趣等。那么,這兩種意識利用“潛意識”一詞表達,理解和套用上容易發生意境交叉概念含糊不清的後果。因此,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們在這裡引入兩個新概念。即,“本意識”與“淺意識”。如此說來,意識共有三個層級的主體意識:本意識,淺意識,表意識。還有一個特殊的“潛意識”。
(一)本意識
本,根本、本源、本能。本意識是人類思維活動最底層的根本意識,它有如下特徵和功能。
1、先天性。本意識是與生俱來、無師自通的本能性意識。這是動物界基礎性天然意識。比如,求己生存,趨安避險,以及食慾、性慾、權欲等。
2、共有性。本意識,人人共有,人人相同,無一例外。否則,就不能稱之為“本意識”。
3、不變性。本意識是天然固有的,不可變的。比如,自私以及各種欲望等,永遠不會顛覆。
4、無覺性。本意識的表達方式,即本能無意識。人的行為未經大腦思考,是自然而然,無知無覺的狀態下進行。比如,人類的一切活動必以本我意識為原點,超不出私己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的制約。
5、本源性。人類一切意識行為受控於本意識,所謂的淺意識、表意識源於本意識。
(二)淺意識
淺,不在表面,不在深處,在二者中間之意。淺意識界於本意識與表意識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的特徵與本意識不同。
1、後天性。淺意識是後天生成,通過學習訓練、環境因素長期影響,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思想意識。比如,人生觀、世界觀,以及思維模式、情志愛好等。
2、差異性。淺意識人人不同,千差萬別。比如,對同一事物,看法做法不一而同。
3、可變性。淺意識由於後天生成,它是可變的。比如,人的觀點、思維定勢,通過學習、教育或受挫折是會改變的,但是,相對穩定。
4、 有覺性。淺意識體現在一事當前,利用自己業已形成的思維定勢及思想觀點作出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有意而為之。
5、受控性。淺意識受控於本意識,但是,它會控制表意識。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 表意識
表,表面,最外層的。表意識是指一般性、經常性的思維活動,它有如下特徵。
1、表面性。表意識是指能夠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到的意識活動。比如,學習、思考、講演、談話等。
2、視窗功能。表意識是本意識和淺意識的表達形式,類似顯示螢幕,也是回饋外界信息時的淺意識的路徑和視窗。
3、受控性。表意識,顯然受控於淺意識和本意識。
(四).潛意識
潛意識屬於特殊形態的意識,介於本意識與淺意識之間,或著二者兼有。主要來自祖先漫長的時空進化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生存信息,在代際的傳承下沉澱下來所形成的意識,可稱之為“祖先腦”。其有適度的有覺性、差異性和可變性。既有理性又有天性的雙重性質,但主體方向傾向於本意識。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講到的“母愛”,既有本能意識的一面,又有理性判斷的一面。就是說為了孩子母親能夠義無反顧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但是,在平常極度危難的情況下,作出利己的價值選擇,會發生棄嬰、棄殘,甚至賣兒賣女的無情之事。比如,個人的性格意志問題,既有父輩的遺傳性,即“祖先腦”,又有後天環境習染的因素。比如,攻擊心理是在漫長原始漁獵社會人類與動物食殺的生存信息在大腦強化沉澱的結果,反之,經過漫長現代文明社會可以弱化。如此等等。因此,極個別的人類意識具有本意識與淺意識的雙重性質。那么,我們可以把這些特殊的,具有雙重性質的意識,歸併於潛意識的範疇
如此看來,我們把人類意識大致分三個層級。即本意識、淺意識與表意識,外加一個特殊的“潛意識”。這樣有助於分析和把握人性,了解人性與意識及行為的關係。
三、意識的樹模型
為了進一步了解人類意識結構,明確本意識、淺意識、表意識以及潛意識的四者關係,我們採用樹的模型作比喻加以說明。
(一)樹根與本意識
大樹在土地表面以下的部分叫做樹根。是看不見、摸不著潛藏很深的生命之根。儘管枝繁葉茂,全靠它的支撐和孕育。那么,人類的本意識如同樹根,是所有意識之根。雖然本意識隱藏很深人們無知無覺,但是它支撐和控制著淺意識和表意識的作用。
(二)樹幹與淺意識
大樹在地表之上,支撐著枝葉的部分便是樹桿。樹幹半露半藏,若隱若現,生長在樹根之上。那么,淺意識如同樹幹,是人類意識承下啟上的部分。
(三)樹葉與表意識
大樹上部最表面的綠色部分叫做樹葉。當然樹葉是看得見摸得著最顯露的部分。那么,最活躍、繁忙的表意識如同樹葉。
(四)樹莖與潛意識
當然,從嚴格意義來講,本意識與淺意識之間,並不是絕對的一清二白的界線,只是有各自相對獨立範疇。類似樹根與乾的銜接處,有根與桿的雙重性質。那么,潛意識猶如樹莖處。
由此可見,我們把本意識、潛意識、淺意識、表意識疊加起來,便是一個樹的模型。這樣比喻,可以形象地了解到人類意識總體狀態和它的層次性。
四、意識與人性
在學術界關於“性本惡”有多種表述,除人性本惡之外還有“人性向惡”、“人性有惡”。看起來都是人性惡基本類同。但是,它們之間存在本質的區別。我們必須清晰人性本惡的概念,方可準確把握人性的內涵。
根據意識決定行為的哲學原理,只要把表述人性的三個關鍵字“本私、向惡、有善”與人類意識層次的對應性搞清楚。“人性本惡”的概念也就明晰了。
(一)“本私”與本意識
很顯然,“本私”與“本意識”關鍵在於一個“本”字。在這裡二者有相同含義。即本能、本源、根本。就是說本私與本意識同屬天然本能範疇。比如,人類求己生存、趨樂避苦以及各種欲望,這些私己的意識與生俱來無師自通,而且天下共有,無一例外。換句話說,人類的一切行為必以“本我意識”為原點畫弧,超不出“私己”的範圍。這就足以證明,本私與本意識是兩位一體吻合對應的關係,也可以看做是一個問題的兩種表述。所以,人性本私具有四個基本特徵:其一,本能性;其二,共有性;其三,不變性;其四,無覺性。
(二)“向惡”與潛意識
向,方向、傾向、對著、朝著。向惡,其意指在沒有外界客觀條件的制約下,人類具備天然的墜落和罪惡的傾向。就是說“向惡”行為不用教育引導,會不由自主地、情不自禁地朝向了損人利己。而且制約力不強時,同樣如此。所以,向惡有本能的成分和性質。但是,所謂的“惡”是表示在“本私意識”的基礎上,為了滿足私慾所採取方式和手段的性質,或者是表示超出了利己不損人的尺度。由此看來“惡”的性質及程度人人各不相同,相差懸殊,取決於各自的思維模式、道德觀念、價值判斷以及環境等因素。而且每個人的善惡程度在縱向時空上也是可變的。可見,“向惡”具有天性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具有不變性的一面,又有傾向性的一面。從這個雙重特質來看“向惡”自然與“潛意識”相對應。處在“意識樹模型”的根莖處,體現著根與桿的雙重性質。不過,“莖”從樹模型總體來考量,應歸屬於根部。所以,“向惡”一般表述為“本惡”並無大錯。
(三)“有善”與淺意識
有,具有、擁有,表示估量和比較。有善,是指人類的善私、善欲、善作。大到平等、博愛、民主。小到互助利人或利己不損人等。“善”同樣是表示滿足欲望所採用手段性質或行為方式。但是,“有善”完全取決於客觀因素和理性判斷的使然,是可變的、多樣的、後天生成的。因此,“有善”應與人類的淺意識相對應。“有善”的基本特徵;其一,屬於理性;其二,具有差異性;其三,具有可變性;其四,具有知覺性。
通過上述的分析論證,對人性問題起碼得出兩點結論。
其一,人性是以自我意識為本能,天性向惡,理性有善。全稱命名為:人性本私向惡有善,簡稱謂之:人性本惡。
其二,“向惡”與“有善”是指實現“本私”手段的性質和方式,具有可變性和差異性,取決於外界客觀條件對主觀意識的制約力。
第 五 節
人 性 與 欲 望
欲望,從狹義上講,是指人們獲得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思維活動。從廣義上講,是指人類的個體或整體為了生存、繁衍、發展、幸福,而對物質和精神財富的渴望和追求。欲望是人性本私在心靈上的反映,屬人類本意識的東西。因此,人類的一切行為活動無不受到欲望的支配。那么,欲望極具多樣性,同時,還存在著層次性和無限性。
一、欲望的多樣性
人類的需求和欲望錯綜複雜,包羅萬象,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軀體生命延續所需物質的生理需求。其二,精神層面的諸多欲望。
(一)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指維持生命各種機能的正常運轉所需能量和營養。同時,生理機能的各種器官能夠體現趨樂避苦,求己幸福的功能。
1、物慾。顯而易見,“吃、住、穿、行、用”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所以人們不遺餘力地獲取生活資料,打造堅實的物質基礎確保生存安全。由此催生人們無限的金錢欲和財富欲。
2、性慾。古賢告子曰:“食色,性也。”由此可見。“食、色”是人性的根本支撐,缺一不可。大自然為了確保動物界基因遺傳而生生不息,賦予了性行為的快感,並轉化為性本能,產生強烈的需求和欲望。否則,世界不能成立。
3、五官的欲望。感官需求是多方面的,有怎樣的感官便有相應的欲望,無一例外。其一,眼睛的需求。除正常的視覺功能外,眼睛有審美的欲望。比如,欲看優美的風景,愛穿漂亮的衣服,願娶漂亮的妻子,如此等等。視覺美會帶來心靈的愉悅感,屬於精神享受。其二,耳朵的需求。除正常聽覺功能外,耳朵愛聽動聽的音樂,清脆的歌聲,能使身心放鬆進入頤神狀態。其三,口舌的需求。除吃喝語言功能外還有味覺功能,能夠分別各種食物的氣味及酸甜苦辣。這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味覺功能,提示人們什麼能吃什麼不能食用;什麼可口什麼難咽。目的在於促使人們尋求營養豐富,甘甜美味的食物。或者說,為了味覺享受產生強烈的食慾,確保軀體生命的能量和營養的供給。其四,鼻子的需求,除了呼吸功能外,鼻子的需求較之簡單,給點香水或者是新鮮空氣就足夠了。其五,軀體的需求。軀體包括肌膚和臉面需求是多方面的。比如,軀體要求安適自在、趨樂避苦、好逸惡勞,並希望健康長壽。比如,肌膚需求棉軟的衣服、舒適的臥室、清澈的游泳池。比如,臉面容貌希望潔白如玉或相貌堂堂。所以,長壽欲,舒適欲,美貌欲人之常情,無一例外。
對於感官的需求,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不以為然。其實,五官的需求正是人性內在欲望與外在世界聯繫的橋樑和視窗。或者說,是體味和實現人性慾望的工具。從它們共同表現出來的“審美欲、動聽欲、美食慾、健康欲、長壽欲、舒適欲、美貌欲”等需求,完全證明了人類趨樂享受,求己幸福的天性。
(二) .精神需求
由於人類的生存能力不斷增強,在滿足基本生理的物質需求後,精神層面的欲望日益膨脹,大有精神生命超越軀體生命的價值所在。因為,生理的物質需求有它的基礎性、飽和性、界域性。而精神欲望凸顯它的無限性,這是人類與其他動物的重要區別。當動物吃飽喝足之後便無所事事。可是,人類卻不同,營養和能量滿足後,其主要精力必然追求財富的無限增加;追求社會地位的提高;追求尊嚴、名譽和支配權,如此等等。
1、權欲。威勢欲、地位欲、支配慾統屬於權欲的範疇。不言而喻,社會性動物普遍存在著權欲的天性。一般地講其他動物爭取權力地位,主要目的是為獲取交配優先權,使自己的基因優先遺傳和擴展。而人類的權欲目的更具多樣性。其一,手握權力,可以支配他人和群體活動,取得物質利益的分配權和處置權,增大自身的生存機會和生存質量。其二,手握權力,以自己為中心居高臨下,受人尊重,自然覺得人格升騰,獲得精神愉悅和享受。其三,位高權重,容易獲得異性的青睞,確保基因傳承不被淘汰。其四,擁有權力,能夠展現自己的才能,體現個人的社會價值,達到眾望所歸,自我陶醉的高峰體驗。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感受到,權欲人人具有,無一例外。可問剛剛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想乾什麼?馬上回答:當警察或科學家,沒有一個想當收電費的或倒垃圾的。這就說明從幼小心靈里就具備支配權和威勢欲的天性。因此,“爭奪權位”在人類社會中異常激烈。利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手段爭得權力,甚至為此大打出手。小到人與人之間,大到群體乃至國家之間,都是如此。由於個體權欲的集合,上升為國家意志的權欲,通過軍事、政治、經濟、外交手段互相打壓競爭,爭做世界老大,稱王稱霸做到說了算,古往今來從未改變。
2、名譽欲。顯而易見,名譽欲包括表現欲、價值欲和受贊欲。毫無疑問,人們願意接受表揚、誇獎、讚美和歌頌之詞。相反,無論何種情況下,不願意聽批評指責的聲音。無論個人、團體或國家都是如此。為此,人們盡力彰顯自己優秀的一面,受到世人的肯定和尊重,從而獲得榮耀和自豪感。
名譽欲,可以催生人們的上進心和自律心,克己求名。但是,也能催生人們的虛榮心。尤其在封建專制的國度里,儘管帝王者做錯了什麼,也不讓“說三道四”批評指正,極力保持虛榮浮華自我陶醉的心態,獲得全方位的精神享受。名譽欲很是重要。
3、攻擊欲。在人類獨占心理,征服心理,求己生存心理的多重心理作用下,自然產生同類之間互相攻擊的衝動。它是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積累起來的生存信息,經過人類代際傳承強化沉澱在潛意識當中,具有“祖先腦”的性質。事實上,攻擊欲是人類生存的手段和方式。從個體的爭鬥到國家的戰爭,都是為了生存和權利引發所致,是人性本惡的突出表現。
4、情感欲。血緣親親、異性感情、朋友之義、同胞之情是人類情感生活的內容。由於人類屬於社會性動物,每個個體生活在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中,各自都有情感的需求和歸宿。個體脫離社會不僅僅無法生存,而且立即感到孤獨、失落和恐懼,精神大廈必然坍塌。也就是說,人類的精神生活只有他人或社會存在才能得以體現。因此,情感生活是人類社會的精神支撐。
5、求知慾。人類無論個體或整體,只有拔高智慧、認識世界、掌握本領,才能獲得更大的生存機會。人類躍居動物界食物鏈頂端靠的是智慧和理性。所以,個體或民族的好奇心、求知慾、首創和冒險精神十分重要,得之則強,少之則弱。
6、享受欲。安樂享受是人類共有永恆的主體。首先,追求生活物資的富足,確保軀體生命的安樂自在、生生不息。盡力創造條件滿足五官機能的“審美、悅耳、美味、舒適、長壽”等需求。其次,在精神層面上力求情感歸宿以及名譽、地位、權力等。享受欲實質上就是求己幸福而已。
綜上所述,人類的欲望極其廣泛,除此之外也許還有很多。凡此種種,都是人類行為背後的“始作俑者”。
二、欲望的層次性
欲望的層次性,是指人類需求的遞進性。從最低欲望滿足之後,轉向更高一級的欲望。根據前文的討論,大致劃分為兩個主體層次。其一,滿足人類生理機能的物慾需求。其二,滿足人類精神層面的需求。前者是基礎性低級別欲望,後者屬於高級別欲望。根據美國學者馬洛斯的觀點,人類的欲望從低級到高級可分為五個檔次。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看起來前兩者屬生理的基本需求,後三者屬精神需求。對此,簡述如下。
(一)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如上所述包括食慾、性慾以及諸多感觀機能的需求,是人類最基本原始的本能需求。如果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人的生理機能無法運轉,不能生存。所以,在生存的逼迫下,首要解決“吃、住、穿、行、性”等問題,為此,人們不懈地勞作奮鬥。
(二)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在生理需求滿足之後自然產生較高一級欲望。主要指人身安全、健康安全、財產安全以及生活穩定。實際上就是所謂的避險趨安心理。這是馬洛斯從社會管理學的個體角度加以分析推理,如果我們放大到民族整體安全上來考量,同樣如此。因為大自然遵循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因此,確保生存安全,是個體與民族的首要任務。
(三)社交需求
由於人類屬於高級社會性動物,諸多的精神訴求是相對於他人和社會發生的、存在的。如果脫離群體便失去了精神欲望的意義。比如,名譽欲,沒有他人和社會的評價和表揚無法實現。如此等等。所以,社會是每個個體交往的平台,交往是實現精神需求的必由之路。諸如情感的歸宿、名利雙收、社會尊重等。
(四)尊重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可分自尊和他尊兩種,自尊是指自我評價,力求完善自己超越他人,達到自信自尊的目的。由此,催人向上,增強人們的求知慾、好奇心和好勝心。他尊是指個人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肯定和高度評價,獲得他人的尊重。為此,催促人們著力提高社會地位,追求更高層次的支配權和威勢欲,以達到他尊的目的。
(五)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是所有欲望基本實現之後的進一步升華,是高層次的欲望滿足。其主要標誌自己的抱負得以實現,充分發揮施展個人的聰明才智。個人意志可以轉加於他人和社會給自己和社會帶來好處,體現了眾望所歸的個人價值魅力,自豪感油然而生,獲得了人格升騰飄然逸仙的高峰體驗。這是大自然生存法則的回饋和鼓勵。
馬洛斯的需求層次論,從社會管理學角度揭示了人類欲望的多樣性和層次性。與我們以人性研究視角觀察所得結論類同,基本闡明了人類意識、欲望和行為的共同規律。
三、欲望的無限性
欲望的無限性,容易理解無須詳論。在討論欲望的層次性當中,已經表達了人類欲望的“得寸進尺”的含意。其實,所有欲望的單個項目,幾乎都存在著無限性。比如,財富欲,多少錢財才能滿足,任何人都希望多多益善。富甲一方之後,謀求全國首富,還想著世界首富。比如,權欲,即便榮當了一國總統,有條件的話還想著支配全世界。比如壽欲,確保正常生存祈求長壽百歲,還幻想著長生不老呢! 如此等等,幾乎找不到人類的有限欲望。
然而,看起來“慾壑難填”似乎略有貶義之嫌。其實不然,欲望的無限性正是人類與其他動物區別的重要標誌。假如人類向動物一樣吃飽喝足之後完事大吉,那人類社會將變得死氣沉沉、毫無指望了。所以,正是人類具有無限的欲望,給社會前進注入無限的動力,從而給我們自己帶來日新月異的無限變化,提高幸福度。我們應該感謝上帝賦予了人類無限的欲望!
關於人性慾望,我們從他的多樣性、層次性、無限性三個方面進行粗淺的討論,起碼明確了人性慾望的基本內涵。同時,通過上述討論,我們總結如下。
其一,欲望與“人性本私”的關係。欲望是人性本私在心理上的具體反映,同屬本意識的東西,是人類行為背後的始作俑者,人人共有永恆不變。
其二,欲望與社會文明。欲望在不違背法律的前提下,是社會前進的人性動力,沒有欲望的無限性便沒有人類今天的文明。
其三,欲望的重疊性。欲望的多樣性同時存在於個體或群體之中,交替發揮作用,只有強弱、先後、主次之分。取決於需求的迫切程度,由此產生了欲望的層次性。
其四,欲望與利益的關係。實質上所有的人性慾望的實現就是利益的滿足。欲望即利益。這就是說利益不僅僅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金錢財富,也包括權力、地位、名譽。也包括安全、健康、表揚等精神利益。某種情況下,精神利益更具嚮往和挑戰性。
其五,欲望的善與惡。欲望是人性本私的體現,同屬本意識範疇。就“欲望”本身而言,不存在善與惡的問題。而是實現欲望的手段和方式上。只要我們做到在滿足自己欲望的同時利己不損人,即為善私善欲,利己損人即為惡私惡欲。那么,我們的社會只要做到激善欲堵惡私就足夠了。
關於人性善惡問題,通過本章五小節的論述,基本確立“人性本私向惡有善”的論點。然而,人們不禁要問,人性為什麼不是“本善”而是“本惡”呢?這就要求我們繼續討論人性的生成原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